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元上都遗址     
丛宪生 《世界》2006,(10):48-51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这里曾经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即位之地。此后,一百年间,元朝先后有6位皇帝在这里登基即位。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将燕京(今北京)作为皇城,称之为大都,上都城逐渐退居于陪都地位。长期以来,元朝实行两都制,上都城仍然是皇室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明末战乱中,上都城被焚毁,成为一片废墟。元上都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2.
崔霞 《丝绸之路》2011,(22):46-47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作为我国2012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吸引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地理位置、历史由来、建筑特色、都城风貌、文化流传、历史地位及遗址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元上都的总体情况,并就研究元上都的现实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正6月24日~7月6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中国的元上都遗址作为新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将在会议上审议。为此,本期聚焦推出了"元上都"专题。元上都位于内蒙古锡林格勒盟正蓝旗的金莲川草原上。始建于1 256年,废弃于1 369年。作为有着广袤疆域的元朝的第一座都城,元上都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完美融合的杰出范例,是强大的蒙元帝国初期的统治中心,是汇聚了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欧亚文明的世界性大都会。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这里,并用美好的文字加以记忆。如今曾经的繁华美景已渐行渐远,只有美丽的金莲  相似文献   

4.
元上都是13~14世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蒙元帝国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它建在地势开阔的金莲川草原之上。在当时的世界,元大都极大地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众多外国使者、旅行家、商人、教士都曾到达此地,使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由欧亚大陆的各种民族、语言和宗教共存的多元文化现象,并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中西交流的层次。元上都遗址留存的各种遗迹和出土的各种文物,加之大量的宗教、民族与语言等文化交流文献史料,是这一国际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奇迹般盛况的有力见证。今天,这座古城是古代草原都城中保存最为完好,能够充分展示草原都城风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高大的城墙,鳞次栉比的宫殿基址,构成了草原地带深邃悠远、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5.
胡明 《中华遗产》2014,(7):50-71
从北京通往内蒙古大草原的要道上,一处高规制的古代城池被发现了。这座张北草原上的古城,乃是与元大都、元上都齐肩的元代都城——在历史中消逝了700多年的元中都。  相似文献   

6.
元上都遗址     
核心价值概述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依龙岗,南临滦河,分布面积约18平方千米.它完整呈现了元代“夏都”的整体格局与营造特色,是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遗址.  相似文献   

7.
草原皇城元上都遗址位于蒙古高原南端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处滦河上源闪电河北岸。元上都始建于1256年,废弃于1369年,当时是整个蒙古高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上都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城址内皇城、官城、外城及关脯遗迹清晰可辨,官殿台基突兀于地表,有序地排列,规模宏大壮观,虽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巍然屹立在草原之上。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带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是草原丝绸之路上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围绕着元上都,东西方文化以此为纽带碰撞、融合、升华,对人类文明的产生,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元上都是公元13~14世纪兴建的草原都城,在蒙元时期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穆清阁是元上都规模最宏大的殿阁。2009~201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对元上都穆清阁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清理出高大的砖砌基址、曲折的慢道台阶及宽大的建筑台面遗迹,出土了大量雕凿精美的石构件、多彩琉璃器、形制多样的砖建筑材料,对探讨该基址历史研究中遗存的问题,阐释该建筑为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碰撞与融合的历史现象,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9.
赵静  赵军 《文博》2004,(3):59-62
来到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映入眼帘的是辽阔的草原,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人们往往陶醉于这美丽的草原风光。然而,当一些人得知在这草原上曾经建立过一座元帝国的都城——元上都时,则面露惊讶的神情。由此可见,元上都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太久了,在滚滚红尘中几近消失。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1日至2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元史研究会联合举办了“元上都与元代社会”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在元上都所在地——内蒙古正蓝旗召开。来自美国、韩国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8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46篇。与会代表围绕元上都的宫廷生活与文化、元上都和元大都的关系、不同族别和国别文人对上都的描写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广泛交流。本次会议的研讨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元朝实行两都制度。首都大都即今北京,陪都上都开平在今内蒙正蓝旗境内。上都是根据元代统治者的生活需要和政治需要建造的草原城市,既具备汉族传统城市风貌,又带有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草原城市中,可以说元上都最富有代表性。本书没有单纯地从城市规划、布局和城市生活的角度去写上都,也没有简单地写上都的  相似文献   

12.
正锡林郭勒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面积107.86万公顷。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锡林郭勒大草原既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又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走向中原、走向世界的地方。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继承帝位,建立大元,并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建筑了著名的元上都;之后的元朝8位皇帝也都在元上都继位。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世界遗产》2010,(4):6-7
<正>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2012年世界遗产提名项目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意见》,将元上都遗址列为我国2012年世界遗产提名项目。目前,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在  相似文献   

14.
正元上都遗址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北的金莲川草原上,地处滦河上源闪电河北岸。元上都始建于1256年,废弃于1369年,当时是整个蒙古高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上都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城址内皇城、宫城、外城及关厢遗迹清晰可辨,宫殿台基突兀于地表,有序地排列,规模宏大壮观,虽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大草原之上。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带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是元朝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人类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元朝帝王巡幸上都的原因东湖出于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的考虑,历代帝王除首都之外,还要营建一些暗都。元朝同样也实行陪都制度。蒙古初起时的政治中心是在漠北的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中统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为了南下经略,将都城迁到了深水北...  相似文献   

16.
六、蒙古地区造像元朝上层一度风靡的藏传佛教遗物有甘肃黑城子、北京居庸关、杭州飞来峰等。此外据《元代画塑记》元上都(今内蒙正兰旗)还有阿尼哥所塑的佛教及道教像,实物现已无存。蒙古地区的佛像可分为内蒙古(漠南蒙  相似文献   

17.
浅议元中都的兴建及对保护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元历史上,曾先后建造了四座都城:即建于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的现蒙古国的哈刺和林城,忽必烈建于宪宗蒙哥汗六年(1256年)的现内蒙古正蓝旗的元上都,忽必烈建于至元四年(1267年)的现北京的新都元大都和元武宗建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的现张北...  相似文献   

18.
东周列国都城的城郭形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周列国都城的城郭形态●李自智东周列国的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周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筑城的一个高潮,当时列国纷纷大筑都城。由于各国都城所处自然环境及地理形势有所不同,其城郭形态呈现出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基本上相通的,那就是普遍都...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古代的消防,我们迄今为止最好的知识来自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在其1959年的著作《蒙古人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里,谢和耐以南宋都城杭州为中心讨论了中国古代火灾、消防及它们的社会意义。谢和耐指出,由于宋代民居大都以木和竹为建材,火灾永远是致命威胁。北宋的都城开封和华北平原上其他城市一样,布局横平竖直,民居铺张开阔,大街宽度有近百米,起着隔离作用,因而火灾发生时,  相似文献   

20.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带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关的草原都城遗址。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出土文物之丰富为世所罕见。这里蕴含着异常丰富的蒙元历史文化宝藏,由于城市建在地势开阔的金莲川草原之上,高大的城墙.鳞次栉比的宫殿基址.构成了草原地带,深邃悠远、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