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精卫叛国出逃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三十年代末(1938年底)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一伙出逃重庆,走上了叛国投敌的道路.这在当时乃是轰动国内外的大事。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桩要案的来龙去脉始终扑朔迷离,令人疑窦丛生,当时即有人指为是蒋介石与汪精卫合演的一出“双簧”,更耸人听闻者,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蒋介石刻意为汪精卫布置好的一个陷阱。上述传言并非言者寥寥,而是有着广泛的传播范围和渠道,且言之凿凿,合乎情理,从而加  相似文献   

2.
1938年底,正当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走上了叛国投敌的道路。一度扮演过英姿风发、慷慨悲歌的民主主义革命斗士的汪精卫何以最终堕落为遗臭万年的汉奸?汪氏叛国投敌的心理动机何在?本文拟就此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走上叛国降日之歧途,是特定人物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浅析这种必然性的原因,首先,汪精卫在个人性格影响下产生的民族失败主义情绪是内因;再次,周佛海、陈璧君等的影响,与蒋介石权利之争,日本的"诱降政策"等条件是外因。汪精卫叛国降日正是以上几个方面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正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国民党营垒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一部分亲日卖国分子,公然叛国投敌,由重庆逃往河内,转赴日寇占领的上海,并在南京成立了以他为  相似文献   

5.
人们大都知道,1935年南京发生过爱国志士孙凤鸣刺伤汪精卫的案件。此案轰动一时。而对5年后南京又发生的谋刺已经公然叛国投敌的汪精卫的未遂案件,恐怕直到今天还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汪精卫叛国投敌原因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8年,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国民党副总载、国民参政会主席、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逃离重庆,转道河内,后公开投降日本。这一事件引起的一联串后果,对抗战的前途,产生了重大影响。55年过去了,投敌的汪精卫集团被牢牢地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但就这一事件本身,引起的各种说法至今不休。《民国档案》1993年第2期上发表了刘华明先生《汪精卫叛国出逃探微》一文,读后颇有启发。本文提出与刘文所持不同的观点,从高宗武秘密访日、汪精卫出逃、河内刺汪、高陶拆伙等重要过程,重新分析,以证明汪精卫叛国投敌事件从一开始起,就是蒋介石精心策划、幕后操纵的一个让汪精卫“跳火坑”的骗局。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 ,面对日本不断加紧的侵华步伐 ,汪精卫开始形成“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的对日外交思想。一·二八事变后 ,汪精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并将之作为汪、蒋合作的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指导方针。这一对日外交方针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发展和中日关系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为后来汪精卫的叛国投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8.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发表臭名 昭著的"艳电",从此,以汪精卫为首的 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进了日本帝国主义 的怀抱。当时,国民党政府当局害怕丑闻 外传,不准报界披露汪精卫已叛国的消 息。重庆各报虽略知内幕,但身处国府之 地,慑于当局之威,一时也不敢将其消息 见报。范长江旋即将有关材料转给著名 记者严怪愚。严怪愚未看完,就被汪精卫 等民族败类的可耻行径所激怒。他觉得 自己有责任揭露事件真相,以激起民众 的革命精神,就是被捕杀也在所不惜! 当晚,他就写成《汪精卫叛国投敌前后》 一稿,连夜电发湖南《力报》。主编陈楚 收电后翌晨即将其刊诸报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整理和出版了大量关于汪精卫及汪伪政权的研究资料,同时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汪精卫生平传记陆续问世,另外在北京还召开了两次以汪精卫和汪伪政权为主题的学术会议,这些都推动了汪精卫及汪伪政权研究的良性发展.近30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汪精卫的方方面面都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学者们发表的有关论文及论著来看,对汪精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汪精卫、大革命时期的汪精卫、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汪精卫的人际关系、汪精卫的政治思想等几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修正了不少学术观点.然而,在中国大陆的汪精卫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1938年12月,汪精卫等一行乘蒋介石赴陕西召开军事会议之机,自重庆出逃,经昆明飞往越南河内,叛国投日。在此过程中,汪精卫等人得到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充分支持和帮助。事后,龙云多方掩饰,企图遮盖相关史实。当时,蒋介石为团结龙云抗日,未予深究;史学界由于种种原因,也未深入探讨。此前,我曾著《汪精卫出  相似文献   

11.
陈璧君,祖籍广东新会,189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一华侨富商家庭。1907年在槟城与汪精卫相识后,一生追随汪精卫,最终从一个革命者堕落成为叛国投敌的历史罪人。本文以她在人民政府监狱中的改造经历,证明了人民政府改造政策的英明与成功。  相似文献   

12.
此文作者曾任日本驻香港和上海总领事,直接参与了策应汪精卫等汉奸集团投敌叛国的具体活动,因为作者是站在侵略集团的立场上回顾这件往事,所以许多观点是反动的,而且文中充满了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蔑视,如“支那”等语随处可见,请读者留意。另,译文除部分美化汪精卫的内容有删节外,其余包括标题均依原文译出。  相似文献   

13.
周佛海是中国现代史上少有的风云变幻人物。他曾作为信奉共产主义的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后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摇身一变而成为蒋介石的亲信。抗战期间,他和汪精卫、陈公博等人叛国投敌,成为汪伪政权的股肱之臣,最终同汪精卫一起成为千夫所指的卖国贼。其一生可谓投机善变,朝秦暮楚。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周佛海遭软禁,在全国民众及舆论的强烈呼吁下,国民党当局对周佛海在南京进行了审判。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对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处置,贯穿于汪逃离重庆潜入越南河内、在南京建立伪政府的全过程。在汪出走河内阶段,关于蒋的处置,在一些问题上尚值得商榷。在汪筹建伪政权过程中,蒋实施的处置,彻底揭露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和汪精卫的卖国嘴脸。汪从此失去了曾被寄予的号召力和权威性。这期间,蒋还接应日本的和谈,使日本的蒋汪共组政权的计划落空。  相似文献   

15.
韩博  韩星 《湖南文史》2010,(8):44-45
日本投降后,汉奸自然逃不脱被人民审判的命运,正应了“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古训。 陈公博乞求做干净些 抗战爆发后,陈公博追随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担任伪政府立法院院长等职。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炎黄春秋》2005,(5):54-57
194JD年1月4日,由上海开往香港的“胡佛总统号”响起了长长的汽笛,庞大的船体缓缓离开码头。船上有两位非同寻常的乘客,他们是汪精卫叛国团伙中的“首义”人员高宗武、陶希圣。当客轮驶入公海后,他们的神色开始缓和了。随即,他们通过船上的无线电台给在上海的汪精卫发去了电报:“……际此意去迥异之时,未得先生之许可,遽尔引离,但至此时止,我等对于一党的秘密,决不向外宣泄……”汪精卫在上海愚园路官邸收到高、陶在公海发来的电报后,不禁大惊失色.沮丧十分。然而,1月22日《大公报》香港版全文披露了汪日密约,震惊中外。此“惊险”一幕,前后曲折。  相似文献   

17.
正大多数人对1935年11月和1939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及河内两地遇刺事件都很熟悉,但还有另外三起刺汪未遂案,恐怕了解的人就不多了。抗战时期,汪精卫亲日叛国,世人皆欲诛之。这里介绍的第一位刺汪义士叫戴星炳。戴是湖南湘潭人,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1939年11月,他在中央党政训练班受训时,遇见了阔别多年的同窗、军统特工吴赓恕。两人相逢,侃谈国事,均激愤于汪伪觐颜事敌、出卖民族。言谈中,  相似文献   

18.
汪精卫哭灵     
戴雄 《纵横》2005,(10)
1940年3月19日一大早,汪精卫率领陈公博、周佛海等大小汉奸数十人前往中山陵谒陵。祭堂里,汪精卫用浓浓的广东官话宣读了《总理遗嘱》后即兴发挥:“总理教诲言犹在耳,我等后死者未能遵行,以到山河破碎,人民生灵涂炭,总理陵寝被扰,实是我等罪过。”说着说着便泪如雨下,陈公博、周佛海等汉奸一个个咧开了嘴“哇哇”大哭起来,这帮叛国投敌的群奸俨然成了孙中山的孝子贤孙。在一片鬼哭狼嚎声中,汪精卫越发来劲,像孝子哭母、寡妇哭夫般悲痛欲绝,直哭得前仰后合不能自持。哭了半晌,陈公博、周佛海实在无奈只得止住哭声,趋步上前劝说汪精卫:“汪先…  相似文献   

19.
韩博  韩星 《文史博览》2010,(8):44-45
<正>日本投降后,汉奸自然逃不脱被人民审判的命运,正应了"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古训。陈公博乞求做干净些抗战爆发后,陈公博追随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担任伪政府立法院院长等职。日本投降后,陈公博被押解到苏州,关在国民  相似文献   

20.
谷正纲,汪蒋权力之争的参与者、受益者。国民政府初期,谷正纲离蒋拥汪,得以声名鹊起;九一八事变后的蒋汪再次合作,谷正纲为汪精卫日渐倚重,职位得以不断升迁,官至组织部副部长;汪精卫叛国后,谷正纲迅速与其划清界限,效忠蒋介石,任社会部部长近十年,为民国政坛所仅有。拥汪随蒋皆能持续升迁,除谷正纲个人政治智慧不断提升外,亦与当时汪蒋二人性格及国内外环境交织下汪蒋权力斗争复杂态势的变化有关,其经历堪称国民政府官员政治生态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