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详尽、分析平实——读《顾颉刚年谱》、《顾颉刚评传》刘健明1993年5月,我有机会参加在苏州召开的顾颉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学术研讨会,蒙顾先生三女儿顾潮女士馈赠新著《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后又购得顾潮女士及其令妹顾洪合...  相似文献   

2.
苏州唯亭顾氏绵延三百余年,文化科技名人辈出,这与其以文立家,族人始终坚守以读书治学的传统有关。顾颉刚作为唯亭顾氏的一员,深厚的家学、优良的家教甚至世居的家乡都对他的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顾颉刚在变化中继承了家族的治学方法与思想,同时又坚守了家族中求实的家学特点及与时俱进的家风。此外,顾颉刚不仅重视对顾氏族人的提携,更重视对族外学生的培养,以求学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从顾颉刚与唯亭顾氏的学术传承中,也可以窥探出中国近代学术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韩同春 《民俗研究》2005,2(3):175-194
对于北京民间花会的研究,总的来说是集中在对以碧霞元君信仰为背景的妙峰山香会的研究上,而其中又以北京城的香会组织与活动为研究重点。民国时期的北京香会的研究主要有:1925年顾颉刚、孙伏园等5位学者对妙峰山庙会的实地考察,在《京报副刊》先后6期发表“妙峰山进香专号”,后于1928年9月收录另外几篇相关文章,以《妙峰山》为名结集出版。同年,李景汉根据自己的亲自考察,在《社会学杂志》上发表《妙峰山“朝顶进香”的调查》一文。1929年,顾颉刚和魏建功、白涤洲等人一起再次对妙峰山进香活动进行田野调查,后以调查专号形式在《民俗》第六九、七十合刊上发表文章9篇、附录3篇和田野照片近40幅。此外还有与妙峰山香会有关的专著两部,一是奉宽的《妙峰山琐记》,  相似文献   

4.
“玄妙观中三年少,老寓京华东城道。”这是叶圣陶先生在题我的《桐桥倚棹录题词》抄本的一首七古中开头的两句。这“三年少”,说的是他自己以及顾颉刚先生与家父王伯祥先生。他们都出生于上个世纪之末,又同在苏州草桥中学(今苏州市一中)读书,志同道合,终于成了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而老年又欣逢盛世,都搬到了北京工作,并都住在东城。 顾颉刚先生由于勤奋努力,只向真理低头,勇于不断补正一己之不足与舛误,终于成为现当代最有成就  相似文献   

5.
白寿彝先生说 :“一九二九年 ,我考上了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这是当时老一辈学者相当集中的地方。陈垣先生、张星先生、郭绍虞先生、冯友兰先生、许地山先生、顾颉刚先生…… ,都在这里。一下子能见到这些前辈 ,这件事的本身就使我大开眼界。”① 当时顾颉刚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导师、历史学系教授。白先生和顾先生开始联系 ,是 1 92 7年顾颉刚在广州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时 ,那段时间白先生对哲学和民俗学有兴趣 ,于 1 92 9年夏编辑出版《开封歌谣集》 ,发表论文《孔子哲学》、《孟子哲学》等。到燕大后 ,和顾颉刚先生直接接触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古史辨运动与域外汉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术关联。古史研究者早年多受过新式西洋史教育,或在欧美大学接受学术训练,不同程度受过近代史学观念的洗礼,与旧式学者文人不同,信仰“三皇五帝”者自然越来越少。国内古史研究是国际汉学界有关中国古史研究学术链条上的一环,欧洲、日本、中国学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中国学者已注意到理雅格、沙畹、夏德、马伯乐、白鸟库吉、内藤湖南诸氏的疑古论。夏德《中国古代史》对胡适、顾颉刚均有所影响,对古史辨运动的兴起有推波助澜之功。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在民国史坛颇有流传,顾颉刚对其人其事亦有所知,然顾氏疑古论与白鸟之间并不存在学缘关系。有论者认为顾氏疑古思想乃“剽窃”日人陈说,此一指控系牵强附会,并无实证。  相似文献   

7.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古史研究上有卓越的成就,早年就以编著《古史辨》而蜚声史学界。《古史辨》第一卷出版于1926年,虽然离开现在已达半个多世纪,但至今仍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这部书是应该占有相当地位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最近把《古史辨》七卷九册影印出版,并准备续出新编的第八卷,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古史辨》是以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为核心而编著的一套古史论文总集。在第一卷中,顾颉刚先生就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他说,这个观点包含了三个意思: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二十世纪著名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我不远千里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赶到北京参加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我特向各位领导和首都史学界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曾是顾老的最得意的弟子之一童书业先生培养的研究生,毕业于顾老早年曾学习和任教过的北京大学,又与顾老同籍苏州市区,  相似文献   

9.
30年代,在北大群星灿烂的教授中,有一位被人称为《古史辩》学派主帅的顾颉刚先生,他中等身材,戴眼镜,穿宽大袍子,恰是一个传统中国学者的形象。“我家是一个很老的读书人家”顾颉刚1893年出生在苏州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己讲:“我家是一个很老的读书人家,他们酷望我从读书上求上进。”祖父是一位秀才,喜好书法,精通《说文》,著有《说文通俗》十四卷等。一生以幕僚为业,曾游幕湖北、江西、贵州、山东等地,年逾六十才返回家乡。是个学有根底而又眼界开阔的人。祖母则是一位徽商的后代,据称是“极能干而有决断”的。由于双亲早逝,…  相似文献   

10.
张京华 《史学月刊》2003,(6):101-105
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出版,标志着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的建立。同年,顾颉刚先生写了《(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列举《周易》的记载认定先商有易杀王亥取仆牛的史实,其中借用了王国维的研究结果。顾颉刚先生撰此文本来做的是一个反题,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破坏和建设只是一事的两面”,所以此文实为顾颉刚先生在古史建设方面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在古史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顾颉刚(1893年~1980年)先生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和“古史辨学派”的创建者,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定人。1893年5月8日生于清代的汉学中心——江苏苏州。幼入私塾,年13入高等小学。年15入苏州第一中学堂,时读完《诗经》、《左传》和半部《礼记》,继习《五经》历数年。先生性喜奇,又适逢崇奉经籍的汉学基础开始动摇、怀疑经藉的传统摆脱遏抑之世,因具不迷信传统之性格,易接受疑古事、辨伪书的治学精神。清代汉学吴派治经学务求渊博的经验、梁启超和章炳麟论学思想的影响.使他志在掌握全部经学和治学门径并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以后至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史学界有位卓有建树的风云人物,就是疑古学派(也称古史辨派)的领袖顾颉刚。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后,以学业超群留校任教。至“七七事变”,先后任北京大学助教、厦门大学讲师、中山大学和燕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  相似文献   

13.
一次看望顾德辉先生时,他提及其父——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动员张学良将军抗日的史实。当笔者再次来到古城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顾颉刚故居拜访身体尚为清健的顾德辉先生时,老人深情地对我说:"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我还在北平育英中学  相似文献   

14.
刘超 《史学月刊》2006,(7):95-99
1929年,国民政府查禁了顾颉刚、王钟麒编辑、胡适校订的《现代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原因是该书对中国上古史持怀疑态度,“不承认三皇五帝为事实”,会“动摇国本”。《现代本国史》对三皇五帝抱有怀疑态度,但是肯定了上古传说的象征意义和上古帝王所代表的社会演进阶段。《现代本国史》的表述与其他教科书的表述基本相同。查禁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对顾颉刚等人发起的古史辨运动可能危及到民众信仰的担忧和对胡适等新文化人的不满,实是国民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一种手段。民族主义式的指责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顾颉刚与李大钊关系的记载很少。应该说顾颉刚辨古史提出的古史观念与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不一样 ,但也有相通的地方 ,如他们都主张要打破“古代世界黄金说”。通过翻检各种著作与资料 ,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有关顾颉刚与李大钊联系的记载。顾颉刚较李大钊年少四岁。 1 91 7年顾颉刚升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 (哲学系 )本科 ,次年李大钊受聘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当时因李大钊尚未受聘教授 ,所以顾颉刚没有听过他的课 ,二人应是“广义”的师生关系。1 91 8年 3月 ,二年级的顾颉刚写了一篇《上北京大学图书馆书》的长文 ,在创刊不久的《北京大学日刊…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6,(4)
湖南图书馆藏有顾颉刚致罗根泽亲笔信函十通,写作年代大致为1932年至1935年间。信札中顾颉刚就《古史辨》的选题内容、编纂体例、校稿审核、出版发行、经费来源等诸多细节与罗根泽往复讨论,如是否选入章太炎、胡适治经治子之方法异同,是否摘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等书中有关诸子研究的代表性观点等等,既表明顾颉刚先生《古史辨》编纂中重视鉴别和吸收晚近兴起的哲学、史学、社会学新知识理论的现代性史学思想,也反映出国难当头、时局纷扰下学者苦心孤诣,延续学术文脉的勇气和艰难情形。  相似文献   

17.
正方诗铭(1919—2000),我国著名历史学家。191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读书做官的富裕家庭。家中藏书甚丰,从小在父母熏陶下开始翻阅古书,经史子集、志怪传奇,无所不读,打下厚实的国学基础,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进入齐鲁大学之前,先生就很喜欢读《古史辨》,对顾颉刚先生十分崇敬,因而选择上古史作为专业。抗战时期山东齐鲁大学迁至成都,当年顾颉刚在齐鲁大学历史系开设《中国地理沿革史》、《春秋史》二课,先生都选读。  相似文献   

18.
悼念顾颉刚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八十七岁。我们对他怀着深刻的悼念。颉刚先生苏州人,192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门毕业。后来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任教,担任过北平研究院历史学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交通书局编辑所所长,创办过朴社、民俗学会、禹贡学会、边疆研究会、通俗读物编刊社,主编过《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大众知识》、《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  相似文献   

19.
创办《禹贡》半月刊和禹贡学会,是顾颉刚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禹贡》半月刊《发刊词》和《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书》所提出的研究任务,虽然是四十多年前提出来的,但一直到现在还是重要的。《编后》一文,说明了创办《禹贡》半月刊的缘起和颉刚先生主编这个刊物的态度,这在创办学术刊物的问题上也给我们有益的启发。颉刚先生于198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去世了。我们认为,发表这三个材料是有纪念意义的。其中的《发刊词》和《编后》,现在是重新发表,《研究边疆计划书》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20.
顾颉刚先生在云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颉刚先生在云南王煦华抗战八年,顾颉刚先生在西北甘肃、青海一年,在云南昆明一年,在四川成都、重庆六年。他在西北、四川期间的事迹,我已在本刊1993年第2期和四川的《文史杂志》1986年第4期作过介绍。现在再将他在云南一年的活动,略述于后。早在19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