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辑佚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续编>、鲁迅<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三卷之<魏子>、<任子>和朱谦之<新辑本桓谭新论>为参照文本,辑佚包括三类内容:上述五人辑本未见且今人未辑者、辑佚误入者、辑文相异较大者.  相似文献   

2.
《汉晋春秋》在史学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晋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上起汉光武帝,终于西晋愍帝,编述了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的历史。此书卷数,各书所述歧异。《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四十七卷,《晋书》本传及《两唐志》记载为五十四卷,今已亡佚。清代学者辑本,常见的有黄爽辑一卷本,收入《汉学堂丛书》及《黄氏逸书考》;汤球辑三卷本,收入《广雅书局丛书》。另有王仁俊辑一卷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未刊印,流传不广,稿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1989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众家编年体晋史》所收《汉晋春秋》,即以汤球辑本予以整理校注,而将黄奭辑本中尚有的汤球辑本昕漏略的内容摘出,作为补遗录入,但未与王仁俊  相似文献   

3.
《南越志》是六朝时期重要的地志作品,为南朝宋沈怀远坐事徙广州后所撰,大约亡佚于元代。该书现有陶宗仪《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陶栋《辑佚丛刊》、叶昌炽《觳淡庐丛稿》、吴曾祺《旧小说》、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骆伟《岭南古代方志辑佚》等辑本,但以上辑本尚有遗漏待补。现存佚文涉及地理沿革、山水名胜、物产风俗、历史内容、传说故事,甚至具有小说化书写内容等多方面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及浓重的文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杜泽逊 《文献》2002,(2):225-231
近百数十年间,言古籍辑佚,必称马国翰,而言目录学及藏书史则罕有及之者,究其原因,在于马国翰《玉函山房藏书簿录》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书中的第四件《论语郑氏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唐以前为《论语》作注释的有几十家之多,其中以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注本为最有名,时称《论语郑氏注》。隋唐以后,各家注本绝大多数逐渐失传,《论语郑氏注》也不例外。为了弥补这一损失,清人马国翰等潜心悉力搜辑失传了的各家注文,把它们收在《玉函山房辑佚书》里,其中《论语郑氏注》分量很少,大概还不及原书百一,使经学研究者十分惋惜。清末敦煌文书出土以  相似文献   

6.
《归藏》篇目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藏》是传说中的古《易》书,与《连山》《周易》同称为《三易》.但《连山》和《归藏》这两个名目并不可信,实是汉代刘歆的伪造.今所传《归藏》,郭沫若认为是晋代汲冢出土的竹书之一种,即《易繇阴阳卦》,是荀勖在整理汲冢竹书时将它拟定为《归藏》的,并认为它是与《周易》同时代或更早的一种古《易》书.此书对《易》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书宋代已佚,后人鉴于其重要价值,多有辑录整理,唯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之较详,但亦有未谛之问题.在这里就想据之谈谈《归藏》的篇目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10日,绝版已久的《汉学堂经解》在州广陵书社重新影印面世。《汉学堂经解》又名黄氏逸书考》、《汉学堂丛书》,共计141种,分易、、诗、礼、春秋、五经总义、小学、河图、杂书、乐、语、孝经等类,均为自汉至六朝之遗书及逸书,为一种一卷。《汉学堂经解》由个园主人黄应泰亲黄编辑,此次是据1934年江都朱长圻据甘黄氏版补刊影印。它的出版,也为个园中的汉学作了很好的注脚。值得一提的是,此书的1000多绝版“汉学堂”在扬州广陵书社复活  相似文献   

8.
在现存的古箱中辑佚书占了一个相当大的比重,王重民先生曾撰有《辑佚书目》一书,收录近4000种、笔者仅据《中国丛书综录》作一粗略的统计,已达5000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辑佚书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批瑰宝,具有不可低估的文献价值.长年来,辑佚工作代有入搞,辑佚成果层出不穷,然而对辑佚本身的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辑佚就是抄抄写写,拼拼凑凑,其中并没有什么学问、事实果真如此吗?否,让我们概略地回顾一下辑佚发展史吧.  相似文献   

9.
汤球对两晋十六国史书的辑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球在两晋十六国史撰述的辑佚与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他对诸家晋史进行辑佚与校勘 ,编撰《十六国春秋辑补》和《十六国春秋纂录校本》。汤球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辑佚大家 ,他收集了保存于各种类书、文史之注及其他书籍中两晋十六国史撰述方面的佚文 ,为我们今天研究两晋十六国史和整理唐修《晋书》 ,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汉唐方志辑佚》(以下简称《辑佚》)一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书前有傅振伦老先生的《序》和撰的《前言》及《编例》。《序》称撰为“中国献学家、方志学家”,“从事地方史志工作多年,或书立说,·或编纂省志,成绩卓,蜚声全国”。《前言》自云:“十  相似文献   

11.
李晓明 《文献》2001,(2):184-192
文津阁《四库全书》集部宋别集类共收书396种,经与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核对,发现有236种书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对辑佚书抄录的不同.这里所讲的辑佚书,即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失传之书,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注"永乐大典本".  相似文献   

12.
《汉唐方志辑佚》序傅振伦我国古籍历遭两次"五厄",难以尽传,故学子向以佚书逸文为重。朱彝尊撰《经义存亡考》,首标四门,注明存、亡、缺及未见。章学诚集《史籍考》,一则曰古逸宜存,再则曰逸篇宜采。清代文人避文字之衬,朴学大兴,因弘扬了辑佚之学。按辑佚者,...  相似文献   

13.
南朝宋邓德明《南康记》,是成书较早的江西地志,应撰于刘宋元嘉中期,大约亡佚于宋元之交或元代。今《南康记》辑本有涵芬楼《说郛》本、宛委山堂《说郛》本、《汉学堂知足斋丛书》本及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本。4种辑本,或不著作者,或未明出处,或误辑、漏辑。今存邓德明《南康记》佚文32则,其中所载南康地区之山川地貌、物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所蕴含道教思想的内容、民间传说以及山水描写,又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4.
严可均是清代的校勘学家、金石学家、辑佚学家,一生所辑佚书共有四十多种,《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下简称《全文》)七百四十六卷则是其代表作.本文试图就《全文》来探索其辑佚方法.大致说来,有以下几条:(一)缀合法同一段文字散见于几种书,由于种种原因,各处均有脱漏、删节者,可均根据上下文义把它们缀合成一篇.例:《全晋文》卷七十一皇甫谧《让征聘表》,此表原见于《晋书》本传、《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各有删节,现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唐人赵蕤所撰《长短经》引有《宋略》史论七则 ,其中两则因不见于它书而可资辑佚 ,另外五则可补正《建康实录》及《资治通鉴》等所引《宋略》史论之讹脱数十处 ,故文献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6.
蒲霞 《史学月刊》2006,(6):119-121
《永乐大典》所收之《新安志》佚被辑录在《永乐大典方志辑佚》(200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下称《辑佚》)一书中,因此书为辑佚之作,故未对《新安志》作过多的探究,目前也未有其他学对此志加以分析和研究.现存徽州府志中,宋代仅存淳熙二年(1175年)罗愿所修之《新安志》,明存三志,最早的一部是弘治十五年(1502年)编修的《徽州府志》.在这320年间虽几经修志,但原志均已亡佚,无法了解到原志的真实面貌,实为憾事.根据《永乐大典》成书时间,这部《新安志》应修于永乐六年之前,故对此志加以研究,发掘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能够起到补阙的作用.鉴于此,笔对这部《新安志》作一初步探讨,并对有关问题作一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辑佚是将久已散佚的书,见载于其他书籍中的一句一段辑录出来,再加以编辑,复为原书。辑佚这门工作开始于何时,据章学诚《校雠通义》卷一“补郑篇”所说:“昔王应麟以《易》学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伪孔传》,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书者,为《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不亡,乃采三家诗说之见于群书者,为《三家诗考》。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编。”章学诚此说认为辑佚古籍工作,是开始于南宋时王应麟。但是在王应麟以前的辑本古书,不是没有,还是很多;所以叶德辉的《书林清话》中有“辑刻古书不始于王应麟”一条,他例举  相似文献   

18.
正《尔雅古义》(十二卷)是清代黄奭所辑两汉南北朝时期的犍为舍人、刘歆、樊光、李巡、孙炎、郭璞、沈旋、顾野王、施乾、谢峤等十家《尔雅》亡佚古注凡500余条而成。《尔雅古义》乃黄奭继承江藩、余萧客、惠栋等三代先师未竟之志,以显古人之旧说,是书在黄奭辑佚诸书中"用功最为精细者",影响也最大,价值也最高,颇能代表黄奭的辑佚书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金毓黻,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在纂修方志,阐发方志理论及旧志辑佚等方面,亦卓有贡献。字静庵,号千华山民,辽宁辽阳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卒于1962年。1908年考进省立奉天中学,1912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从师黄侃,1916年于奉天文科专门学校任教,后任黑龙江省教育科长、辽宁省政府秘书、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等。著有《渤海国志长编》、《宋辽金史》、《东北史》(上编)、《中国史学史》,编有《明清内阁大库史料》、《太平天国史料》、《中国地震资料年表》等。对于地方志书的编纂和辑佚,功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以《十三经》及《楚辞》《选》作参照,考察《艺类聚》所引上述书之情况,结果表明:是书“以注充正“张冠李戴”等之失甚多,尤其是前更为严重。这一点,使用是书之校雠与辑佚尤当知之。否则,得之虽多,失亦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