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双桥好过木老爷是个出了名的獃子,又贪吃。只要一出家门,太太就要吩咐他一番。他呢?一举一动,每说句话,都一丝不苟地按太太的吩咐去做。这天,有人请木老爷去做客,太太吩咐说:“老爷,今天请我们的虽是自家人,但陪你的都是一些大官名人,还是得好好守规矩。”然后,就又如此这般的说了一大堆。可是太太的吩咐却被阿一旦一一听去,记在心上了。木老爷就座了,太太不能与木老爷同桌陪客,只得用一根细麻线,一头拴着木老爷的脚,一头牵进内房,由太太拿在手里。  相似文献   

2.
我们评论一个文学典型,应该从作品本身提供的材料出发,而不应该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它的任务一个是“求真”,一个是“求是”,而“求真”又是“求是”的基础。历来对阿Q的评论纠缠不清,就是因为有些同志忽略了“求真”的工作。尤其是在阿Q的“革命”这个问题上,很多同志硬把许多阿Q根本没有的品质塞给阿Q,造成了对阿Q这一文学典型的错误认识。我在这里只想做点“求真”的工作。关于阿Q的“革命”,鲁迅先生说过: 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  相似文献   

3.
木老爷有三个名字,第一个叫居松那交初,是藏名;第二个叫木老爷,是汉族皇帝封的;第三个叫木天王,是玉龙山中的一只神鸟取的。要说木老爷的身世,还长着呢。一传说在很久以前,藏地拉萨住着一个叫迪巴日里的藏王。这位藏王英俊贤明,势力非常强大。汉族皇帝为了和藏人建立友好关系,决定把自己的公主嫁给藏王。藏王非常高兴,派了一个叫都阿臼久不的大臣去迎接  相似文献   

4.
借粮还舞一天,阿格登巴来到一个村庄。村庄里的人都没有饭吃。阿格登巴问大家:“这是为什么?”村民们告诉他:“交了租,还了债,哪里还有粮食!”阿格登巴说:“没有吃的,怎么过得了冬三月?为什么不去借?”村民们叹了口气,回答说:“借寺里的一克粮食,要给七筒利息,哪个敢借?”阿格登巴听了这话,心如火焚,想了想,说:“大家放心地跟我去喇嘛寺借粮,  相似文献   

5.
“阿房宫”这一名称,对于每一个具有中国史常识的人来说,都不陌生,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其“房”读“旁”.然而“阿旁”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宫又何以名之“阿旁”,则迄今人多未了.本文拟对此专作考释,请读者诸君批正.考文献中关于“阿旁”的解释,大凡有四:一、“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旁’.”(《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颜师古说)  相似文献   

6.
幽默三则     
居正 《旅游》1994,(11)
在某风景区的摄影点,一位青年人问摄影师:“刚才这两个人的合影收费多少?”摄影师回答:“本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只收8元钱。”青年人说:“师傅,那麻烦您也给我照一张。”摄影师二话没说,就给这个青年照好了像。但是这个青年在交钱时只肯交4元,还说“刚才两个人合影只收8元,现在是我一个人照,当然只能收4元了。”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个篾匠,出师后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十分骄傲。一天,他路过一个老婆婆家,正好赶上这老婆婆想请人做篾货。老婆婆问道:“师傅,你做什么手艺?”篾匠头一昂问答说:“青龙背上破皮。”老婆婆接口就说:“青龙在屋后,请去断头。”篾匠砍回竹子问:“龙皮能伸能弯,能圆能扁,能短能长,你要用它做什么?”老婆婆说:“请你做一个‘打打紧’,一  相似文献   

8.
癞蛤蟆木老爷常常被阿一旦捉弄,上过不少当,但他老是不服气。有一天,他听说阿一旦从外地回来了,还牵回来一匹瘦马,就又  相似文献   

9.
张兵 《世纪》2022,(2):52-56
<正>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起源于红帮裁缝。1956年4月,为解决北京做衣难问题,特别是为解决国家领导人和出国人员的制装问题,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上海二十家著名的红帮裁缝店共208位师傅奉命迁到北京,几经合并重组为 “金泰”“蓝天”“雷蒙”“鸿霞”“造寸”“波纬”“万国”七家服装店,后与中央办公厅附属服装加工部共同组成了北京市友联时装厂,即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前身。198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1993年正式组建北京红都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0.
一对做生意的朋友,一个心好,一个心坏。他们揹了一些货物,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卖。路上,他们拣着一罐银子,心坏的朋友出了一个点子,说:“朋友,我们走长路不方便带,就把它放在这里,等回来时再拿吧。”好心的朋友说:“也是。”于是他们就把那罐银子埋在路边。走了两天,坏心的朋友突然喊肚子疼,“阿唷阿唷”哼个不停。好心的朋友给他揉了一阵,又要去村子里找医生。坏心的朋友说:“不要找了,我回去。”好心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4岁的女儿很贪玩,总是会做出一些让我防不胜防的事情来。这不,刚带她去了一趟裁缝店,女儿便对裁缝师傅手里的那把剪刀产  相似文献   

12.
阿一旦是纳西族传说中的“阿凡提”式的机智人物,在纳西族人民中享有很高声誉。据传,他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丽江黄山村的农民,自小聪敏,能吟诗作文,因欠木氏土司的租税, 当了木家佣工。他经常捉弄木土司,遭到统治者的迫害,只得出逃大理,展转二十余年,才回到故里。《阿一旦的故事》,就是阿一旦一生同以木土司为代表的统治阶级进行英勇机智斗争的生动事迹的纪录,是一组杰出的民间文学作品。它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的严峻对立和劳动人民的贫困化,绘声绘色地刻画了阿一旦这个人民意愿的体现者的机智超拔,热情歌颂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歌颂了“卑贱者”敢于把权贵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无畏精神,无情嘲弄、鞭挞了自命不凡的统治者的无耻、无知和愚蠢。它既是人民智慧的赞美诗,又是插向统治阶级心脏的匕首,不失为纳西族文学宝库中一串闪光的珍珠。这组短小精悍、诙谐幽默的作品,自清末以来便广泛流传在纳西族地区,经过一代代的加工充实,更臻完善,脍炙人口。解放后,曾整理问世了《木家败》等十二篇。这次发表的十篇是新近整理的,其中《斗阎王》是后人为这组故事增添的浪漫主义传奇式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李大钊是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也正因其政绩显赫的缘故,以致学术界对这位先驱在“五四”前后作为文化哲人的一面淡化了。由此,笔者的选题不无拾漏之嫌。然而,这里的拾漏并不等于说本题“前无古人”,事实上,学术界间或提及李大钊中西文化观的笔墨多少有之,只是我们感到总缺少点什么。尤其是当一些对文化和历史研究有素的知名学者将李大钊的文化内核归为“折中调和”时(比如庞朴先生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一书就持这种观点),我们感到有种隐隐的不安。还李大钊这位文化先觉以历史本来面日势在必行,笔者就这一课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学界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14.
孙慧平 《世界》2008,(9):166-169
在法国,曾有“裁缝不讨绅士账”的传统。裁缝们认为,来做礼服的都是名流贵族,他们十分看重自己的名誉,所以不用追讨制装费,贵族们迟早都会付钱。但也有例外,据说,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去世时还欠着圣罗兰的一笔礼服制装费,不过,这并不影响维克多·雨果的形象,反倒成了圣罗兰的美谈。  相似文献   

15.
“你要看毛片吗?一看毛片,就有灵感写下去了。”——稿子写不下去时,我就又想起我的师傅来,那个总是满嘴胡说八道的、35岁的“胡老头”。第一次见面,是他编我的稿子。本来应该是北京新闻部的编辑王姐姐编的,但逻辑结构乱得她头昏。中国新闻部的编辑——我师傅,一向见不得女人撒娇和掉泪的他,就在“王小麻子”的撒娇声中,晕晕乎乎地接过了我的稿子。  相似文献   

16.
阿Q新传     
“砰砰砰”土地庙的门被拍得山响,外面有人叫道:阿Q,办厂去。我去,我去,阿Q忙奔过去同去了,谁知没跑上几步,便被什么东西绊了个跟头……于是阿Q醒了。现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于是未庄掀起了办厂热,王胡和小D都开设了自己的工厂,做上了老板,腰挂BP机手捧大哥大,风光得不得了了,见了阿Q,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一想到这,阿Q就气愤:“妈妈的,不就是个工厂吗,俺老Q也去办一个!”阿Q还算是有商业头脑的人,他看见未庄的男女老少洗头时都用一种粘稠的绿色的像鸟粪一样的东西在头上涂抹,一打听,才知道这叫洗发水。阿Q于是发现了商机,赶紧注册了一家日用品公司,专门生产洗发水。阿Q将厂房建在未庄旁边的未河边。这未河原本清澈见底,鱼虾众多,谁知前几年假洋鬼子与赵太爷合伙办了一个造纸厂,废水全排到未河里。现在河里鱼虾早已绝迹,河水也已变成了深绿色。阿Q将厂址选在这里,就是为了就地取材,用这一池绿水作原料。  相似文献   

17.
有家财主把土地租给阿格登巴耕种,两人事先说好,地由阿格登巴负责耕种,收获的庄稼由两人平分。头年,阿格登巴问财主说:“尊贵的财主,请问你要结在地上的部分,还是要结在地下的部分?”财主心想:庄稼当然是长在地上部分的好罗,我把长在上面的全部要去,看他登巴怎么办。于是财主很得意地说:“我当然是要结在地上的那部分罗!”这一年,阿格登巴在地里种上了洋芋。等到洋芋成熟了,阿格登巴先挖走了结在地下的洋芋块茎,只把洋芋的枝枝叶叶一枝不少地完全留在地里,让财主去收。财主看到留  相似文献   

18.
在傈僳族聚居的怒江两岸,每到三、四月和七、八月间,经常听见两种鸟叫着:“阿喔罗!”“古多罗!”“阿喔罗!”“古多罗!”声音凄惨悲凉。傈僳族人民十分同情它们,经常讲述它们的遭遇: 从前,在一个山区的村寨里,住着一户傈僳族农民。这家人除了夫妇俩外,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媳。布谷鸟叫了,家家户户都忙着种麻了。老倌和儿子把地挖好后,老太婆就准备了麻种,叫儿媳和女儿去种麻。这老太婆心肠不好,平时对儿媳不打就  相似文献   

19.
在一片很深很深的林子里,住着马鹿、兔子、獐子和老虎。老虎先和马鹿交朋友,一天,老虎找不到吃的,便把马鹿吃了。老虎又找兔子交朋友,可是没过多久,又把兔子吃了。后来,老虎又找獐子交朋友。这一天,老虎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它又打起吃獐子的主意来。但它不知道獐子住在哪里,就四处去打听。老虎在树林里转游了半天,终于找着了獐子,便装作关切地问道:“老弟,昨晚天很冷,你睡在哪里啊?”“睡在那边的大树洞里。”獐子(口努)(口努)嘴回答说。老虎没有吭声,心中算计着晚上怎么下手。“大哥,今天我俩不在一起玩玩吗?”獐子见老虎要走,便约它一起玩。  相似文献   

20.
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取经得力于他的三个徒儿,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猪悟能,一个是沙悟净。虽曰弟子,师傅未,心比徒弟高明,师傅乃是凡夫俗子,而徒弟早先就已名列仙班。引‘悟空原先是“齐天大圣”,猪八戒是“天篷元帅”,沙和尚是“卷帘将军”,只因犯了“天条”,这才打下凡来,做了唐僧的徒弟。这本来就是天大的不公,但“天意王。此”,也无可奈何。尽管他们为“天理”所不容.但取经及非他们三人不可,这却究竟是为何7这个问题,连《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似乎也颇感到困惑,有意把三个徒弟都安排为“悟”字辈,让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