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2年2月,遵照胡耀邦批示,《中国青年》杂志社派我采访王震将军。此前,我们刊物已将少奇同志、彭老总和贺老总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的真相告诉了人民,如今能亲自采访王震将军,自然最关切王老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1983年4月,我还专门去王老家乡湖南浏阳和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蹲点的江西红星垦殖场采访,有闻必录,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
书与人     
《胡耀邦传》第一卷(1915-1976)从1929年14岁在家乡参加革命,到1989年73岁与世长辞,胡耀邦经历了从一个参加长征的“红小鬼”到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角色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胡耀邦,是研究中国现代史,尤其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一  相似文献   

3.
浏浏阳阳河河畔畔的的红红孩孩子子1930年10月“小阳春”,在浏阳县18区区委做宣传工作的胡耀邦,恰巧赶上中共湘东特委前来挑选青年干部到苏区工作。在少共工作中显示了出色的组织才干和严格律己品质的胡耀邦毫无悬念地被当地组织推荐选上。他马上要去江西,去莲花县、永新县的苏  相似文献   

4.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1979年年底,胡耀邦主持召开2次理论工作座谈会,人们对此向来知之甚少。笔者在编撰《胡耀邦年谱长编》时,搜集到一些老同志的工作日记和手札,其中有关于第一、二次理论工作座谈会和王任重主持召开的第七、八、九次会议详细的记录手稿,这里把相关史实摘录下来,供大家研究。一第一次会议是1979年12月3日上午召开的。这次会议距离1979年4月  相似文献   

5.
<正>甘肃离休老干部邹雅林建国前即参加青年团地下工作,在青年团工作了18年后又在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任过重要职务,他因工作关系曾接触过胡耀邦7次,胡耀邦还曾与其单独交谈过。邹雅林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此生他最值得记忆、感慨最多的是同耀邦同志的相识和接触。耀邦同志的博学多才,以及光明磊落、平易近  相似文献   

6.
田纪云 《炎黄春秋》2005,(11):13-14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拨乱反正中,特别是在真理标准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和农村体制改革这三项决定性的工作中,胡耀邦是具体操作的前线总指挥,其后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胡耀邦是绕不过去的巨大存在。但是,自1989年4月胡耀邦病逝不久,到1994年4月之前,本刊和中国大陆的其他媒体一样,几乎完全不提胡耀邦的名字。这当然是令人遗憾的。  相似文献   

7.
沈国凡 《文史精华》2010,(10):17-27
1986年初春,胡耀邦接到一封申诉信:一名老干部、科技工作者申诉"四清"和文革中杀妻"冤案"。面对复杂的历史背景和艰难的复查过程,胡耀邦4次批示严查。司法人员肩负人民重托,不畏艰难,最终查得事实真相,使这起引起中央高层关注并历经25年之久的杀妻命案尘埃落定。欲知其中曲折详情,请阅《胡耀邦批示破谜案》。  相似文献   

8.
邹雅林 《百年潮》2006,(8):41-47
"种草种树,治穷致富!""种草种树、发展牧业是改变甘肃面貌的根本大计".这是胡耀邦1983年8月视察甘肃工作时的题词,迄今已23年了.在这23年里,这个题词给甘肃农业指明了奋斗方向,给甘肃人民带来了希望,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9.
1984年12月28日,唐达成同志代表中国作协党组在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的预备会上传达了1984年12月20日中央书记处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胡耀邦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习仲勋、胡启立、万里、乔石、郝建秀出席,王兆国、林涧青列席)对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一开始,张光年同志汇报了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和主要报告。胡耀邦同志说,三个议题:一、主要报  相似文献   

10.
正胡耀邦原本与费孝通并不熟悉。1957年"反右"前,费孝通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胡耀邦任团中央领导职务,两人工作上没什么交往。1957年,费孝通被错误地打成"右派",并且被毛泽东点名批判,成为全国有名的大"右派"。"文革"结束后,担任中组部部长的胡  相似文献   

11.
我作为胡耀邦的秘书,曾在他身边工作多年,有幸得到他的许多教育和帮助,亲眼看到他是怎样勤奋工作和刻苦读书的。胡耀邦在团中央工作的13年,是团的工作最活跃、最有成效的13年,在他的工作日程上,没有周末和星期天1952年7月,大区撤销前夕,胡耀邦由川北调到中央等待分配新的工作。此时,恰遇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冯文彬工作要调动,刘少奇提出了三位接替冯文彬工作的人选,即胡耀邦、陈丕显、谭启龙。这三人在当时都是年轻的省委书记,都是红军时期的红小鬼。名单送到了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大笔一挥,圈定了胡耀邦,那年他37岁。他从那时任…  相似文献   

12.
于吉楠 《百年潮》2010,(9):33-36
1979年至1982年,我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工作了三年。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许多事情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尤其是见证了胡耀邦指导《理论动态》编辑工作的情形,使我终生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3.
1954年初春,我由中央团校调到团中央任胡耀邦的秘书,任职三年半,和他朝夕相处,对胡耀邦同志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原团中央的老同志约我写点怀念耀邦同志的文章,就应承了。执笔过程中,能否完全忠实于当年,尚请知情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是一位认真读书、虚心好学的人。在他光辉灿烂不平凡的一生中,无论是戎马住偬、南北转战的战争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和平年代;无论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个“红小鬼”,抑或是肩负重任、日理万机的党的总书记,胡耀邦从不懈怠,始终能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手不释卷,读书思考。张爱萍将军曾赞道:“耀邦长期以来,很爱学习,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堪称楷模。”胡耀邦1915年出生于湖南省测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时只身一人从家乡来到江西永新投入革命队伍,开始其革命生涯。他原有文化程度并不高,只读过一年初中,但在革命的大熔炉中,…  相似文献   

15.
<正>1977年12月15日,是中央组织部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胡耀邦出席新部长见面会。他说:"党中央派我来中央组织部工作,这是一个很重的担子。就我个人能力来说,是胜任不了的。""中央组织部干部绝大部分同志我不认识",但是,"我们大家都按党中央团结战斗的方针去工作,中央组织部的工作是能够像其他部一样推向前进的"。人们很快想到了我这个"绝大部分"之外的人。的确,我不是胡耀邦"不认识"的人,  相似文献   

16.
柯六六 《江淮文史》2007,(4):97-103
一第一次见到安徽同乡李昭阿姨,是1949年在石家庄,在我们家我出生的当晚。那时,胡耀邦叔叔在前线打仗,李昭阿姨从张家口调到石家庄工作,我的父亲柯庆施也在石家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龚育之 《百年潮》2002,(11):52-57
推荐给<理论动态>的是哪篇材料? 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三日<致胡耀邦>,是推荐一个材料给胡耀邦,请他领导的<理论动态>刊登的.编者注释,指为韩树英<"一分为二"是普遍现象>,刊登在<理论动态>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五日那一期上.但是,韩在<炎黄春秋>去年第三期上发表过一篇回忆,说,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意图是胡耀邦在党校的秘书转达给韩的,写出后经胡耀邦亲自修改,七月十二日还批示了意见.这都不可能是七月十三日乔木推荐以后的事.而乔木也没有必要向胡耀邦推荐一篇胡耀邦自己组织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困难时期的1960年12月,胡耀邦同志的胞兄耀福带着他的次子德滋来北京探望母亲和耀邦一家,同行的还有耀邦的堂兄耀简。当时,耀邦老家的群力公社中和大队部顺便托请耀福、耀简为大队购买发电器材,答应他们的往返路费由大队报销。为表示家乡人民对耀邦同志的敬重,大队部筹备了一些冬笋芋头做礼品。大队党总支还特意向耀邦同志写了一封问候信。对这些一般人都认为是合乎情理的小事,身居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却作了严格的处置。1961年1月14日,他就以上述事情给家乡中和大队党总支写了一封长信,托先行回乡的耀…  相似文献   

19.
李平 《炎黄春秋》2015,(3):16-22
<正>胡耀邦同志于1989年4月15日猝然病逝。中央有关部门很快成立了由乔石同志牵头的治丧办公室,下设秘书组、警卫组、总务组、新闻组、外事组、群众组,从中央机关和北京市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参加各组的工作。各组均集中在人民大会堂办公,分别占用了大会堂西区二楼的6个厅。我被抽调到新闻组工作,办公地点在山西厅,新闻组组长为曾建徽。开明的安排被改变胡耀邦同志时年73岁,原本身体很好,性格开朗豁达,为人正直厚道,在粉碎"四人帮"之后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的四个子女有三个姓氏。他们在走过不同的坎坷路之后,如今都已功成名就。因为父母是"工作狂",他们从小就在"自力更生中长大"。"父亲做人的骨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无人能及。"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华,向本刊讲述了其鲜为人知的家庭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