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0年前的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了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解放战争开始进入国统区,中国革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支队伍在大别山血战7个月,付出了重大牺牲,人员损失过半,换来了1947年年底历史的彻底转变,后来被人称之为大转折。这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艰难痛苦的  相似文献   

2.
正从1947年8月25日至1948年2月23日,在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委)在大别山的息县、光山、新县、商城、潢川等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邓小平在大别山长达半年时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注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群众工作思想与实践的工作作风,而且  相似文献   

3.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文/段铁安今年8月,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同时也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50周年。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回顾50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  相似文献   

4.
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四个纵队12万人马,一路夺关斩将,出奇制胜,将人民解放战争的车轮向前推进了一千里。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必将走向全国的胜利。”蒋介石如是说:“大别山决战,是根绝赤祸,振兴党国之根本大计。”大别山又一次成为国共双方你争我夺  相似文献   

5.
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进军大别山的过程中,我野战军第一纵队为了保证主力休整和建立根据地,决定由二十旅担负迷惑敌人,拖住敌主力的任务。但由于指挥不当,该旅五十九团遭受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70周年。1947年6月30日,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在晋冀鲁豫太岳兵团和华东野战军的配合  相似文献   

7.
正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远离后方,长途奔袭,极度疲惫,面临残酷考验。更为严重的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生了一些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刘伯承和邓小平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召开整顿纪律的紧急干部大会。为严肃军纪,刘伯承和邓小平对部队"约法三章":以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掠夺财物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并成立执法小组,严厉惩处违纪者。  相似文献   

8.
<正>1947年,鲁西南战役后期,国民党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处境非常艰难。经过充分讨论研究,中央军委、刘邓大军领导人一致认为,应该立即向大别山地区转移,跳出敌人包围圈,重新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在前有堵截、  相似文献   

9.
我于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在刘、邓首长领导下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纵七旅二十团一营机炮连当战士。1947年秋,我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我军占据大别山地区,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对蒋介石集团形成重要威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 80年光辉历程中经历了以 1 935年遵义会议和 1 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两次伟大历史转折。两次伟大历史转折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两次伟大历史转折都发生在重大的历史关头 ,同时又都是经过较为充分的准备 ,在政治上、组织上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 ;两次伟大历史转折都是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开展党内斗争来实现 ;两次伟大历史转折以后 ,都还经过了一个相当时间的后续的发展过程 ,转折的成果才得到巩固 ,转折的任务才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为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他勇于担当,参与粉碎"四人帮",扫除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障碍;他仗义执言,大力推动中共中央恢复邓小平的一切领导职务;他同邓小平等共同重新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社会主义时期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12.
1976~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正处于一个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打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重要时期。这8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粉碎"四人帮"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是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酝酿和起步的两年,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做准备的两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  相似文献   

13.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2006年夏,我们"挺进"大别山,参加江苏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去进行一次红色之旅。金寨县坐落在大别山的腹地,是著名的"将军县"。我们参观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后,便乘车在弯弯的山路上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始于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跃进大别山。40多年前,刘伯承、邓小平率领近13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以义无反顾的决心,把红旗插上大别山,硬是在国民党统治最敏感的地方站稳了脚跟,从而揭开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相似文献   

16.
正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活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地区发动了黄麻起义、商城起义、六霍起义和四望山起义,并开辟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遥相呼应,形成战略上的配合;这里是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的出发地和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三年游击战  相似文献   

17.
翟媛 《沧桑》2011,(6):90-93
历史发展是一段漫长而有规律的过程。那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时候紧要处也只有几处,需要我们转折好了。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过程。在几处关键点上,中国共产党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正确的转折,奠定好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基础,继往开来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又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新的伟大战略。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解放区土改政策的演变深受政治、军事环境影响。最初受我强敌弱和老区经验影响,实行彻底土改,取得一些成效。但随着后来敌强我弱,对形势估量不够和其他主观错误,没有及时转变政策,造成"急性土改",给干部群众造成很大损失。认识到错误后,在中央和毛泽东指示下又实施分地区分阶段有步骤的土改政策。最后根据中央指示重点实施统一战线性质的减租减息政策。土改政策演变过程是一个政策日趋符合实际的过程,体现着土改与军事、干部、群众等工作的互动,充满着中央和地方的思考交流,展示着毛泽东的从谏善断、邓小平的求实思考。大别山解放区土改政策的演变非常典型,为全国其他新区的土改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     
《贵阳文史》2011,(4):62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全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贵阳应时代感召,以大刀阔斧、乘风破浪之势,在改革之路上激流勇进。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后,贵阳市被国务院列为内陆开放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与刘邓大军向西战略的实施李新市1948年2月7日,中央军委决定刘邓大军主力撤出大别山,向淮河以北集结.2月12日,就部队撤出后的战略发展方向问题,邓小平以刘邓名义致电粟裕并报中央军委,郑重提出向西战略。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