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武生 《百年潮》2012,(7):41-43
正20世纪50年代,北大校长马寅初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研究,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得的重大成果。他撰写的《新人口论》一文,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典范之作。"新人口论"的提出为研究人口问题,马寅初曾多次去浙江调查,以掌握全省人口问题的详细资料。他还了解江西、山东等省的人口情况和问题。惊人的人口增长速度,使他深切认识到,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头等大事。他满怀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2.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的17年时间里,党和政府已初步认识到人口问题的紧迫性,把控制人口数量的节育政策上升到国家计划和国策的高度,反映在人口控制方面,是人口出生率较前期的大幅度下降。由于种种原因,此期  相似文献   

3.
说起计划生育,谁都知道这里有马寅初的功劳,正是因为他的刚直不阿,坚持真理,才使控制人口最终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许多人都不知道,是名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常委邵力子“催产”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邵力子是新中国之初少有的几个最早提出并倡导计划生育的有识之士,他提出中国要控制人口的思想,是名副其实的公开呼吁计划生育的第一人。而在马寅初遭受不公正的批判时,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没有见风转舵,销声匿迹,更没有怯弱到对志同道合落井下石。  相似文献   

4.
杨继绳 《炎黄春秋》2013,(12):75-81
孙经先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上发表了《关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变动问题的研究》的长文,又发表了《人口统计学中的虚拟人口理论及其应用》,声称“用科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方法”。论证出“饿死三千万是谣言”。我于2012年写了《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就大饥荒年代的人口问题与孙经先商榷》,也采用他那种“严密的数学方法”,按他所设定的条件,否定了他的结论。最近,他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连续发表文章,不仅说“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人”是重大谣言,还说“《墓碑》大量使用了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本着对历史真相负责的态度,我再次回应。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达到13亿(不包括港澳台约3000万),占世界总人口65亿的五分之一。13亿是个巨大的数量,需要多少粮食、多少棉花,才能使人人都吃饱穿暖?虽然,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执行“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国策,但由于基数大,目前每年净增人口即达1400—1500万。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人口将达16.5——17亿。过去有科学家测算,根据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地域环境,只能养活16亿人口。如此,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已呈超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6.
●一年后,习近平终于适应了那里的生活,他干农活不仅能跟上趟,扛200斤麦子走十里山路都不用换肩。村民们终于喜欢上了习近平,没事时都愿意往他屋里扎,听他讲古今中外的稀奇事。渐渐地,习近平在村民们眼里的份量越来越重,遇到一些与村务有关的事,连村支书都来征求他的意见。●彭丽媛说:"近平是个很好的人,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摆架子。他的同学有的出国成了富翁。他有条件出去,但他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做人民的公仆的路,所以,我不仅爱他,还可以说是崇拜他。有时候想,我应该时时刻刻在他身边,给予关心。但他不愿我这样,希望我在艺术的山峰上继续攀登。"●到宁德后,马上遇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大家都希望习近平能大刀阔斧地改变这种面貌。但是,习近平并没有这样做,他认为"说一些让大家热血沸腾的话很容易,趁大家的劲'踢三脚'也容易。但是这个劲一挑起来,接着将是巨大的失望"。他采取的办法是"小火烧温水,常烧不断火,有时还给添点冷水,而不是烧三把火。"●浙江是中国惟一的一个形成"民有、民营、民享"之民本经济格局的大省,刚刚50岁的习近平,作为该省的省委书记,既获得了一个机遇,又面临着一次挑战。还是在习近平刚到浙江任职时,对浙江经济有着深入研究的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教授  相似文献   

7.
地球即将成为70亿人口的家园。如果你觉得实难相信。就尝试想想亘古以来在世上走过一遭的共有多少人。美国人口统计学家卡尔·豪布1975年时就萌生过这一想法。当时他听见有人说,有史以来出生的人有75%都活在当时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8.
早在抗战时期,我在重庆国立民族学院任教时,经常去市内参政会晋谒邵力子老师,面聆教诲。他和我谈话时有涉及中国人口问题,一定要控制,否则成大问题,至今记忆犹新。我所知道的最早提出人口控制论的有马寅初、邵力子,他们早有预见。待至1954年秋,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时,邵师对周总理说:“中国人口问题一定要控制,否则成大问题。”周总理很支持他,并鼓励他在大会上发言。在大会上发言后,接到许多来信。赞成他的主张的,诉述多子女的痛苦;反对他的说邵师是奇谈怪论。待至1957年,在“左”的思潮影响下,认为他的主张是右派言论。但邵师胸怀晶亮,坚持…  相似文献   

9.
祁潞 《百年潮》2011,(1):33-37
2010年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布30周年。根据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说法,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年,中国少生4亿人口。  相似文献   

10.
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首轮新志书普设人口志,反映人口规模、构成、管理等内容,但记述深度不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缺憾。对此,本轮志书应引起重视。提高人口志记述深度涉及很多方面,本文就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流动、人口控制等记述深度问题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2月16日,老牌英伦帅哥休·格兰特昭告世人:他第二次做父亲了。他在推特个人页面上写道:"我的女儿现在有弟弟了,我对这两个小家伙的喜爱无法言说!他们的妈妈太伟大了!"格兰特的大女儿塔比瑟如今已18个月大。他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与33岁的中国浙江女子洪婷兰所生。格兰特与孩子们母亲的关系尚无法确定。2011年9月,女儿降生的消息刚发布没多久,他便将自己与洪的关系描述为"转瞬即逝"。但格兰特总是赞扬洪婷兰"她是个好人。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清醒认识,邵力子认为在中国实施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已是势所必然,且迫在眉睫。为此,他以人大代表的身份,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反复进言,致力于澄清人们在节制生育问题上的错误认识,提出了传播科学的避孕节育知识,放宽对节育技术的限制,严格禁止早婚早育等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与思路,促进中国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其远见卓识的思想之光及至今日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53年,一位65岁高龄的学者连夜写下了一万三千字的《我的几点意见》,上书毛泽东。文中,他言之凿凿:为了民众的长远利益,必须科学地节制生育,不能学苏联人口政策对生育五个子女以上的人授予"母亲英雄"。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性学家、哲学家、美学家张竞生。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部万言书被有关部门批了四个字"退回,酌办"后,最后退进了他个人的档案袋里。1958年,又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的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北大校长马寅初。今天,提及计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天台国清寺后院的墙上绘有一幅壁画:"寒山、拾得论道图"。寒山、拾得均是唐代高僧。一次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示弱,不是真的弱,更不是懦弱,恰恰相反,某种程度上,正是强者之风的另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5.
人口与经济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时空范畴。本主要从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建国五十年以来贵州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概况。从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劳动生产率、人地关系矛盾、城市化滞后等方面分析和探讨贵州主要的人口经济问题,进而结合这些人口经济问题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科学化素质、合理进行人口分布、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6.
苏维民 《百年潮》2008,(10):10-15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为此,成立中央精简小组,杨尚昆为组长。90年代,杨尚昆撰写《回忆录》,多次谈到要系统地谈谈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但是,他当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写好《回忆录》第一册(即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一直排不上日程。为了帮助他回忆,我根据他平时的谈话,并收集了一些资料,整理出一份素材请他审阅。他看得很认真,在材料上画了许多标记,对我说:“你整的这份材料有用,它勾起我很多回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史的复兴,社会史的很多内容都被史学家所重视,其中对人口及其构成的研究是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整体结构状况的基础。许多重大的社会运动和社会问题与近代社会的人口状况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水平与人口城市化、人口的职业结构、人口的健康状况和文化素质、人口流动等方面都存在着及其重要的相互因果关系;一些社会问题如人口的贫困化问题、农民和农村社会问题、流民问题等也与整体社会的人口状况及其构成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近代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之初,在人多力量大的声浪中,有个学者不知趣地提倡节育,这就是北大校长马寅初。同一时期,1949年去台的老北大校长蒋梦麟也不约而同地提倡此事,且两位学者均欲以死明志。此事非为巧合,今天看来他们的远见和魄力着实令人敬佩。1959年,蒋梦麟因在台湾提出节育人口的主张,遭立法委员及舆论的围剿,甚至有"杀蒋梦麟以谢国人"之口号。这位前北大校长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我现在要积极地提倡节育运动,我已要求政府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计划生育,谁都会想到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马寅初的刚直不阿,坚持计划生育的真理,使控制人口最终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许多人却不知道,邵力子是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全力支持者。邵力子是新中国之初少有的几个最早提出并倡导计划生育的有识之士,而且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提出中国要控制人口的思想,是名副其实的公开呼吁计划生育的第一人。而在马寅初遭受不公正的批判时,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没有见风转舵,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生前在外地工作、学习时,别人问他籍贯,他总是含糊回答道:浙江。鲁迅为何不愿意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绍兴人呢?原来绍兴人在全国满天飞,到处都是,有一句俗语说"麻雀豆腐绍兴人",把绍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