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胜利55周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曾在西藏边防部队服役13年,参加过平息西藏叛乱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历任师政治部秘书、组织助理员等职,后调任西藏《高原战士》报编辑、记者。转业后,曾任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室主任。今年82岁,早已退休。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50多年了,每当我回忆起那次难忘的战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深怀念那些为保卫祖国领土而血洒边疆的烈士们。这里记述的是我的一段亲身经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我在西藏军区步兵11师33团政治处任组织干事。部队向战区开进后,政治处主任范启荣交给我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2.
正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野心,变本加厉地对中国领土进行新的蚕食。1961年,印度国防部长梅农发布"昂卡尔"行动计划,命令印军加速沿"麦克马洪线"向北挺进,抢占尽可能多的中国土地,建立可能多的哨所。1962年6月,西藏军区中印边境反击作战前进指挥部成立,代号"藏字419",下辖三个步兵团。10月1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扬言要  相似文献   

3.
1962年中印两国因领土争端爆发了一场边境战争。40余年来,国外研究中印领土争端的学术成果不断取得进步。总的来看,国外学术界对于中印领土争端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尚劝余 《史学集刊》2007,26(4):54-60
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是尼赫鲁时代中印双边关系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尼赫鲁时代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与许多因素相关,国际关系的演化变迁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全球冷战背景下的印巴敌视、中美对抗、中苏友好、美巴结盟催生了中印兄弟情谊的到来;而中苏分歧、印苏友好、中美敌对、印美接近、印巴对抗、中巴联合则加剧了中印关系的恶化与破裂。尼赫鲁时代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从国际关系演化变迁的视角,为当代和未来中印关系提供了值得反思和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科技战.中国近邻大国印度积极参与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多次主动在中印边境寻衅滋事. 中印边界全长1700多公里,分东、中、西3段.东段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全部被印度占领,实际控制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段争议领土...  相似文献   

6.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塔金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山南、林芝两地交界处的西巴霞曲流域。20世纪50年代至今,绝大部分塔金人都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塔金部落的基本状况及其社会变迁做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领袖尼赫鲁,为了表达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坚定支持,为了加强中印人民在共同反抗帝国主义殖民斗争中的合作,于1939年8月23日至9月5日,对中国进行了首访。访问期间,尼赫鲁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最高礼遇,国民政府最高层和中共主要领导都同他进行了深入交流,国共报刊纷纷发文,称其为"印度民众的伟大领袖"、"我们民族的这位亲切的朋友"。尼赫鲁自己也称这次访华是"印中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它深  相似文献   

8.
达旺日记     
杨阜 《中国西藏》2013,(4):54-59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后。杨阜先生作为西藏前线工作队的一员,在藏南达旺工作了三个多月,对门巴族的风土人情和居住在边境的门巴族同胞的生活情景都有所记录。本刊特选发他在达旺的工作日记三则,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9.
1959年3月31日,逃出西藏的达赖正式向印度政府申请"政治避难"。当天,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立即宣布印政府"准予达赖政治避难","给予达赖以尊敬的待遇",为他提供"方便",并派官员赴中印边界迎接达赖一行。"惊魂未定"的达赖先被安置在印度东北部的提斯普尔市,4月21日,又被迁往印度北方的穆索里市。住在当地大资本家伯拉家族的英式别墅里。一年  相似文献   

10.
<正>(上接第14期)18世纪,英国殖民者勾结西藏封建领主,武装侵入后藏。清高宗派遣大兵进藏,与西藏人民共同打败入侵者,保卫了西藏边境的安全,粉碎了英国殖民者的阴谋活动。19世纪初叶,英国殖民者又多次进扰新疆边境,清宣宗在新疆各民族人民的支援下,再一次粉碎了英国殖民者侵夺中国领土的企图。  相似文献   

11.
陈辉 《文史精华》2005,(12):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主权,先后七次跨出国境线作战,如援越抗法、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在历次完成任务后均全部撤回,没有占领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有留下一兵一卒。中国政府还对原本属于中国的若干领土作出了重大让步,撤回了胜利之师。  相似文献   

12.
方正  郑言 《文史月刊》2003,(2):42-47
抗日战争期间,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而英国竭力想把西藏独立出来,企图使之和印度连成一片,接受它的殖民统治。基于这样的图谋,英国不顾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局,竭力阻挠中国修筑中印公路,阻止中央政府官员入藏,非法侵占中国西藏领土,给世界史上留下了一页极不光彩的记录。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54,(10)
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偕同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和随行人员,在中印友好协会会长丁西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我国驻印度大使袁仲贤、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钱端升等陪同下,本月二十日上午,在北京西郊参观了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文物展览室和台湾高山族文物图片展览室  相似文献   

14.
霍仁龙 《近代史研究》2023,(5):101-114+161
近代英国所建构的中印边界殖民话语是其蚕食中国藏南地区领土的重要借口。在察隅地区,英国从19世纪初期至1914年以非法调查和地图测绘为手段,以山地部族的历史归属及山地部族与藏人的边界位置为对象,逐步建构和发展了有利于其侵略扩张的中印边界殖民话语。与此同时,英国不断将中印边界线向中方一侧推移,最终于1914年提出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它在察隅地区的走向,对此后的中印边界争端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近百年间英国蚕食中国察隅地区领土的历史过程的考察,可以驳斥英国和印度非法侵占我国藏南地区领土的所谓“证据”。  相似文献   

15.
常歌  宋金 《文史月刊》2003,(3):4-17
中印边境战争的硝烟散去已经数十年了。那场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同年11月22日零时结束的自卫反击战,历时虽短,却影响深远,确保了中国和印度边境数十年的安宁,给中国西藏和内地的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通过翻阅这场战争的有关资料,许多当时不被人们知道的史实袒露出来了,我国最高领导人的决策及我军作战内情也十分清楚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使我们既为我军指战员的英勇无畏、机智勇敢所感动,更为毛泽东以及以他为首的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把握战机的高超艺术所敬服。本文所记述的是在这场中印之战前后…  相似文献   

16.
从隋唐征讨高句丽略论领土完整对于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频频爆出我国的领土被其他国家侵犯。"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也屡次成为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指责我国的重要筹码,占用了我国大量的外交资源及军事资源。本文旨在论述发生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些相关的领土统一问题,并为今天我国所面临的领土问题解决方针提供有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一条麦克马洪线种下了边界纠纷的祸根。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印方不断升级边境冲突,中国政府忍无可忍.1962年10月20日发起反击。这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第一场反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决断印度为把中印边界东段9万余平方公里、中段2000余平方公里、西段3万余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划入自己的版图,一点点蚕食,一步步进逼,把边境形势搞得越来越紧张。为维护亚洲地区和平友好睦邻关系,中国政府采取了一再忍让、息事宁人,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边界争端的方针。毛泽东主席提议  相似文献   

19.
清末,清政府积极推进川边改土归流,在对盐井进行改土归流过程中,赵尔丰对当地盐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成为当地盐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先后经"腊翁寺事件"、官盐局的设立、商盐局的成立等重要阶段,各项盐业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得以推行。盐业实行制度化的运作方式,使得盐税的征收增加了边务经费,同时为川边改土归流的推行和边疆稳定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有效打通了同中印边境察隅等地的联系,维护了国家领土安全,促进了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20.
<正>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在中印两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今中印关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印边界战争之后,印度和西方学界曾纷纷指责中国对印度"发动了无端的侵略",认为印度是中印边界纠纷和边境战争的受害者。①这种观点在中印关系全面冷冻时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直到今天仍是主流。70年代,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