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地区所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其历史的和艺术的价值早已为人们所公认,海内学者已作了大量研究。伴随着画像砖和画像石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纪年砖和字砖,它们除了具有考古和历史的意义之外,还有相当的书法艺术价值,这一点,至今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本文即想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对这些纪年砖和字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众所周知,我国的汉字是一种古老而又经过多种演变的文字。在汉代之前,已经历了从夏商时代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战国的竹帛金石文字,再到秦代的小篆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2.
汉代砖棺     
在四川天宝博物馆收藏物中,有一具带画像的汉代砖棺。此棺原出四川新津县崖墓。这具砖棺底用22块素砖平铺,棺身及棺盖均是用专门制作的异型砖组合而成。除部分棺盖砖早年被盗墓撬断以外,全棺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衢州市文管会收藏一件杭州西湖雷峰塔所出造像砖。砖长36、宽18、厚6厘米。砖面用泥条堆塑佛像一尊,盘膝入静,神态肃穆。其上有泥条粘题记:"天下兵马大元帅、吴国王钱俶,造此佛拾八尊,舍入西关砖塔充供养。"(见图) 雷峰塔一名始见于《成淳临安志》,"宋郡人雷姓居焉",因以名之,也有称之为回峰塔、黄妃塔的。塔砖题记"舍入西关砖塔充供养",可见雷峰塔当时称为西关砖塔。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21,(2)
正一位于杭州西湖边的雷锋塔,曾因《白蛇传》的传说和列入语文课本的鲁迅杂文《论雷锋塔的倒掉》而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在我的砚台藏品里,有一方黄元秀手制并题铭的雷峰塔砖砚,是一件重要的藏品。这方砖砚就是以雷锋塔的塔砖为材雕刻而成的。此砚形制硕大,朴茂苍古。  相似文献   

5.
八四年十一月文物补查时,于应城县黄滩镇及附近的几个村中发现数百块明砖。砖全为青色,长46.5、宽22.5、厚12.5厘米。半数以上有模印文字,内容有二:一为:武昌府提调官张勗司吏徐用德安州判官司吏(?)时中应城县知县吴均美司吏张斌作匠卢福一人户贾政陈玉贤吴成一为:武昌府德安州应城县提调官知县吴均美典廖兴造砖人贾政李兴作匠卢福洪武十年三月□总甲首陈文胜砖之确切年代已定:明“洪武十年”,  相似文献   

6.
西晋王氏砖志梁永照1979年河南省孟县南在镇河大队农民在南家洼地取土时发现一块墓志,为灰色砖,长48、宽24、厚10厘米,现藏于孟县博物馆。由于种种原因,该墓志的出土情况已无从得知,出土地点也没留存任何迹象。砖表的正反两面共铭刻106字,为隶书。现录...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秦砖汉瓦”,可是,砖瓦都是周代的产物。砖是继我国西周时的瓦出现后,在东周战国时代的又一创造发明,也是世界建材史上的一场最早的革命。战国时代,其名称叫“甓”。在考古发掘中,于洛阳东周城出土了战国薄砖。其破片曾认为是瓦,可见其原始。在四川成都北郊发现了战国时期古蜀的几何纹和草叶纹墓砖。战国晚期,  相似文献   

8.
南阳汉代花纹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阳汉代花纹小砖图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涉及社会生活、自然山水、动物禽兽和追求光明的理念,多视角地展示了汉代人们的生活意境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汉代钱纹砖浅析高文SIMPLEANALYSISOFTHEBRICKWITHCOINDESIGNOFTHEHANDYNASTYCaoWen中国汉代画像砖当中,四川汉代画像砖独树一帜,驰名中外。而四川汉代画像砖中出土的钱币纹砖,种类繁多,内容车富,为全国其他地方少见。汉代画像砖一般把它分为:方形砖、长方形砖、纪年砖与字砖、花纹砖、钱币纹砖五种。四川出土的钱币纹砖,画面均在砖的侧面或当头,有的砖的侧面和当头两方均有画面。为了建墓时使用方便,墓宝修得牢固,还有楔形砖、子母榫砖,以便达到平砌、楞砌、券拱砌时均能见到花纹,为墓室增添光彩。四川钱币纹砖的出土遍及全省,已经发现的有一百多个品种,我们初步将四川汉代钱币纹砖分为下列一式:一式“五铢”:在砖的画面中间或两侧刻有方孔圆钱,圆钱的两侧有明显的或较大的“五铢”二字。砖上除“五铢”二字外,还饰以联币、神兽、菱形、几何形图案。二式“五金”:在砖的画面中间或两侧刻有方孔圆钱,圆钱的左右有“五金”二字,除“五金”二字外,还有鱼、鸭、朱雀、联市等图案。蜀汉曾经铸过“直百五金”铁钱,但这些“五金”砖不是属于蜀汉时的“直百五金”。这些砖上的“金”字,我们认为是为了制砖时的方便,将“  相似文献   

10.
1992年7月,繁峙县工人在县城南1公里处的杏园村西施工时,掘到一座砖室券顶墓,内有已朽的木棺一具和几截骨骸。随葬品有常州制造的方形铜镜一面,瓷碗数件,铜钱数枚,均已下落不明。唯剩冯氏砖志一方,长宽各33厘米,厚5厘米,内有志铭10行,满行11字,楷书(见图)。铭文为: 维大宋政和六年岁次丙申四月甲子朔初十日癸酉,曾祖圮,赠太师,秦国公。祖祁,赠司徒,守太尉。父惠国,故任朝□大夫、知岳州。男宋伟,今扶□母太君冯氏□灵,权攒河东路代州繁峙县武周乡故城村西南平原,地去县二里。墓之铭记。  相似文献   

11.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文物陈列室藏有一批汉代砖瓦,其中一块文字砖的内容比较少见,现介绍如下,供学术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墓志是一种埋设于墓葬中的记叙死者姓名、生平履历、宗族世袭的铭刻文字。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墓志的出现是由于曹魏时期颁行禁止立碑的政策。当时人们只是将原先的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79年第5期刊登的《山东东阿县鱼山曹植墓发现一铭砖》一文(下简称原文),对曹植墓砖铭文作了释读和考释。读后,我觉得该文对砖铭拓本图片的排列和铭文释读方面,有可商榷的地方,现将意见陈述如下。原文依其附图1、2、3的顺序,对砖铭作了释读,文为:  相似文献   

15.
1985年6月,绵竹县教育局饮料厂在城西郊的诸葛双忠祠侧挖窖坑取土时,于地下2米深处发现有南齐纪年铭文的方砖一块。(图一) 纪年砖长31厘米,宽19厘米,厚5.5厘米,色青灰,基本完整。砖的上、下、左、右四面皆素,无纹饰,唯在前楞面和后楞面有图纹,前楞面的纹饰为环带莲花纹。纹样正中部有竖行铭文“永明五年”四字。(图二)其书体介于隶、楷之间,单个字大约1.5厘米至2厘米不等。砖的后楞面烧造有二方连续的  相似文献   

16.
繁(Pó·音婆。汴俗语音“博”)塔,在开封城东南三里许,禹王台公园之西。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原为九层,后经天灾人祸的破坏,上部已毁,清修复塔顶,形成了今日比例失调下粗上尖的奇异塔姿。繁塔内外壁镶嵌的佛像砖近七千块,造型百余种,是研究宋代佛教人物造型的艺术宝库。一九八三年在修复繁塔的过程中发现在二层塔心室的前壁上整齐地排列着栩栩如生的伎乐砖,这是建国以来继前蜀王建墓石棺浮雕二十方伎乐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此一组伎乐砖,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了极高的模制雕刻水平和完美的现实主义作风,而且  相似文献   

17.
<正>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和大动荡的时代,连年不断的战火给人们带来的是生灵涂炭,在这样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紊乱不定而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们无奈于苦难的现实人生和难以预料的生活命运,于是由西域传来的佛教找到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佛教文化思潮得以滋生和发展,并且在这一时期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南方佛教文化中心的江西,尤为之甚,这从江西六朝时期的墓葬花纹砖上可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8.
剑阁发现宋代砖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剑阁,从南朝大明年间(457-464年)设南安郡始,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城中古代遗物、遗址甚多,诸如唐代开元寺遗址,宋代铜、瓷器窖藏遗址、明代城墙、箭楼,清代钟鼓楼等,都是名城中的重要文物古迹。1990年,在古城东门右侧又发现了一眼宋代砖砌水井,它为研究古城的建筑又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从实测的地质结构和出土的大量实物可以断定,在宋代,这一片近两千平方米的河滩,是古城市民居住的中心地带。建造该井的用途是供市民食用水。为了弄清该井的建筑结构及年代等问题,结合基建于当年五月对该…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1月20日,彭山凤鸣乡四砖厂取土烧砖、挖开一双人石室墓。我所人员赶到现场,发现该墓中,后段早年垮塌,室内洗劫一空,仅在前段发现一浅腹釉陶碗。待墓室乱石清除后,发现已扰乱砌法的封门砖。砖为长方青色素面,长36、宽19、厚5厘米。砖面一模印,印长9、宽3.8厘米。印文魏体,阴模两行右起竖读,中有阴线相隔。印文分二式:一为“嘉定十年彭山王  相似文献   

20.
西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现藏有两方南北朝楔形纪年墓砖,一为“东魏天平砖”,河南洛阳出土,一是“刘宋元嘉砖”,出土地点不详。现介绍如下: (一)东魏天平券砖砖为泥质深灰陶,火候较高,整砖呈楔形。砖的两头各有一凸凹半圆形榫。长35、宽13、厚端为6.5、薄端5厘米。凸凹半圆榫半径一样,皆2.5厘米。砖边微残,从结构,造形上分析,均甚符合力学原理。此方砖有一面饰弧形粗绳纹。厚度较薄的一端有“天平元年大□劳”,七字,字系阳文楷书。字体方整精健,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