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书源 《沧桑》2013,(1):178-179,190
本文从上党落子这一地方剧种的产生、发展到定形出发,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上党乐子这一地方剧种易名"上党落子"后,扭曲了其本质属性和独特的表现形态,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2.
壮族聚居地的忻城县,地名类型众多,主要可以分为历史地名、山水地名、移民地名,而且壮语地名众多,不少地名以“那”、“弄”、“板”、“拉”等壮语词汇为开头,这些地名构成了忻城地名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符号,还具有文化意义,因为地名的由来与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和文化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以成都地名为切入点,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究成都地名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系统呈现成都地名文化大观。  相似文献   

4.
刘东 《广东民俗》2000,(1):50-50
古代岭南越人尚鬼,迷信风气盛行,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图腾化。主要以鸟、鸡、牛、狗、蛇、鳄等为崇拜对象。作为本部族的保护神或标志。广州地区的一些地名至今仍保留着图腾化的印记。  相似文献   

5.
靖西地名体现了壮族传统的具象思维,是靖西历史文化的佐证,是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反映,也体现出一些语音现象。  相似文献   

6.
包蒙杰 《神州》2012,(12):20-21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与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关系密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地名保存了下来,但是更多的地名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淹没在历史中.建德市的地名,具有社会、历史、宗教等多方面的内涵,对建德地名文化进行研究,能够挖掘出建德地名文化潜在的价值,保护和传承建德目前趋于消失或已消失的地名,使独具特色的建德地名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凭吊上党关     
湮没了黄尘古道,远去了鼓角争鸣,尘封了历史记忆,逝去了古关雄风。上党关,被人们遗忘久矣。  相似文献   

8.
上党名将李继隆是北宋初期外戚家族的重要代表,并能作为功臣配享,与其他外戚相比,李继隆的升迁主要来源于显赫的战功。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名与荆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荆楚化腹地与厚土的武汉,它的许多地名,都与荆楚化有着深厚渊源,都闪烁出楚化的瑰丽光华。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地名历史存量大、文化内涵丰富,是个名副其实的地名大国。据中国地名研究所的调研评估,我国现存的千年以上的古县有700多个、千年古镇1000余个、千年古城(都)300余个、古村落近10万余个……这些古老的地名,记录着我们生存环境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相似文献   

11.
海阔 《贵阳文史》2013,(6):58-61
地名的自然消失比地名的人为消失要缓慢得多,自然消失必须是随着地名载体的消失而消失。地名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受到极大的轻视,等醒悟过来已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12.
上党关,历久沧桑,见证了上党地区两千年来的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目睹了两千年来的岁月递嬗和社会巨变。如今,虽已雄姿不在,被历史尘封多年,但其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却不容抹杀。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论述了上党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通过史料叙述了哈尔滨满语地名的含义,集中叙述了哈尔滨别称的文化魅力,即冰城的冰雪文化魅力,"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俄侨文化的魅力,"音乐之城"音乐文化魅力。其中俄侨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除了建筑文化、习俗文化的影响以外,主要是在地名文化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地名特点有四,一是以俄国名人或侨民间有"威望"人员的名字命名的街路;二是以俄国地名或其他国家名称命名的街路;三是以行业或居住者身份而命名的街路;四是以自景观特征而命名的街路。文章第三部分为哈尔滨红色地名的历史记忆;最后一部分是地名文化的历史教训,即要记住地名文化的根,已经形成的历史地名不可随意更改。  相似文献   

14.
地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地与物,地与人关系的意义。地处西南“竹文化圈”的贵阳各方面都受到竹文化的影响,在地名演变中蕴含了大量竹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袁军  王秀梅 《沧桑》2013,(3):39-41
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为捍卫抗战胜利果实,对国民党军队的进犯给以有效回击。上党战役的胜利,提高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增强了解放区军民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信心,巩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后方,锻炼、壮大了八路军队伍。  相似文献   

16.
张军香 《沧桑》2013,(4):189-191
文章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宁武的方言地名进行了梳理、分析,揭示了宁武方言地名所蕴涵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7.
王萌 《旅游纵览》2011,(3):157-157
<正>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文化景观,衍生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各种地理实体、行政区域和居民点的标识,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和保留。由于地名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社会、民族、文化、风俗、语言文字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人们可以从地名中得到诸多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地名的商业用途,  相似文献   

18.
攸县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江流域洣水之滨。《水经注·洣水》谓攸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自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至今已有2208年的历史,现辖30个乡镇。今按水系名称命名,将该县丫江桥镇、渌田镇、桃水镇、漕泊乡、兰村乡、湖南坳乡、莲塘坳乡、凉江乡8个乡镇的地名文化意蕴,作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川东南地名出发,运用统计学与文献学相结合的方法,论析土司制度在川东南的实行对这一地区地名命名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又以地名为导向探寻相关的土司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20.
李慧 《文史月刊》2012,(Z3):40-40
上党落子作为山西晋东南地区特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其旋律简朴动人、富有激情,具有粗犷豪放、通俗易懂的特点,又兼带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山野风情,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而郭明娥作为当代上党落子的表演艺术家,发展繁荣上党落子的领军人,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名。本文就通过戏曲作品浅谈郭明娥对上党落子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