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家骥 《清史研究》2020,119(3):1-16
以诸申作为被剥削者论述社会性质,似偏颇且有自相矛盾之处。广大旗人官员的主要担任者是诸申,而其面对皇帝又自称"奴才",满文是aha(阿哈),与包衣阿哈、户下家奴的阿哈,是同一个词。但诸申、包衣皆非贱民"奴隶",为正身旗人。诸申的"奴才"身份,只对皇帝、王公本主子家有低贱性,对他人并无意义,他们相当多的是处于社会高等阶层。八旗领主领有诸申的分封制,入关后在下五旗中延续实行。道光朝限制下五旗王公所领旗分佐领诸申(哈哴阿)的数量,并解除较高官员之家对王公主子的奴才身份,但至清末仍有三分之一残留。  相似文献   

2.
清代家产继承制度是清代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囿于对满文档案的译读,长期以来学界对清代民人的家产继承思想予以了较多的关注,而对旗人特别是清代包衣旗人的家产继承制度鲜有专论.笔者于《大连图书馆藏清代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了三件满文题本档案,记录了康熙四年总管内务府审理佐领下人家产诉讼的全部过程,目前已译两件.[1]在此笔者将第三件译为汉文,以期为学界进一步探究清代早期旗人的家产继承思想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在"燕王扫北"、"山西洪洞大槐树"等传说研究当中,族群问题一直是学界的主要关注点。遗憾的是,如此研究思路之下,有清一代直至民国时期,广泛居住在北方地区为数甚众且极为重要的八旗群体,却几乎没有进入学者的视野,这种"疏漏"普遍存在于清代的华北区域史研究中。金、元以降,华北作为国家政治中心,国家权力对其基层社会的渗透,较之其他地域更为普遍而深入。清代的八旗制度和旗人文化,对当世乃至近现代华北农村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由此造就了华北与其他地域不同的诸多社会特性。然而目前的清代华北区域史研究的相关论述,大多将所讨论对象默认为汉人,在汉人的语境中展开论证,造成旗人群体的"缺失"。这种状况势必会引起研究中的一些误判,甚至导致某些方向性失误,学界应对此给予重视。本文试图以"燕王扫北"等传说为切入点,对旗人群体在华北区域史研究中的"整体缺失"做出反思与匡正。  相似文献   

4.
包衣,源自女真部落时期贵族家内供役使之家人与奴仆。后金建立及八旗编设,使得包衣组织得以形成并分编包衣牛录及浑托和管理。入关之时,留驻盛京之包衣佐领内因存在正身旗人所属家人及奴仆,使得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于包衣参领外单独编设而盛京之浑托和下人等仍由京旗所属。包衣三佐领所属人等身份,以被俘旧汉人及关内移民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满洲人统治中国,实施旗民分治两元体制,即以八旗制度统摄旗人,以省府州县制度管理民人。满洲人在崛起建国及征服全国过程中,掳掠大批汉人为奴,满语称包衣阿哈(简称包衣,即家奴)。在旗人中,汉人包衣占大多数。随着内务府建立,包衣被分别归入两个系统:上三旗包衣称"内务府属",为皇家私属,编为内务府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下五旗包衣称"王公府属",为各王公私属。内务府上三旗的  相似文献   

6.
八旗既是清代重要的军事组织,也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它既以旗统兵,又以旗统人,编入八旗的人户称为"旗人",也称为"旗下人"。在清代,旗籍对于旗人来说极为重要,取消旗籍也就意味着旗人身份的豁出。  相似文献   

7.
清代旗人以京师为最大聚居地,故旗籍商人亦以京师为多。旗人经商,具有如下特征:其一,旗籍商人由贵族高官、满洲亲贵家人、普通旗人三部分构成。身份地位不同,经营模式、业务范围、资金多寡亦有差异。其二,旗人经商,多为副业。贵族高官,往往兼营地产、房产,因此兼有官僚、地主、商人的多重身份。其三,旗人经商,因制度所限,具有一定隐蔽性。其四,旗人经商,拓宽了与民人交往的渠道。贵族官员开设商铺,多与民间商人合股经营。商铺的管理运作,亦依靠民人。旗人、民人在商业经营中的多种方式,对陶融旗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内务府是清代独创的管理皇室宫禁事务的机构,它的成员由来自皇属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的十五个包衣佐领、十八个旗鼓佐领、二个朝鲜佐领、一个回子佐领和三十个内管领的包衣人和太监组成。包衣,满语为booi,一般是包衣人、包衣阿哈(即booiniyalma、booi aha)的简称,意思是家里的。家里的人、家仆。包衣最初起源于部落下层成员和非血缘关系的氏族、家族成员,随着满族早期社会的发展和各家族势力的不断扩大,包衣的来源和组成日益复杂,包衣的身份地位日趋稳定,而包衣作为一个奴仆阶层最终成为内务…  相似文献   

9.
张佳生 《满族研究》2006,(3):124-127
清代旗人在历史过程中的作为向来很少被人重视,某类旗人群体性研究更为少见。邸永君先生以民族史学与文化的角度,对清代满蒙翰林群体的形成、作用与贡献等等方面,从多种层面进行了深入论述,从而第一次揭示和还原了清代满蒙翰林的群体面貌,颇多新见。本文对该著作在观点、史料和笔法方面的创见,给予了评价,肯定其在史学尤其是民族史学方面的突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代的各级包衣旗下组织,是八旗中的一个独立系统。不论它的历史渊源、组织职掌,还是其成员的身份、地位,与外八旗相比均有许多不同之处。因而清代的包衣组织,是清史与满族史研究中一个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