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夏。千里冀鲁豫平原 ,遍地长着一人多高的高粱 ,这就是通称的青纱帐。北方的夏天 ,多晴少雨 ,通常太阳一出来就把大地晒得火也似的灼热 ,人进入青纱帐内 ,用不到多会儿就热得大汗淋头。原先顾虑在平原地带不好同现代化装备的敌人打仗 ,一见到此情景就感到担心是多余的了 ,青纱帐实在是打击敌人最好的屏障和掩蔽体。它里面虽有道路 ,但是连本地人也不容易分清东南西北 ,容易迷路。1939年上半年 ,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与师直部分队伍在罗荣桓政委和陈光代理师长率领下挺进到山东省。我军在地方党密切的配合下 ,部队加强了宣…  相似文献   

2.
血色芦苇滩     
张开明 《铁军》2020,(4):30-31
1943年的3月,苏北盐阜大地刚刚从冬眠里苏醒,敌人就过来"扫荡"了。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命令:以班、排为单位,白天分散活动,夜晚集中行动。七连排长张善恩率20多人,在射阳县以南地区跟敌人周旋。敌人"扫荡"到这个庄子,他们就钻空子跑到另外一个庄子,像捉迷藏一样与敌人"玩"了半个多月。到处扑空的敌人集结起了大量兵力,展开了"梳篦式"的"扫荡"。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初上战场就歼敌数百,屡次打垮敌人的精锐之师,以弱小之躯战胜身经百战的敌人,而他们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仅14岁,师长20多岁,师政委肖华只有17岁。他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少共国际师"屡建奇功,并在决定红军生死的湘江战役中力挽狂澜,但因部队减员只剩下四分之一,以至于被迫取消番号。"少共国际师"虽仅存在532天,但其指战员一直是我军骨干,其中有23人成为开国将军。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17日《中国老年报》转载《百年潮》的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志愿军有两个军的兵力被敌人分割包围,最后有一个整编师、即第一八〇师未能归还建制,一部分人员血染沙场,16000多人落入敌人牢笼,占了整个朝鲜战争  相似文献   

5.
1938年的春节刚过不几天,日本侵略军就对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由南同蒲、平汉、道清等铁路线出动,分九路向我晋东南腹心地区推进,其中一路由南同蒲线上的山西临汾县城出发,经安泽县城进驻到沁源县城内.敌人沿途肆意烧杀抢掠,安泽县三给村120多户农民的住房全部被烧光,就连村外的大庙和庙院中的一棵大槐树也被烧毁了.当地农民盼我抗日部队把敌人彻底消灭,为他们报仇雪恨.我们决死一纵队民运工作队第四分队的活动地区,就是从安泽县城往北到唐城镇,恰好首当其冲,20多个村庄全部是敌人  相似文献   

6.
毛文戎 《百年潮》2009,(7):79-80
2009年3月17日<中国老年报>转载<百年潮>的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志愿军有两个军的兵力被敌人分割包围,最后有一个整编师、即第一八○师未能归还建制,一部分人员血染沙场,16000多人落人敌人牢笼,占了整个朝鲜战争志愿军被俘人员的80%还多."读了这段文字,笔者和一些在京的老领导、老战友都甚为惊讶.  相似文献   

7.
红军幼年时期,所用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土枪、土炮、长矛、大刀和红缨枪,如果有一支钢枪,那就成了宝贝。当时有个口号叫“人死不丢尸,人伤不丢枪”,必要的时候,就是丢了人也要保住枪。我记得在一次战斗中,我们缴获了敌人8挺机关枪,不要说战士们高兴得抱着枪一个劲地跳高,就连当地的群众也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地来祝贺胜利。 1930年4月16日,我们缴获了敌人一架飞机,连驾驶员也俘虏了。当时部队和群众那个情绪啊,简直像过节一样,整整热闹了好几天。后来我们利用这架飞机打了一次胜仗,那就更加轰动,连敌人的报纸上都刊登了消息。上级特将这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并举行了隆  相似文献   

8.
彭锡胜 《纵横》2011,(10):56-59
战死或者被敌人逮捕处死的辛亥志士数以万计,民主共和的旗帜因他们的鲜血而染红。辛亥革命起始是武昌首义,之后有十几个省奋起响应,革命者一方由于受过正规训练的部队较少、武器装备低劣,面对强大的清政府武装,处于以弱击强的状态,革命之艰苦、牺牲之惨烈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牺牲的起义士兵和革命者就有3万多人。  相似文献   

9.
杨力 《文史春秋》2023,(7):46-48
<正>胡修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中,他作为一个刚入伍不久的新兵,在第一次实战中就打退敌人41次进攻,创造了志愿军战史上一人毙敌280多人的最高纪录。热血青年1932年,胡修道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童年时的他吃不饱穿不暖。父亲在他年少时就已离世,母亲带着他到处打工,勉强度日。胡修道15岁那年,正值内战爆发,  相似文献   

10.
白色的世界     
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天挥着翅膀飞来了。她用纤巧的魔法棒将学校打扮一新。淘气的雪精灵无拘无束,盈盈地演绎着一场绝佳的舞蹈。下课了,同学们欢呼雀跃地来到操场上打雪仗。我们分成两队,我方藏在树后,"敌人"躲在教室后。我方的战术是先隐藏,让一人当前锋,然后突然袭击。不多时,前锋把"敌人"引来啦!我们不顾一切袭击"敌人",打得"敌人"左躲右闪、落荒而逃。这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警告:“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也就两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徐艳 《炎黄春秋》2022,(7):55-58
1938年春,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东北抗联部队中素有“神枪手队”之称的一连在向预定地转移途中,遭到日、伪军400多名步骑兵突袭。连长李海峰等16人迅速占领附近的小孤山,依托“雪垒”与敌人展开殊死拚杀,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歼敌100余人,指导员班路遗等11名官兵英勇牺牲。连长李海峰为了掩护伤员突围,独自留在阵地抗击凶残的日寇,最终也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月,侵华日军在鲁西平原进行多兵种联合的冬季大"扫荡",鲁西军区司令员杨勇命令特务三营营部及九、十两个连队组成对日军的阻击部队,在苏村(今山东莘县张寨镇苏村)对敌实施阻击,以掩护党政机关及大部队的转移。苏村一役,我阻击部队以130余人的兵力,摧毁了敌人的合围,击垮了数倍于已的敌人的陆空联合攻击,保障了党政机关和当地军民的安全转移。我军牺牲126人,仅8人生还,书写了抗战史上光辉悲壮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期,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从边防线开始,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通往京城。烽火台里装满柴草,遇到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就马上派兵来抵抗敌人。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曾记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带领年轻美貌从无笑容的宠妃褒姒来到桥东的城楼上。为逗引褒姒笑一笑,命人上  相似文献   

15.
正一直以来,宋朝的武功饱受诟病。且不说对阵辽、金、西夏和蒙元等少数民族政权时常常丢人现眼,就连与安南国这样并不以武力见长的敌人交手时,宋军的表现也难以让人满意。为此,相当多的人将此归咎于宋朝缺少强大的骑兵部队。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宋朝武功不济的锅该由骑兵来背吗?一首先,我们来看看宋朝骑兵部队的数量究竟是多还是少。查阅史料,在北宋军队的编制中,骑兵所占比例始终保持在18%  相似文献   

16.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朝鲜后,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组成一支支游击武装打击敌人;有的还进入中国,开展抗日活动。旧38年到1939年初,进入鄂豫边区的朝鲜同志聚在一起,组成朝鲜义勇军,加入了鄂豫边区的抗战。他们或以团为单位,或以营、连为单位,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汇集了5000多官兵。他们会减日语口号,会书写日文标语,组织口号队和标语队,专门对敌人开展反战宣传。1939年3月间,《新华日报》有一个记者从随县出发向浙河火线前进,在隆隆炮声中遇到了朝鲜义勇军某部第二区队,区队长名叫李益星,计约20多人。谈话中,李益星告诉…  相似文献   

17.
芷君 《旅游》1996,(11)
金秋十月,友人邀请我去白洋淀。对于北京人来说,白洋淀有什么新奇?傍晚,我们乘坐的汽车行驶在华北平原,视力所及是一望无边的青纱帐,单调得令人昏昏欲睡。突然,有人“哇”地一声,随着惊呼,我睁开眼,夜色中,竟然变出一望无边的灯海,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欧式建筑,被彩灯勾勒出神奇般的梦。有人感叹:难道到了拉斯维加斯?  相似文献   

18.
《神州》2007,(7)
八路军夜袭阳明堡焚毁敌人飞机廿四架新华社前方捷电我八路军之一部于廿日以极敏捷的动作,进袭同蒲路之阳明堡日军飞机场。当我军夜间冲进敌人的飞机场内时,敌人尚不知道,我军一方面派部队进袭敌人的营房,一方面将停在机场内的廿四架飞机全部焚毁,我军大获胜利,击毙日军数十人,吓得敌人恐慌万状,不知我红军从何而来,我军现正在敌人后方开展着猛烈的游击战争。原载1937年10月24日《新中华报》  相似文献   

19.
1939年宾阳第一次沦陷时,农历12月30日晚,一小队日军窜到我们欧村。这帮日军入村后,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对我们欧村大肆劫掠。这一天,全村被劫夺去粮食、猪、鸡、鸭等货物100多担,抓走男人100多人,被日军杀害两人,许多妇女被强奸。因此,欧村群众对日军的兽行,恨之入骨。日军第二次蹂躏我宾阳时,欧村群众就自动组织起来,和敌人展开厮杀。欧村人民抗击日军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闻名乡里。  相似文献   

20.
我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法律系,在校期间就加入了共产党。1948年4月底,我与当时国民党湖北省高等法院院长魏大同“攀”上了同乡关系,名义上是进人汉口市地方法院当“实习推事”,实际上是受党的派遣,打人敌人心脏,进行细致调查研究,掌握敌情,以合法身份开展对敌斗争,有计划有步骤地瓦解、分化敌人,为迎接解放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