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兴寺系国家重点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神鼎无年(公元401年),原址坐落于长子县慈林山坳,因山得名慈林寺.亦称古慈寺。唐上元元年.高宗李治改赐寺额为“广德寺”,宋治平年间.更名为“法兴寺”沿用至今。星移斗转.沧海桑田.法兴寺也几经兴废。然寺内所存唐石舍利塔、燃灯塔.宋塑十二圆觉像.堪称“法兴三绝”.闻名遐迩.研究及观赏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2.
《文物世界》1999,(3):46-47
法兴寺系国家重点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公元401年),原址坐落于长子县慈林山坳,因山得名慈林寺,亦称古慈寺。唐上元元年,高宗李治改赐寺额为“广德寺”,宋治平年间,更名为“法兴寺”沿用至今。星移斗转,沧海桑田,法兴寺也几经兴废。然寺内所存唐石舍利塔、燃灯塔、宋塑十二圆觉像,堪称“法兴三绝”,闻名遐迩,研究及观赏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3.
拉萨河的南岸坐落在崩巴日山西侧脚下的次角林村的次角林寺钟,供奉着一个金色的护法神,叫宗赞。 他原来最早是住在拉萨的大昭寺,是释迦牟尼觉卧佛的守护大神。也不知什么时候,在漫长孤独寂寞的寺院生活里,宗赞偷偷地爱上了女神班丹拉姆的女儿白巴东赞。权高位重的班丹拉姆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地把这位勾引女儿的守护大神赶出神圣的大昭寺神殿,流放到拉萨河对面的次角林山村里。 一天,八世达赖强白嘉措在布达拉宮顶上,看到拉萨河对岸村庄里风吹雨淋却无处藏身的可怜的总赞大神,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于是,派人在拉萨河对岸修建了次角林寺,并封宗赞为次角林村的  相似文献   

4.
释"于"     
典籍有“于”为风声之证,甲骨文“于”字象意“地气”穿地而达天听,故“于”字本义为风声。最初的歌声是祈雨时模仿风声而呼嗟。甲骨文“吁嗟”字形中有“于”,又有描画于字轮廓的带尾“弓”形。带尾“弓”形即哥字初文,从于、从带尾“弓”形的字就是“呼嗟”之“吁”之本字。后来从于、从带尾“弓”的字改从口,就是吁字。小篆于字显示“地气”冲断宣碍之象,乃是缘金文阳字中示意天、地,以及碍于地的“地气”的中断“于”字形而致讹。  相似文献   

5.
木材树种的鉴定是古木结构建筑维修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为配合建水县指林寺大殿修缮保护的需要,为修缮树种选用提供依据,了解木文化的特点。本研究对建水指林寺大殿古建筑主要木构件进行了树种鉴定及对材种配置调查分析。采用切片、显微镜拍照、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等方法,对700个试样进行了树种鉴定。结果表明建水指林寺大殿的木构件共有4个树种,分别是硬木松(Pinus sp.)、白青冈(Cyclobalanopsis sp.)、格木(Erythrophleum sp.)和荷木(Schima sp.)。通过材种配置分析可得指林寺大殿木构件在选材方面达到很高水平,不仅反应了建造年代,而且体现修缮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中的于字被动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骨文中的于字被动式探索董莲池于字被动式是主汉语中结构上以于字为句法标志的一种被动式。它依靠“于”字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从而构成被动的语法意义。关于这种被动式产生的时间,王力先生当年曾在《汉语史稿》中最先做出过论断,他认为是“春秋以后的事”,“在远古汉...  相似文献   

7.
王学文 《民俗研究》2013,(3):155-159
民俗知识化是区域民俗研究传统的典型特征。区域民俗研究要改变民俗生活知识化的现状,增加对“意义”的探索,就要充分认识到区域不仅仅是一般的地理空间,还是民众生产生活的空间,是社会关系建立、维系的空间,是历史沿革的空间。区域民俗的调查、记录和研究要从空间视角走向中观视角,从事象本位走向社会生活本位,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过程中实现理论、方法的更新。  相似文献   

8.
建水县古名临安,位于云南南部,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滇南历史悠久、古迹荟萃的文化古城。指林寺位于城内建中路西段,现为中共建水县委党校所在地。据寺内现存明景泰元年"重修指林禅寺碑记"记载,寺始建于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7年),明永乐年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明嘉靖、清道光两朝也曾加以修葺,1963  相似文献   

9.
李靖 《民俗研究》2014,(1):45-57
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傣历新年节的旅游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地方宗教上层人士都致力于这一节庆空间的话语的塑建,其参与和界定直接影响到节庆空间的表述,使其呈现出多元复杂性。这一案例表明,国内民族节庆的研究在突出官方性运作的基础上,应把研究视角从节庆旅游空间的单向权力结构分析转向对权力的流动和对权力利用的创造性的考察,分析角色的具体多元性、角色本身的行动话语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所上演的“戏剧”。  相似文献   

10.
王郢 《旅游》2009,(10):56-56
转经路上的丹杰林路,夜晚宁静神秘,而阳光日月媚的白天,这里是俗世的商业社会,也是世俗的生活家园。这条路上的味道需要细细地品。  相似文献   

11.
紧张而丰富的心灵:林同济思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 ,林同济作为战国策派的重要成员 ,是以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形象出现的。事实上 ,在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中 ,林同济体现出三种境界 :国的境界、力的境界和宇宙的境界。从竞争的民族主义到尼采式的战士式人格 ,最后回归于宇宙的“天人合一” ,在他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丰富而紧张的心灵 :世俗与神圣的错位、“天”与“地”的紧张、功利与价值的冲突 ,这一切都构成了林同济异常复杂的内心世界。这证明了民族主义并非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价值和关怀所在。  相似文献   

12.
陈力 《收藏家》2003,(11):F005-F005
近几年,在中国人物画坛出现了一位国内外美术界,收藏界备受关注的西部人物画家刘选让,用他师友的话说“他为人坦诚、正直,是位数十年来在艺海中默默无闻的耕耘者”“选让是不名则已,一名惊人”。只所以惊人于画坛,是他数十年来在艺海中默默“修练”的结果,是他的作品以一个独道的,鲜明的艺术风格及大西北的风范而显露于中国画之林。  相似文献   

13.
周尚意 《人文地理》2023,(5):191-192
<正>《空间的生产与重塑》一书选择的空间单元是镇。这个空间尺度容易让读者产生带入感,因为每位读者都有关于“镇”的直接和间接了解,并能够以之为基础,进入本书作者讲述的“江南文化古镇”。镇是一级行政地理空间单元,在中国城市大致对应街道(社区)。人们鲜活的日常生活经验,都是在这样大小的空间单元中建立的。也许有人会说,人类学家更偏爱选择村落作为基本地理单元,如费孝通先生选择的江苏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林耀华先生选择的福建古田县湖口镇黄村。我猜想本书作者郭文教授选择“江南古镇”,原因之一是而今人们日常生活的半径已超出村落范围,在江南地区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关于传统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中,人们常常用“信仰圈”或“祭祀圈”之类的术语来表达神明和庙宇的信仰空间。在常见的分析架构之下,不管是“信仰圈”还是“祭祀圈”,往往都被理解为一种比较确定的、可满足共时性研究需要的人群地域范围。而民间信仰的实际情况要复杂许多。本文试图通过对广东东部一个村落的神庙系统的研究①,描述一个相互重叠的、动态的信仰空间的演变过程,以及这种信仰空间所蕴涵的权力支配关系和“超地域”的社会心理内容。一、社区早期发展与社庙系统的形成我们要讨论的名为“樟林”的村落,位于广东东部韩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15.
斩于独柳考     
唐代有将罪犯“斩于独柳”的记载。关于独柳的具体位置 ,赵望秦先生已指出它地处皇城西南隅 (《“独柳树”地点考实》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年第 1期 ) ,并注意到相关记载始于肃宗以后 ,受刑的多是高级官员 (《唐长安城新设刑场———独柳树探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 0 0 1年第 5期 )。但关于其背后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却未得确解。独柳树似乎与“社”相近。李之乱平定 ,他被俘入京师 ,《旧唐书·宪宗纪上》元和二年十一月甲申“斩李于独柳树下” ;柳宗元在《同吴武陵赠李睦州诗序》中谈及此事时说 :“润之盗………  相似文献   

16.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19年林纾与蔡元培的笔战,是民国初年新旧之争的一次象征性事件。一般人均认为此事是以蔡胜林败为结局的,当然也就是新战胜了旧。这个看法,最多只对一半。从思想观念的视角看,应该说是林胜了蔡。这并不是要标新立异。只要细看蔡元培对林纾的驳论,便可见蔡无非是一一力驳北京大学并不存在林所指控的“错误”,却甚少指出林氏的观念本身有何不妥。实际上蔡在驳林时,处处皆本林纾所提的观点。此虽是论战中常用的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但争论的一方若基本全用对方的  相似文献   

17.
他们有独具特色的“三因五源”病理说,他们有世界传统医疗中最出色最细致的尿诊体系,他们有建立在六味八性十七效基础上的藏药方剂。他们有被称作“曼唐”的稀世珍宝——藏医学挂图。生活于世界屋脊上的雪域人民,正目睹世代相传的藏医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东南文化》2003,(8):65-69
画家于志学,他出生于我国东北,长大于北国,他是雪乡的主人,作为一个冰雪画家,他是得天独厚。但是这还仅仅是客观条件还必须具有画家自己的决心与要求。1980年他在“笔记”中写道:“我要在大自然中,陶冶我的思想,锻炼我的技巧,丰富我的幻觉,纯正我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史记》载郑桓公“初封于郑”,后世以古今地名对照法言之,多谓在京兆郑县,实有可疑。由于司马迁有以诸侯国所徙之都误作始封之地的实例,惯于将诸侯定都时间长且影响力大的都邑作为初封之邑的书写倾向,故《史记》之载反不如《世本》所记桓公初封棫林,继迁拾地之说具体而合理。关于“棫林”的称名,后世多误为“咸林”,可能是受到郑玄《诗谱》及孔疏的影响。其实棫林之地于《左传》中两见,许地棫林与桓公始封地关联不大,似可排除。而秦地棫林位于泾水之西,或可与之系联,据此推考棫林地望并不在郑县(今陕西华县东),而应在陕西扶风一带,或即桓公初封之地。至于首迁之拾地,则与郑县密不可分,可视为郑国东迁前的旧郑。  相似文献   

20.
道光二年“沸泉水利图碑”是研究沸泉水利社会历史变迁的一把钥匙。以水利图碑为中心,结合历代碑文、方志和田野调查,引入垂向视角,关注地域社会的整体性,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结合,研究时段以清代为中心,通过向上与向下延伸,将沸泉水利置放于一个更大的地理空间和市场空间中加以审视和解读,讲述图像背后人水互动关系的长期演变史,从而实现水利社会史研究从文字到图像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