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刘峻 《神州》2012,(2):177-178
唐卡是松赞干布时期随藏传佛教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独特艺术形式。它经历了吐蕃、宋元、明清等重要发展阶段。唐卡的绘制十分严肃和考究,并以宗教、历史为主要内容。它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藏民族的历史、信仰、科学和艺术等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2.
唐卡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融历史、宗教、民俗文化于一身,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唐卡艺术也是藏传佛教的美术重要表现形式,作为别具一格的宗教艺术门类,为广大旅游者、美术爱好者及佛教信徒所喜爱。本文从其产生的渊源、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及材料、画师几方面入手,对唐卡进行总体论述,阐述了唐卡在藏区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藏》2007,(5):F0004-F0004
西藏曼唐画派画师次旦朗杰的唐卡,因画风严谨,工笔细腻,用料考究而闻名西藏。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宗教人物维妙维肖,极富艺术感染力。他的作品采用天然颜料,在线条沟勤、结构比例毗色彩调配、人物造型等方面将南亚的绘画艺术与藏族传统艺术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藏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西藏的阿里文化,藏南的雅砻文化,藏东贡布文化和东北部康巴文化,藏北草原羌塘文化,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文化和举世闻名的拉萨圣地文化等富于地方特色。如果说整个藏族文化就有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的滔滔江水,那么这些文化就是它的支脉,最后都汇集流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海洋。藏族的传统绘画艺术——唐卡.从某种意义上讲,真实地记录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唐卡艺术的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藏区任何一座寺庙经堂,都可以见到很多精美的“唐卡”悬于经堂四周,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精美的宗教艺术品是何时产生的?是怎样绘帛出来的?它所绘的内容有哪些?它的用途功能是什么?这是瞻仰唐卡艺术的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也是鉴赏唐卡应具备和了解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6.
藏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人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历史上她曾创造古老的阿里文化,藏南的雅砻文化,藏东贡布文化和东北部康巴文化,藏北草原羌塘文化,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文化和举世闻名的拉萨圣地文化等。如果说整个藏族文化就有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的滔滔江水,耶么这些文化就是它的支脉,最后都汇集流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海洋。藏族的传统绘画艺术——唐卡(喀),从某种意义上讲.真实地记录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唐卡的宗教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其高雅脱俗的独特魅力。本文从唐卡艺术的源起和传入藏区后的不同流派、文化内涵、品牌地位、抢救的必要性和意义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艺术,唤起人们对唐卡艺术的抢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唐卡(藏语音译),西藏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用纸(布、丝绸)作底,以彩缎镶边装裱而成的彩色卷轴画,可随意移动,便于收藏。它以自身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华民族的艺术花苑中独树一帜,其精湛的工艺和神话般动人的画面更是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9.
《华夏地理》2013,(11):14-14
并非神性的复兴一座建筑、一种技艺、一个习俗的存在,都以其应用价值为基础。当应用价值从中抽离。建筑会荒废。技艺会失传。习俗会更改;而当应用价值随着社会物质和意识的变迁发生转变,文化遗产也将改变形态去适应新环境,并从中反映出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凡是关注过西藏唐卡的人,都知道勉拉顿珠这个名字。这位富于创新精神的艺术大师1 5世纪上半叶出生于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噶波镇门当村。这里至今保存着勉拉顿珠大师的肉身灵塔。  相似文献   

11.
《西藏人文地理》2013,(5):15-15
在西藏的唐卡画家圈中,有一位被视为“另类”和“疯子”的艺术家——边巴。在他的唐卡作品中,你会发现,怫祖菩萨被代之以藏族少女形象,佛教法器变成了横笛、吉他,曼荼罗坛城上飞出神八火箭,地球上也会有佛的慧眼在注视着天下众生。  相似文献   

12.
陈卫国 《收藏家》2008,(9):51-55
藏传佛教较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两个,一为“佛教造像”;二为“唐卡绘画”。“佛教造像”以明初者为最佳,十余年来更执收藏界涨幅之牛耳。一尊高40公分,品向上好的明初镏金佛像在1998年市场价值大约是7-9万人民币左右,现在则至少在百万元上下,佛教造像的世界最高拍卖纪录亦由数百万元升至现在的过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2008,(7):79-79
6月15日上午9时。“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在青海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青海省热心唐卡艺术的各界人士近千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4.
自南向北流的隆务河如一根碧线穿起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瑰丽珍宝:工笔重彩、极富装饰性的唐卡,绚丽多彩、精美绝伦的雕塑。立体感强、栩栩如生的堆绣,它们隐藏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区河谷川地几个不起眼的村子里,被身怀绝技的村民用种庄稼的双手制作出来。  相似文献   

15.
藏族《格萨尔》唐卡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冶青措 《攀登》2010,29(4):111-114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博大精深的英雄史诗,它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藏族《格萨尔》唐卡,则以绘画的形式形象而艺术地再现了史诗的主要内容。作为藏族民族民间艺术的精品和瑰宝,其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唐卡是藏族传统工艺中的瑰宝,是一部以画言史,以画叙事的百科全书,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唐卡艺术中的觉囊画派历经千年传承,在继承传统觉囊绘画精细柔美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7.
影壁,又称照壁、照墙,是中国古代庭院的一种附属建筑,一般设在门外正对大门处,或院内正对大门处,是古代建筑中大门内外用作屏障的特有装置。入门时,内外影壁形成建筑物的第一道空间,作为屏障,使人无法窥见宅院内部;作为标志,既是本处宅院的“徽记”,又给人以空间变换之感,以增加建筑本身的层次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影壁,成为中国庭院建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甘露 《神州》2012,(14):189-191
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传统皮影和剪纸艺术三者在意境表达、构成方式及叙事逻辑上的分析与思考,从中领略到一脉相承的文化修养与思想境界,挖掘三者在形式美感与构成效果上的精气真髓对视频设计的启示,使视频媒体在"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上能够突破藩篱,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改良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民间剪纸艺术与民间习俗息息相关,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剪纸艺术流传面广、样式多、流派多。文中则主要就针对昌黎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进行分析,为剪纸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思燃 《神州》2011,(3):131-131
中国是一个织物大国。其织造的传统悠久。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最早的文化样式大概就是编结和编织了。人们将编织艺术比喻为心灵手巧的艺术,这不仅是因为编织艺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