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中二年张议潮充分利用了吐蕃王廷内乱以及河陇地区边将混战、各族百姓思归唐朝的形势,率众起义归唐.张议潮等沙州起义骨干人员都是原吐蕃政权中的敦煌本土出身的官员,他们与政治主张相同的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结成同盟,联手抗击不得人心的论恐热,驱逐其在瓜、沙、肃、甘等地的统治势力,收复了沙、瓜、肃、甘、伊等州,并遣使将包括尚婢婢部将控制地区在内的河、湟十一州图籍进献唐廷,建立起归义军政权.随后张议潮又在尚婢婢部众的协助下收复凉州,并向唐廷奏报婢婢部将拓拔怀光等击败论恐热,进献战利品的消息.此后归义军政权一直与尚婢婢部众及其后代保持着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2.
“尚”和“论”是吐蕃王朝两类来源不同的高中级官员,本文主要依据藏文史料分别就其历史沿革做了系统探讨,认为论主要来自一般贵族,尚来自吐蕃赞普母系亲属,二者是吐蕃官僚机构中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3.
吐蕃敦煌乞利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设置的乞利本(khri dpon),又名沙州节儿论(rtse rje blon),是可以简称为节儿(rtse rje)的吐蕃职官中品级最高的一级。该官职由吐蕃人担任,统领敦煌各级蕃汉官员,负责在当地推行吐蕃的各项统治制度和措施。此官职在吐蕃占领敦煌后开始出现,一直是当地的最高军政长官。  相似文献   

4.
吐蕃沙州节儿及其统治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州节儿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在该地区设置的最高长官,由瓜州节度使衙任命,吐蕃中央大尚论和宫廷会议可以对它及其工作进行干预。沙州节儿拥有本地区的军政、司法、财政大权,并参预本地区的宗教活动。节儿在吐蕃对沙州进行有效统治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6,(3)
敦煌古藏文文献P.T.113号《大论致沙州安抚论告牒》与吐蕃王朝对宗教人士授予告身的规定密切相关,有助于学界深化对吐蕃告身制度特别是授予对象的理解,也可以了解整个王朝时期对僧侣所授告身的阶段性变化,并最终取消对宗教人士授予告身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敦煌文书S.1438背《书仪》残卷的作者是吐蕃占领敦煌初期的沙州都督索允,索氏为吐蕃和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大族。吐蕃在敦煌等地设置的都督源自突厥和唐朝职官,吐蕃沙州都督在793年之后开始设置,由当地汉人(包括当地粟特后裔)担任,为敦煌汉人担任的最高职务,主管民政,有正、副(大、小)二职,位居吐蕃人担任的敦煌乞利本(节儿论)、节儿监军之下。而英藏敦煌吐蕃文Fr.80号文书的作者则是S.1438背《书仪》残卷中记载的,在795年或796年沙州玉关驿户起义被镇压后由瓜州节度留后使派来的新节儿。  相似文献   

7.
一、学经与学历制度的形成 1、学历制的形成 公元七世纪,依照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旨意,圣才土米桑布扎创制了藏文,并把藏文第一个敬教授给了赞普。从此,开创了各个学科的书面教学。继而,兴盛了天竺的大乘师二胜六严之五部论的教学,并逐步完善了学经及学厉资格制度。吐蕃时期最早的也较完善的  相似文献   

8.
芒萨赤坚是吐蕃藏王松赞干布的第一王妃,为松赞干布三殊胜王妃之一,亦是松赞干布六位妃子中为藏王生子嗣后的唯一夫人。 芒萨赤坚出生在今拉萨堆龙德庆县普芒堆卡热朵牧区,为吐蕃本土人。公元641年尼泊尔公主赤尊和唐文成公主在拉萨建立大昭寺和小昭寺后,松赞干布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吐蕃国王囊日论赞被叛臣毒害。其子松赞干布年仅十三岁继位,依靠大臣论科耳、尚囊等讨平叛逆又对外征服苏毗、多弥、羊同诸部落,完成了统一西藏的大业,定都逻些(拉萨),于633年建立了一个新兴而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吐蕃王朝。进而开始了对外开疆拓土的战争。约于631年左右,松赞干布即派兵进入今青海的玉树、果洛等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意象与本真:明清“义婢”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的“义婢”是指那些遵循“主婢之义”并忠实于主人甚至甘愿自我牺牲的那类婢女。“义婢”表现形式各异,且集“主婢之义”和“女性之义”于一身,成为重“义”的教化典范。这与官方的渲染、推崇有关,但更与婢女主观层面的自我认同、自我变异和自我满足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西藏地方的历史实际、元朝统治者的军政准备和蒙元之际的历史际会三个方面,探讨了元朝的西藏地方建政立制基础。吐蕃王朝的军政体制自身即存在脆弱的一面,复经社会制度转变,尤其是400余年的混战,所余寥寥;已融蒙汉官僚制度为一炉的元朝统治者,则成竹在胸。值此变革时代,元世祖忽必烈和西藏宗教领袖八思巴,乘西藏地方归附中央政府治下之东风,提负起历史重任,密切合作,创造性地完成了在西藏地方的建政立制任务。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到元朝西藏地方行政体制之特色  相似文献   

12.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07,(2):91-91
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模式初探;藏族传统健身方法中的保健按摩;角厮啰及其政权考述;仁钦桑波与“后宏期”的吐蕃医学;论藏族宗教仪式的类别与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吐蕃大事纪年》为基本材料,分析了吐蕃王室成员的葬礼过程,讨论了王室成员逝世、停厝、剖殓、发丧、入土等仪轨。这些仪轨与PT1042的记载相互佐证,共同勾勒出吐蕃王室成员的葬仪习俗。通过对比汉文正史史料与《吐蕃大事纪年》,纠正了汉文史料中有关吐蕃赞普逝世时间的记载,正史记载吐蕃赞普的逝世时间往往是吐蕃告哀使到达唐廷的时间,如此以来就可以确定松赞干布的逝世时间。  相似文献   

14.
疾病与唐蕃战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中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对双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山 (原 )反应是唐军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非川战役和青海战役中败北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唐军始终无法对吐蕃腹地形成威胁的重要因素。青藏高原上的海拔高程分界线———赤岭也由此成为唐蕃双方实际控制范围的分界线 ,唐人在近百年时间里只能据守海拔相对较低的赤岭以东的河湟谷地。吐蕃人虽然天生适应高海拔 ,却受制于高原人特有的畏热体质 ,在对唐朝展开进攻时往往刻意选择凉爽季节 ,这就限制了其作战周期和战略主动性。疾病始终是影响唐蕃战争格局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典》是第一部为吐蕃设立专传的史书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吐蕃的族源风俗与典章制度 ;第二 ,吐蕃大事记及唐蕃关系大事纪年 ;第三 ,吐蕃大相论钦陵与唐朝使者郭元振的长篇对话及郭元振上疏文。本文认为《通典·吐蕃传》是唐代人所著唐代吐蕃史 ,可靠性更高 ,同时也保存了不少为两唐书“吐蕃传”所忽略的珍贵史料 ,值得研究者给予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吐蕃的统治带来了敦煌图像史上的巨大变革,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敦煌不再像以往那样一味地追求两京风貌,在艺术上出现了多种异域题材与风格。此时的吐蕃正处于佛教的前弘期,多种佛教信仰流入吐蕃,吐蕃在佛教上呈现多元化的倾向。相应地,吐蕃治下的敦煌佛教也带上了多元化的特征,这一点在密教艺术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以往,对吐蕃时期敦煌异域风格的作品往往概称之受印度波罗风格的影响,实际上在此时的敦煌几乎找不到一件纯粹的波罗风格的作品,绘画品往往呈现出多种风格影响的痕迹,特别是在吐蕃统治的后期。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于小勃律的关注多集中于史地研究和吐蕃的对外扩张.斯坦因和沙畹最早基于地理环境,探讨了唐军在帕米尔高原的行动,推测了唐书中记载的地理位置.白桂思《吐蕃帝国在中亚》探讨了吐蕃向外扩张的七个阶段,森安孝夫《吐蕃の中央アジア進出》中围绕军事地理论述了吐蕃在中亚的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0,(7)
西藏山南洛扎吐蕃墓地是一处未见文献记载的吐蕃王国时期的大型墓地,在墓地附近发现有两处古藏文摩崖石刻,属吐蕃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本文在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以往研究成果,重新释读了石刻的内容。同时,对石刻保存现状、吐蕃墓地与石刻之间的相互关系、洛扎吐蕃墓地与石刻所反映的吐蕃盟誓制度及其墓地营葬规制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敦煌石窟中的吐蕃人物画像为研究吐蕃族服饰提供了极为丰富可靠的形象资料.本文以第159窟、第231窟、第360窟的《吐蕃赞普礼佛图》为中心,对吐蕃族服饰的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壬寅宫变。此事的参与者既有一般宫婢,又有曹端妃、王宁嫔这种后宫嫔妃。这说明当时后宫的嫔妃与宫婢面临着同等的生存危机。本文拟从世宗后宫群体生存环境的角度揭开壬寅宫变的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