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下文简称宾大博物馆)收藏有两尊未来佛弥勒像(见图六、七),以及一件原承托弥勒像的台座(见图八),年代皆在六世纪早期,堪称北魏晚期中国弥勒信仰巅峰的缩影。精致上乘的雕刻,代表着继四至五世纪外来(印度和中亚)元素与中国本土艺术传统最初融合之后,中国佛教艺术集大成式风格的首次出现。本  相似文献   

2.
解立新 《收藏家》2022,(9):105-110
清代宫廷绘画多数留存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民间流传较少,是中国绘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清中期宫廷花鸟通景屏绘画为实例,依据传世文献、绘画内容以及风格,从作者、时代、功用、流传、风格等方面做一考辨,起到对清朝宫廷绘画研究佐证补阙之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绘画大师、“金陵八家”之一龚贤(1618—1689)逝世300周年.他的绘画艺术不仅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也是一颗不灭的明珠,为了纪念他,我们从国内外72家公私藏家及出版的画册中搜集整理具现存绘画作品568幅,编成此目,其中:国内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辽宁、浙江、安徽、广东、四川、甘肃、台湾、香港等地34家博物馆(院)及私人收藏234幅(长卷16.立轴65、条屏14、册页134、扇面5);国外有日本、英国、瑞典、美国等38家博物馆(美术)馆及私人收藏153幅(长卷4、立轴42、册页104、扇面3);龚贤作品发表于画册中而收藏不明者181幅(立轴24、册页154、扇面3).本目仅供专家、学者研究参考.必须说明的是它并非龚贤存世的全部画目,请敬诸位先生指正、补充.  相似文献   

4.
<正>参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下文简称宾大博物馆)的观众一定无法忽视三尊醒目的造像?两尊菩萨像和一尊类似僧人的雕像[图一],它们高高耸立于圆形展厅内,似俯瞰着其他珍品。三尊造像对面不甚明显之处有一件破损的浮雕残段,中间刻一香炉,两边各有一只狮子(见图十一)。另外,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博物馆内建有许麟庐艺术馆,是研究国画大师许麟庐先生书画艺术的重要基地。烟台市博物馆曾接受捐赠许麟庐书画作品一百余幅,较完整地反映了许麟庐先生几十年艺术生涯的发展轨迹和累累硕果,彰显了他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其绘画作品根据他的创作风格的发展演变,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不同的时期;书法作品绘画融于一体,意境高远。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入藏了一批清末重臣孙毓汶后人所捐赠的中国古代绘画。笔者曾就其中一幅沈周《桃花书屋图》进行考证,发现该画作在流传过程中出现过多种版本。(1)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孙毓汶于1897年在信札中提到了沈周包括《桃  相似文献   

7.
聂崇正 《收藏家》2010,(1):37-40
笔者在博物馆收藏及艺术品拍卖资讯中发现,清朝宫廷绘画的出现与收藏,具有两个并非有趣的巧合,暗含着一定的规律性。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反映在欧洲的博物馆和拍卖市场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物,博物馆中大都保存有古代绘画作品。但单纯的绘画藏品定级已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现今的博物馆界需要对馆藏古代绘画类藏品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尽管在千差万别的古代绘画中寻找评定标准和规律很复杂,但评估还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绘画历经数千年不断继承、演变的发展,加之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内容,使其成为传统艺术门类中最为独特的部分。天津博物馆经过数十年来征集、购买及接受社会捐赠等方式不断完善中国绘画收藏,形成时间跨度从宋迄清的丰富古代绘画藏品和几乎涵盖所有名家作品的近现代绘画收藏,藏品几乎可以串联起一部中国绘画史,在国内外博物馆界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10.
清代的宫廷绘画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兴盛,伴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在内容、艺术形式和绘画技法上都表现得丰富多样,同时也承载着细致而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本文选介了避暑山庄博物馆馆藏的四幅清代宫廷绘画,以供研究赏析。  相似文献   

11.
<正>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科隆市,有一座东亚艺术博物馆,它专门收藏东方艺术品,在欧洲同类博物馆中久负盛名。这家博物馆不仅展览自己的藏品,还经常举办亚洲各国的文物展览。近几十年来,几次轰动欧洲的中国大型文物展览曾在这里举行,如1981年的《中国出土文物展览》,1985年的《中国明清绘画展览》《年画展览》等。这一系列精彩绝伦的展览成为德国人民了解东亚艺术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原始艺术的瑰宝——记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鹳鱼石斧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上旬,河南省临汝县纸坊公社阎村生产队的社员,在苹果园里翻土,偶尔掘出一批仰韶文化的陶器。笔者今春灯节返故乡,在文化馆陈列的这批仰韶陶器中,发现有一件陶缸上绘有一幅罕见的原始绘画,非常惊奇,于是进行了临摹、拍照,定名为《鹳鱼石斧图》(简称《陶画》,见彩版)。这幅绘画、在缸的外壁上,占去整个面积的二分之一。画面本身高37、宽44厘米,是一幅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富有意境的绘画。下面笔者就画的艺术方面作一初步试析。  相似文献   

13.
旧藏新观     
<正>当笔者陪同访客参观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下文简称ROM)新建中国艺术馆时,常被问及最喜欢的器物是什么,客人们无一例外地对笔者的选择感到惊讶。虽然ROM展陈的艺术品因其艺术成就而得到赞誉,但博物馆研究员和考古学者寻求的经常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另类特质。对在博物馆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日本自古以来从中国携走为数众多的绘画,很多仍然留存至今。这些绘画的特征就是他们几乎忠实地保留了流入日本时的原形,较少接受过补笔或补色,这个特点在对幅作品上亦然。事实上,相对于中国本土,其原本就是对幅形式的作品在日本被保存得更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就一部分南宋院体画的小幅作品而言,为使其更符合日本的鉴赏形态,出现了把册页画改为挂幅装,或把画卷裁断,改装为挂轴画的例子。若以装裱形式把中国画做一分类,大致可分成挂幅(画轴)、画卷(横卷)、画册(册页画)及障壁画。裱装不仅仅是画面的衣架,亦和鉴赏方法和制作目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9月2日,由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敦煌壁画高校公益巡展"走进西北师范大学,在校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了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复制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40余幅,再现了千年敦煌的艺术神韵。同时,还展出了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馆藏、被誉为"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部分珍贵手稿和绘画作品,以及敦煌经卷24卷,展现了百年师大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博物馆举办的专题陈列《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占用陈列面积1300平方米,展出文物260余件(套)、复原景观3个、文物复制品76件、照片78幅以及21幅图表和绘画。1997年陈列在省会石家庄推出后,以其丰富的内涵、精美的文物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受到博...  相似文献   

17.
<正>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下文简称ROM)收藏有逾三万五千件中国文物,其中绘画作品仅数百件,且缺乏早期作品(宋元)及名家真迹。这与ROM早期收购中国文物的渠道有关。ROM大部分绘画藏品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通过英国皮货兼古董商人乔治·克劳佛斯直接从中国购得。作为一线批发商,克劳佛斯常能以较低的价位为ROM买入大批通俗类画作。尽管ROM馆藏的被传统精英  相似文献   

18.
房学惠 《收藏家》2006,(4):49-54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两千余年的交往历史。日本绘画的产生与发展深受中国绘画的影响,但是日本人在学习、接受中国绘画的同时,并不是机械地照搬、模仿,而是将中国绘画与日本本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有机融合,使日本绘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内涵与中国绘画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到了近代,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在继续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日本传统绘画的同时,主动学习西洋绘画中的某些表现技法,从而开创了日本绘画艺术的新境界。中国是日本绘画的收藏大国。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部分博物馆、文物商店、工艺品公司、画廊以及私人手…  相似文献   

19.
《行旅图》是青岛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原件破损严重,画心残裂绢质酥脆并且中间部位有大块缺失,修复难度大。笔者现将在2005年于故宫博物院学习期间主持修复《行旅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整理出绢本画一整套修复程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彭伟民 《东方收藏》2023,(10):32-34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儒家学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博物馆收藏有一幅描绘孔子及其大弟子颜回、曾参形象的明代《三圣像》图轴。文章以该图轴为研究对象,从绘画鉴赏的角度进行审美赏析。首先介绍图轴的基本情况,然后解析图中三位圣人的形象特征,着重分析他们衣服上的楷书题字,最后概括总结图轴的艺术特色。这幅工笔人物绘画生动传神,具有精湛的绘画技艺,楷书融入衣纹又不乱其格,将儒家经典融入绘画,体现了崇尚儒释道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