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旅游新业态为研究视角,围绕黄河流域开封段农耕文化旅游开发现状,探索旅游新业态推动黄河开封段农耕文化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以期通过农耕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农耕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类型,创新农耕文化旅游营销模式,提升开封乡村旅游的体验满意度,进而推动沿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在“旅游+”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黄磜镇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坚持地域性、创意性、游客参与、文化传播4个原则,从生态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方言文化、禅宗文化5个方面深入挖掘其地域文化,探讨图形元素、自然景观、农耕、方言、禅茶文化在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格格  棕榈  王巨 《旅游纵览》2008,(12):14-18
<正>1·守望沁县民俗之根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中,农耕文化的过程相当悠久。说沁县是"农耕文化的原乡",不是说这里还保持着农业生产的原生态,而是说这里传承着非常传统的民族文化,即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4.
神农架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志民  金准 《旅游科学》2005,19(1):40-47
本文从文化比较和文化发生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神农架的地脉和文脉,以及对透视旅游形象的现状,提炼出包括神秘、生态、农耕和原始在内的旅游形象基准元素,进而概括出神农架作为旅游品牌形象的文化核心:洪荒之初,神农秘境。最后,围绕此核心,设计出细化的界面意象,以及相应的特色化的形象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5.
蒙古贞部落是北方古老的蒙古部落,从内蒙古草原迁徙到辽宁阜新后,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草原农耕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贞草原文化,既传承了草原牧民文化元素,又融进了农耕文化特色,形成了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反映了东北辽西蒙、汉杂居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是中国草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加以研究,对促进新时期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肃要抢抓历史机遇,根据本省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在充分考虑民族性、文化性、生态性、地域性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陇东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区、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甘南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敦煌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形成文化生态保护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7.
将农村农耕文化植入乡村旅游产业,借助当前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农耕文化知名品牌,进而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早日实现广大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是当前实现"农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本文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和农耕文化发展现状,探讨了乡村旅游中农耕文化利用的模式及问题,并针对乡村旅游中如何有效利用农耕文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丽丽 《旅游纵览》2022,(19):92-94
文化是文旅融合所表达的核心和关键。辽宁省阜新市存在蒙古贞文化、农耕文化、查海文化、红色文化、工业遗产文化等相互关联的文化空间,内涵丰厚,特色鲜明,具有发展以文化树品牌的全域旅游的良好基础。但就目前开发整体情况来看,尚存在不足。文旅融合背景下,当地应围绕自身资源优势,深挖文化旅游内涵,借助特色文化影响力,发展“旅游+文博”“旅游+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文化”“旅游+体育文化”“旅游+研学教育”“旅游+特色文化小镇”,创建以文化为牵引的旅游发展新模式,促进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扩大文旅融合业态规模,实现阜新旅游全域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9.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的本体建筑的物质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2018年《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这次展览是国内几大博物馆首次合作的有关长城文化的特展,对研究长城内外农耕文明、游牧文明、长城文化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婷 《旅游纵览》2023,(23):71-73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农田风光、乡村民俗、农耕文化、乡土建筑等。这些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为乡村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本文将分析红土地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旨在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翔  李国正 《旅游纵览》2022,(2):128-130
近年来,民族地区依托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传统的农耕景观以及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使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取得实效.然而,当前民族地区乡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存在旅游专项资金短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乡村旅游吸引力有待提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  相似文献   

12.
刘弘  王昊 《四川文物》2007,(5):43-49
横栏山和礼州是安宁河流域的两处重要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材料证明,地理生态环境对这两个遗址的经济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们除了分别代表安宁河流域不同时期的两种新石器文化外,还代表了安宁河流域新石器文化以初级农耕经济为主和以成熟农耕经济为主的两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安宁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农耕经济形态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宋元时期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冲击毁伤钟年,孙秋云一经济的倒退自北宋建国之日起,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对中原农耕民族构成巨大的武力威胁,其总的趋势,是游牧民族在军事上呈进攻态势且步步南通,到元帝国建立最终达到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全面统治。从更长的时间段及更广...  相似文献   

14.
易大卫  熊康宁 《旅游纵览》2014,(4):31-32,51
贵州是一个亚热带强烈喀斯特化的高原山区,喀斯特不仅在中国和世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成为贵州最重要的基本省情之一。特殊地质地貌形成特有的农耕文化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变迁,在制约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中逐渐朝着良性发展方向前进,并通过乡村旅游新型产业来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敦煌的文化体系架构中存在着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的三种文化类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这三种不同文化促成了敦煌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在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经济类型、社会文化、社会风俗等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从历史社会风俗角度,以寺庙和碑刻以及节日庆典的演变为主要切入口,窥探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社会文化的变化过程及"汉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乡村志正是乡村文化的一种标志。乡村志编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对现实中的乡村而言,更是一种综合性、标志性的地域文化建设。[1]  相似文献   

18.
水族端节习俗中,农耕稻作文化的特征,节日的时间、庆典活动内容等,都反映水族同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唐小惠 《文物天地》2023,(1):100-103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追求死后灵魂不灭、升天成仙的物质载体,是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农耕内容的画像石记录了汉代徐州地区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是这一地区农耕经济持续性、多元化发展的直观呈现,对研究当时的农耕经济、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流动是狩猎采集者适应环境的基本策略。定居是农耕者的生活方式。从多个角度探讨古代先民由开展狩猎采集的流动到进行农业生产的定居的考古学证据及特征,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上山文化居址流动性分析:早期农业形态研究》一文基于文化生态学原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