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天之路     
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自此,占中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千年祈盼梦想成真1300年前,美丽的文成…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除南极、化极因终年冰雪覆盖。人类无法正常生存外,青藏高原因寒冷缺氧被人们称为地球的“第三极”.而真正的第三极是指那些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那里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人类无法在那里开展正常的生产生活,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  相似文献   

3.
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藏北高原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一个具有独特生态系统的生态地理单元。因山高路险,酷寒缺氧,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人称“生命禁区”。正因为人类难以涉足,这里才成了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西方学称它是“世界上最后块‘与狼共舞’之地”。为揭开其神秘面纱,去年9月,我同三位探险爱好一起,冒险闯进了这块恐怖之土地。  相似文献   

4.
阿里牧区行     
在西藏最好的秋季里,我们来到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阿里,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被世人视为“地球的第三极”。阿里的总面积是34.5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3人。这里虽然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但并非人们想像的是不毛之地。阿里高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是西藏主要的牧区之。在阿里牧区的所见所闻,给了我们许多新鲜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藏区要闻     
藏区要闻青藏高原发现3万年前人类遗迹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的初期阶段考察工作又获得一项重大成果:科学家们首次在青藏高原黄土地质剖面中发现3万年前的古人类集中燃烧的证据,使中国亘古人类文明发展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这里数十万平方公里没有人烟,没有树木,是人类生命的禁区。而正是这被称为"无人区"的地方,却养育和保护了青藏高原众多的珍稀野生动物,虽然由于气候变化和其他原因,这里已不再是它们最佳的生存环境,但毕竟这里是它们生生不息得以生存的家园。1993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6月10日,西藏官方新闻发布,西藏自治区藏羚羊数量已增至15万只。  相似文献   

7.
《华夏地理》2008,(5):I0001
地球地质编年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一次碰撞,生成了这片名为“中国 ”的陆地。印度板块在3500万年前开始撞击欧亚板块,顶起了喜马拉雅山,以中国和尼泊尔边界的珠穆朗玛峰为最高点,同时也抬高了青藏高原,使之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万里藏北,冰雪之乡,山神之地。 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神秘的世界。 藏语把这里叫做“羌塘”——“北方辽阔的草原”。 “世界屋脊”的屋脊,“地球第三极”的腹地,祖国西部深处遥远而又遥远的广袤地平线。 这里是格萨尔大王扬鞭跃马、纵横驰骋的地方;这里是雄鹰展翅高飞的地方;这里也是大雁徘徊落脚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张源 《中国土族》2007,(1):45-48
一、问题的提出青藏高原是地球上隆起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地球之巅”之称。长期以来,青藏高原以其年轻的地质发展史、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剧烈的环境演变、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以及由此孕育的独特的各民族  相似文献   

10.
在古生物学上,“龙”是对爬行动物的通称,它与我国传说中的那种“五爪金龙”毫无同义之处。恐龙即为一类巨大的哺乳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距今已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至七千万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自垩纪远古时代,6500万年前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从它的出现到消失大约经历了一亿年。在其存在期间,一直是那个时期地球的统治者,以至现在被人们称为“地无三里平”的贵州也不例外。从近期地质勘查挖掘的恐龙化石中发现,在15O00万年前的贵州,不仅生活着早期、原始的恐龙,同时也生长着身体庞大并已进化的恐龙,有食植物类和食肉类,它们分别…  相似文献   

11.
“我的人生故事,很长一段发生在遥远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廖东凡回忆说:“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整整二十四个春秋。”二十四年的工作成果,是卷帙浩繁的系列著作:《西藏民间文化丛书》。以一个作者单独创作一套由十部、210万字构成的丛书,这在西藏民俗写作史上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2.
杨闻宇  樊博 《丝绸之路》2004,(12):15-18
神奇美丽的土地,要军人来守护。世界教科文组织界定海拔3700米以上为生命禁区,中国军队在生命禁区的师级单位共有三个,果洛军分区即为其一。果洛州府所在地年均气温-4℃,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60%,地表1米之下即永冻层,属于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气候最劣、环境最苦的一个州。在这里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然而,军分区大院却有草坪,也有树林,远方蓝天雪峰,近处小鸟唧啾,藏民群众不时来这里游乐、照相,大院成为军人缔造的果洛州“第一风景区”。 特别报道 面对接近生理极限的挑战,许多军人高原反应强烈,胸闷…  相似文献   

13.
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世界第四大河,中国第一大河,源于海拔5600米的青海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兼有雪源、雨源两性;在青海部分至四川巴塘称通天河,入云南境内称金沙江,从四川宜宾以下称长江;长江的宜宾至宜昌段为上游,宜昌至汉口为中游,汉口至江口为下游。长江自西向东,流经九个省市入海,年平均流量3.24万米~3/秒,本、支流面积180.71万平方公里,1990年居住人口约4亿3千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8.5%;可供航行的里程在3万公里以上,是我国中部交通运输大动脉,南京港年吞吐量4000万顿以上,为全国最大内河港口;这一“黄金水道”,外人称为“长海”,其腹地之广、物产资源之富、居民之稠密,世无其匹。晋人郭璞写过一篇《江赋》述川渎之美:“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朝。激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释名》说:“江者,公也。出物不私,故曰公也”;《风俗通》说:“江者,贡也。为其出物可贡”。  相似文献   

14.
祖国最西端,莽莽雪域阿里高原。"阿里"藏语的意思是"我们的地方",这里群山如阙,雪峰如林,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40%,年平均气温-5℃。因极度缺氧,寸草不生、飞鸟绝迹,生物学家宣布它是"生命禁区",地质学家称它为"永冻层"。  相似文献   

15.
西行札记     
孤独娃 《丝绸之路》2013,(23):45-53
兰州 兰州,古称金城,甘肃的省会,是中国西北第二大城市,位于黄河的上游,有着“西部黄河之都”、“丝路山水名城”之誉。这座美丽又有魅力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  相似文献   

16.
这里是滔滔北川河的源头。这里是拥有“北武当”的风光胜地。这里享有“北方粮仓”的美誉。这里是国宝“舞蹈纹饰彩陶盆”的故乡。 这就是大通,青藏高原的一叶翡翠。这里有汉、回、土、藏等23个民族的43万勤劳淳朴的人民劳作生息,共建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西藏阿里,人称“世界屋脊之屋脊”,海拔4500米以上。它拥有30.5万平方公里的雪山冰川、寒野草甸、荒漠戈壁、河流湖泊、农田牧场及世上少有的瑰丽壮阔的立林。那里人口密度小,世人称之为生命禁区、地球第三极;那里有世界最长诗“格萨尔王传”和格萨尔的传说;那里有“人类的发源地之~”的假说;那里的革吉县建有世界最大的光能电站;海拔最高的日上县境内有著名的班公湖及湖心的鸟岛,这一切都是世界之最。置身于阿里,面对旷野、冰川、湖泊、雪峰同蓝天、白云、阳光。空气,不知是否分得清哪是天,哪是地;沐浴着和煦的阳光,仰望着…  相似文献   

18.
关心 《郑和研究》2005,(4):25-25
600周年前,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成为中国与非洲文化交流的先锋。今天,又一位中华名人“孔子”远涉万里来到了这里,将要向这里的人们传授中国的语言和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景观特征:“高黎”是山中一个古代部落的名字,“贡”便是山的意思。而高黎贡并不仅仅就是一座山,它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山脉,拥有大大小小几十座雪山。它好似盘桓于中国西南的一条巨龙,最北端是青藏高原,最南端是中印半岛,跨越了五个纬度带,将高原和海洋连接起来。素有“南北动物交汇的走廊”、“稀有动物的避难所”、“物种基因库”之称。这里有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纬度、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如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从新疆北塔山戈壁一直向西长约300余公里,南北宽约70余公里准噶尔盆地东部2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地带里,分布着5亿多年前到700O万年前数百种海相地层生物化石和陆相地层生物化石,地质考古学家们把这一带称之为准东化石走廊。由于这里集中的古生物化石十分繁多,且时间相延长达4亿余年,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为罕见,所以专家们把这里又称之为“准东瀚海博物园”、“瀚海博物馆”和“史前博物馆”。这些种类繁多数量十分可观的古生物化石是亿万年地质沧桑变迁和物种衍化的历史见证,它向人们揭示着地球如何从蛮荒步入文明的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