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相扬 《丝绸之路》2011,(6):126-127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增强学生体质、确保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军的重任。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小学,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2.
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引起了我国高校的普遍重视,相关研究需要及时跟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需要学校做出改变。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入手,全面探讨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如何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和"培养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全国重点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高等教育工作,对其他高校开展类似工作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潘立德 《神州》2011,(8X):234-235
职业学校教育的职业指向十分明确,所以职业学校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本文就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彭丰 《神州》2012,(5):88-88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建设目标、建设基本工作流程、课程设置等情况;探讨体育精品课程内容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体育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及环境建设、教学评价机制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彭丰 《神州》2011,(2):27-27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建设目标、建设基本工作流程、课程设置等情况;探讨体育精品课程内容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体育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及环境建设、教学评价机制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由于长期套用普通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环节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重知识考查轻实践行为等痼疾依然存在,评价机制的改革仍有待深入。本文从中职德育课程及中职学生特殊性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中职德育课程评价机制的改革原则与策略作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胡香波 《神州》2012,(34):69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职业的特点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柏阳 《神州》2020,(4):259-259
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学好电子线路课程是决定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学校之中开展电子线路课程教学,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从学生需求出发,思考如何设计与运用新型教学理念,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更科学地开展电子线路教学,使得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合二为一,以此达到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与思考如何在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之中渗透启发式教学方法,真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教科研将立足点置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够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使教育教学实践产生质的飞跃。然而,学校教科研工作如何开展才是有效的?如何避免当前普遍存在的课题研究"两头重,中间空"的现象?如何评价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校本科研的目标?我们认为,区域评价机制的建立和调整是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建立区域教科研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杜权橙 《神州》2011,(4X):180-181
体育课开课程度以及质量存在许多问题,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及《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不容乐观。针对这些问题,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增加资金的投入,完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中学体育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改善学校体育基础设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为当地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神州》2012,(4):193-193
与传统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相比,《课程标准》倡导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更强调评价体系的多元化,突出评价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因此,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转变教育评价观念,使学习评价能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成绩,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每一位关注学校体育工作者都面临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卢燕 《神州》2012,(4):148-148
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变化,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改革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众多的体育教学研究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只看到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改善、去解决。而对问题的内在原因、及社会背景却分析不足,于是就出现了只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去看问题、找答案的现象,最后就导致使体育教学研究没有多大的实质性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用常规体育工作框架(学校体育教学和群体工作)已很难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体育工作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功能也更加丰富多彩。相对传统学校体育工作,现代学校体育工作将引进很多新概念:大课间、体育锻炼课、体育选修课、健康教育课、常规赛事。本文主要针对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贾长领 《神州》2013,(7):113-113
职中的体育教学.有其规律,这此规律制约和支配着体育教学。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把握体育教学规律,并用以指导体育教学。笔者认为,从下几条规律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把握和应用的。一、评价导向规律评价导向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的支配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宋韬 《沧桑》2009,(5):210-211
生命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生命的存在,提升生命的质量,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本真意义。本文在对生命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对生命漠视的现状,从生命的视角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氛围四方面构建生命化的学校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15.
陈达喜 《神州》2013,(26):120
体育课程是唯一一门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的课程,对学生的体能提高和体育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体育课程中,涉及很多体育项目,其中篮球运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也是各学校课堂和课余最普及的一种运动。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技工学校篮球发展分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振全 《神州》2020,(5):148-148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体系,从而能够有效地规避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突破小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瓶颈,加强课内和课外安全工作的保障工作,在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学生的素养更好提高,加强对于安全问题规避责任的认定,使得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更为顺利,需要及时发现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漏洞,本着安全无小事的原则,积极推进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师生互动,安排各项合理的小学体育教育安全问题规避措施,保障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7.
马辉 《神州》2012,(6):325-326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呢?应该加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这个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当前中学体育的现状来讲。要增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影从以下几点谈起:一、认真的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二、激发体育需要,唤醒学生的兴趣三、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增加学生的兴趣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一环不是仅限于每周的两节体育课就能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的。加强体育教学的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场地器材等的作用,班主任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作为班级体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发起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姜添耀 《神州》2020,(1):69-69,71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中职学校开展旅游课程教学,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营销能力作为旅游人才的重要职业技能之一,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中职旅游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课堂并不乐观,构建中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高效新课堂也成为专业教师的重要教学时代新任务。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性的艺术实践工程,"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也就缺失有效性教育"。情感是新课程理念的灵魂因素,是各类课程教学中的活力元素,是善教乐学的内在动力。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体育课程以体能和技能训练为主,身心消耗较大,科学、合理、巧妙地注入情感艺术,可以从中赢得促进和谐、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综合性效果。情境法是激发情趣、生成艺术的"行家里手"。本文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主要从情境法的内涵与作用、应用策略和有效性开展等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