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六岁的瑶瑶正上高二,成绩老是最后一名,被学校劝退了。父母急得没有办法,把她送到我们快乐营来。来快乐营两天了,她一直不说话,也不和任何人交流,参加活动也总是一个人在一旁玩游戏。瑶瑶的爸爸是做房地产的,妈妈在银行上班,家有几个亿的资产。那天我找她谈心。我说瑶瑶,你准备一直这样玩游戏玩下去,不去参加工作?瑶瑶说,我家  相似文献   

2.
行阳 《南京史志》2009,(10):16-16
有一位妈妈,因为女儿与她在某些问题上观点不一致而困惑不已、一筹莫展,便向专家倾诉:“我女儿上初二了,整天大大咧咧,处处慷父母之慨,花钱大手大脚,而且根本不知爱惜东西。对父母、对别人总是漠不关心。  相似文献   

3.
妈妈笑了     
我的妈妈四十岁了,她那慈祥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可是,近日来她总是那么不高兴,每天早晨都是带着浮肿的眼去上班,因为姥姥去世了。妈妈这几天总是忍不住偷偷地哭。看着妈妈一天天消瘦的身影,我也忍不住泪眼朦胧了。我想让妈妈从痛苦中拔出来,振作起来,还我从前快乐的妈妈。我开始想办法逗妈妈笑。我从各种书上找笑话,一个个念给妈妈听,谁知,这些笑话到妈妈那里,就变得没趣了,更谈不上使妈妈捧腹大笑了;我把电视报翻了一遍又一遍,让妈妈观看逗人的小品,妈妈没笑;我一改素日懒散习惯,帮妈妈收拾屋子做家务,妈妈没笑;甚至,我让小弟弟做鬼脸,扮…  相似文献   

4.
高俊 《南京史志》2023,(2):88-89
<正>一、案例目前,对于幼小科学衔接,家长、幼儿和教师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案例一:再过两个月,苗苗就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此,苗苗妈妈显得格外焦虑,制定了严格的小学作息计划,让苗苗提前适应。案例二:依依刚上大班就被家长送进了奥数班,提前学习小学生才可能接触的一些数学应用题。依依妈妈还让依依练习读拼音、写数字,每天完成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5.
董刚 《南京史志》2009,(4):18-18
考试很不理想,他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告诉自己的父母,从小到大,父母对自己的要求是那样严格,从课堂作业到课外辅导,包括琴棋书画的兴趣培养,父母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实施计划,严格得让自己有时候感觉到压抑。尤其是妈妈,在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最好的人是她,对自己最严厉的人也是她。在妈妈眼里,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对错,不管是能力不够还是偶然,只要自己出错,  相似文献   

6.
可悲的奖励     
甜甜小的时候总是淘气,这点不太像女孩子。她妈妈有时正在做饭,小甜甜也跑过来跟着添乱,又是撩水又是拿菜刀,吓得她妈妈冒一头冷汗。后来她妈妈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奖励。在甜甜再淘气的时候,她妈妈会告诉她:“小甜甜,去沙发上坐着,要是你乖的话,呆一会儿妈妈给你一瓶娃哈哈喝。”过了一会儿,妈妈出来一瞧,见小甜甜正乖乖地在沙发上坐着呢,脸绷着,胖胖的小手也背在身后,那模样一下子把妈妈逗笑了。妈妈没有食言,奖励了她一瓶娃哈哈。我下班回来以后,她妈妈给我讲了小甜甜的事,我也觉得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7.
正匈牙利姑娘纳特丽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工作,经常回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探望父母。每次回去,她都想买些西欧生产的"洋气"礼物送给他们。可是她发现,妈妈越来越不稀罕她带回去的"欧洲制造"了。纳特丽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我妈妈现在只去布达佩斯的中国商贸城买衣服,身上从里到外都是中国服装。她说,中国衣服鞋帽款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成长不烦恼,长大感觉好。”从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好强、独立、渴望成熟、渴望被人承认,所以对父母的唠叨、罗嗦就特别敏感,乃至厌烦。一般来讲,在家里大多是妈妈爱唠叨,因此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要来探讨一下如何看待妈妈的唠叨。今天我们请来了南京市某中学初一学生杨芳和她的妈妈。杨芳说她和妈  相似文献   

9.
李倍 《南京史志》2014,(8):19-19
晚饭后,妈妈总爱与我出门散步。远处的天空,日头像一只倦鸟,穿过碎金云絮,向西回巢,黄昏薄薄地笼了下来。妈妈走在前面,我总是在她身后,不远不近的距离,若即若离。  相似文献   

10.
一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收拾好行囊,踏上回家的路。望着车窗外飞逝的树木、村庄,妈妈那充满担忧、爱怜与不舍的眼神又浮现在我脑海里。那是去年,我来南京上大学,妈妈送我上火车时的眼神。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也是第一次离开妈妈。妈妈的担心并非多余,1.8米的我在此之前从未做过家务,就是洗臭袜子也由妈妈代劳,妈妈总是说:“你的任务是学习,只要你学习好,考上大学、妈妈再苦再累也高兴。”因此尽管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生活自理能力却极差。现在就要离开妈妈,一个人到外地去求学,妈妈又怎能放心得下?我心里也有些惶惶然,不知道离开父母自己能否独立地面对一切。  相似文献   

11.
妈妈到书房拿东西,儿子赶紧将一本杂志合了起来,脸上一副慌张的神情……芳芳最近很苦恼,她儿子阳阳今年13岁了,正读初三,时常问她些问题,有时弄得她这个做妈妈的好尴尬,她也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会对自身和异性的身体变化充满了好奇,但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对他进行教育,轻了重了都不合适。不知什么时候,孩子有了变化,比如写作业喜欢把门反锁上;看电视时,银幕上出现接吻、拥抱的镜头,如果父母在场,他会把头转向一边,父母不在时,他却看得很上心。今年暑假的一个晚上,阳阳独自在书房学习,芳芳进去拿东西,见儿子赶紧将一本杂志合了起来,脸上一副慌…  相似文献   

12.
正记忆中的妈妈,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总是会给我布置一大堆作业;总是不放心我,唠哩唠叨……可直到我10岁那年,我才发现妈妈对我的良苦用心。那是个冬天,窗外飘着雪,妈妈得了场大病,要住院很长时间。妈妈住院后,我自然看妈妈的机会就少了,只看到爸爸和奶奶忙碌着。终于,我可以去看妈妈了,爸爸带着我来到医院。我一进病房,就闻到了医院难闻的味道。妈妈躺在病床上,脸色和床单一样苍白。这几天的折腾,可把妈妈累瘦了。我这潮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木木:我一直生活在妈妈的阴影下。我父母感情不好,妈妈将我视为人生寄托,在我小时候她就反复强调我是她活下去的理由。我内向孤独地成长,到大城市读大学后在交友恋爱方面很困扰。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脸上至今还留有一条很深的疤痕,如果再深那么一点点,就足以要了她的命。那是数年前妈妈在工厂加班时一根通红的轧钢烙上去的,其实……就是我烙上去的……那个时候,我在东北育才中学读初中,父亲在一所学校教书,母亲是市挫刀厂的一名工人,工资很低。在沈阳市,育才中学是以办学严谨而闻名的,我在那儿读了两年书后成了谁都喜欢的学生,父母骄傲的对象。可不久,我开始对读书失去了兴趣,因为……我秘密地喜欢上了一个从外地临时插班进来的女孩,听说她是某大款的宝贝。其实不久后我就发现她学习一塌糊涂,但穿着却比谁都新潮怪异。我想,她之所以能挤进育才中学,大概是因为她爸爸的关系,或者说只因为一个字——钱。每次考试,我们两个总是一前一后,我第一,而她呢,倒数第一。但是这些一点不影响我对她的着迷。由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经常帮助邻里解决问题。但她对我却非常严厉,邻居们都经常听到她教训我的声音。有时,我被妈妈训得委屈极了,忍不住边哭边想:她到底是不是我的亲妈妈?直到经历了那次高烧之后,我才深刻地感受到了妈妈那浓浓的母爱。记得那是去年的暑假,我和妈妈回老家,因为水土不  相似文献   

16.
妈妈开了一家油茶店。她的生意经是八个字:卫生、热情、仁爱、货真。第一天开张,她先戴上了卫生帽和白袖套,惹得别人也学她的样。她又最先穿上了白大褂,使得别人赶紧效仿。她总是能想出些新点子来胜过别人,你看,她把案儿、凳儿抹得干干净净。你瞧,那勺儿、碗儿抹得锃亮锃亮。人们走到她的摊前,总有一种干净清爽的感觉。她的摊子呀,总被顾客围得严严实实。妈妈招待顾客热情周到,当顾客拿着比较重的东西时,别人都问:“吃不吃?”而妈妈却微笑着说:“坐下歇一歇。”她打招呼总是为顾客着想。遇到老弱病残者总要嘱咐“走好”或“慢走”。有些粗心…  相似文献   

17.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理所当然成为我儿时生命中最亲近的人。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在姥姥家的小院里,葡萄架下,我缠着她给我讲一个又一个怎么听都听不烦的故事。据说我那曾经让父母备受困扰的"内八字"就是受姥姥的影响。姥姥是个瘦小的人,却有着与身材不太相称的大手和大脚。妈妈时常提起姥姥的那双大手,它不仅带大了妈妈和舅舅,  相似文献   

18.
羊羊学说话     
朋友的女儿羊羊两岁了还不说话,于是朋友把羊羊送我这里接受语言开发。我发现问题在她妈妈这里,朋友是个沉默的女人,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塞个玩具给羊羊,然后自己做家务,两个人一起出奇地安静。语言需要反复的模仿和锻炼,不教怎么会呢?羊羊到我幼儿园2个月后,开始喜欢上了讲话,甚至做诗。朋友讲,你怎么跟一个无知儿童每天最少讲4个小时话呢?你们有什么可聊的?我讲,很好玩啊,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她也不会提出异议。她好像就是你的留声机,你问她:“你要喝水吗?”她一定是回你同样一句,绝对不会改编成“我要喝牛奶”。孩子比较好玩的地方是…  相似文献   

19.
父母为他们头生的女儿起了个不俗的名字——掬芬。掬,双手捧着的意思。果然,这个后来成为艺术家的孩子,真得没有辜负妈妈爸爸对她一片期望之情。她把自己的心血,化作花朵,在小苗茁壮的苗圃里散发着芬芳……  相似文献   

20.
“妈妈,我做了那么多事你都没看到,而没做的事你为什么都看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母亲反复数落她时,忍不住气愤地反驳她的母亲。女孩的诘问,不禁使我联想到一些令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一些子女染上坏习惯后,尽管多次批评、责骂乃至体罚,却总是收效不大,为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儿童为得到大人的注意所采取的行为。每个孩子都渴望能经常得到父母的关注,无论是赞许的目光、语言、行动等积极的关注,还是呵斥、训戒、体罚等消极的关注,对他们来说,都需要的。然而,不少父母总认为孩子是应该听话、学乖的,因此,对孩子的好言行、好品德,他们往往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不及时给予微笑、赞扬等肯定性表示。只有当孩子不听话或有越轨行为时,父母才给予管教。结果,在孩子头脑里就形成这样的结论:只有犯错误闯祸,才会引起父母的注意。于是,坏习惯反复强化,最后几乎根深蒂固,出现了一种“屡教不改”,甚至“打死不改”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