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年人入美国籍必须进行宣誓,誓词中有这样一句:"我在此郑重宣誓,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的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及护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法律,……真诚效忠美国。"未成年儿童入籍跟随父母,无须参加效忠仪式。对许多成年移民来说,宣誓只是形式。很多人在美国生活了多年,最后在文化上和价值观念上并不真正认同美国。  相似文献   

2.
宣誓是孙中山先生一贯坚持的正心之道,其后继者亦往往将这一制度视为整合民心的法宝。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为了塑造其政权的合法性、扩大其统治基础,隆重推出公民宣誓登记制度。这一制度是对宣誓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又与当时流行一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有着某种联系。由于诸多社会因素的限制,该措施并未收到理想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民政府对基层社会渗透与整合的失败,也是近代国家转型步入歧路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3.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1.6万字的《决定》中,哪条举措得到的网民"点赞"最多?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答案是"宪法日"和"宣誓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是不少法学界人士期待已久的举措,因为"权力来自宪法并忠于宪法,这一现代国家治理原则应当用一个宣誓程序体现出来"。放在国际舞台上,宪法宣誓制度并非新鲜事,而是早已有之的惯例。被宪政史研究者公认为最早的宣誓制度,是1086年8月1日的"索尔兹伯里誓约"。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原野神秘的巨石阵前,法国来的征服者威廉一世召集不列颠诸岛  相似文献   

4.
7月4日对曼苏尔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好事成双"进行了两场宣誓仪式,一场是就任埃及最高宪法法院院长的宣誓,另一场是就任埃及临时总统的宣誓。在临时总统就职仪式上,曼苏尔说,自己将尽全力保障埃及民众的利益,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安全,尊重宪法和法治原则。他强调自己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并承诺将举行完全公开透明的总统和议会选举。当天,数百名民众聚集在最高宪法法院门外,表达对军方和曼苏尔的支持。而就在此前一天,曼苏尔还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民国之前,尽管中国古代也有类似于宣誓的仪式,就是"歃血为盟",但这与近代的宣誓仪式不尽相同。前者主要用于结义或起事,更多的是私人之间的一种约束。而宣誓文化,来自于西方,则主要是宣誓者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的宣誓。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时,正式举行了宣誓仪式。当时的宣誓,是把《圣经》打开,左手放在《圣经》上,右手高举,朗诵誓词。如今的人,自然会觉得,对着西方的《圣经》宣誓,有点不中不西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正逐步走向"公民社会"。公民品格需要塑造,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中国走向"公民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图书馆人的职业道德,影响着中国公民的尊重自我、善待他人的品质,以及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满足公民信息需求、提升公民参与能力、塑造图书馆员职业伦理与普通公民道德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195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T.H.马歇尔提出的公民资格理论,成为二战后英国建立普遍主义福利制度的重要依据。公民社会权利是公民资格理论的核心,它对战后英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1970年代末英国保守党倡导的"消费者主义",以"消费者取向"为原则,以避免个人对国家的依赖、回归个人自助和非正式的照顾为目的,从而否定了公民享有普遍福利的权利;新工党实行了新的公民权利体制,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是新工党价值观念的核心,也是贯穿福利国家改革的基本思路,它是对公民社会权利的重新界定。"公民资格"内涵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福利国家作用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公民个体责任意识的强调。  相似文献   

8.
在1933年纳粹掌握德国政权前夕,爱因斯坦流亡到了美国.1940年10月1日,在二战的连天烽火中,爱因斯坦和他的养女玛戈、秘书杜卡斯宣誓成为美国公民.1955年5月,爱因斯坦在美国去世,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悼词中说:“他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于此地找到了自由的气息,为此美国人民深以为傲.”  相似文献   

9.
张瑜 《神州》2013,(14):176-176
一、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一)公民概念的梳理公民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公民"这一概念不仅历史渊源较长,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被赋予了不尽相同的含义。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polites)一词来源于"城邦"(polis),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公民是"参加司法实务和职权机构的人",是城邦中的少数。拥有参政权,对国家、社会的形成承担公共作用和责任,这一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形成于15世纪前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已完全超越了其最初的内涵,现在意义上的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二)现代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由于研究者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界定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岳凯敏 《黑龙江史志》2013,(13):296+298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公民意识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种人""、三平"精神,是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的应有之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给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的培育带来双重影响,现代公民意识尚未真正确立。今后一个时期,应从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夯实民众民主意识、建设新型法治中原、开展多渠道教育等途径进一步构建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和蓝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此举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是西方政治学近来年热门话语,而我国近十年来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构建一个健康而发达的公民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论述了公民社会的含义,以及构建公民社会在我国的现实性,紧迫性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花朵在革命博物馆盛开"我——苏联少先队新队员,在同志们面前庄严地宣誓:遵照党的教导和伟大列宁的遗训去生活、学习和战斗,热爱苏维埃祖国。"列宁格勒第四十四中学五年级少先队新队员在革命博物馆的大厅里举行人队仪式开始了。几十颗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毛美媚 《区域治理》2022,(14):213-216
新时期,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历史的惯性会影响着现代公民的政治生活,缺乏公民精神的社会可能会影响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基于英国学者罗伯特D·帕特南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本文简要追溯中国公共传统的历史文化,尝试提出新时期中国完善公民社会的一种路径选择,主要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5.
刘红 《沧桑》2009,(3):117-118
美国作为一个公民教育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其公民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时代性特征。我们应当吸收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处理好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处理好全球化对公民教育的影响,并且要重视意识形态在公民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是伴随着"公民"概念的出现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现代意识。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应该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更应该是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高素质公民。本文以第二部分为基础,提出了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意识是公民主体意识至关重要的部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必须重视其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实行的"阳光信访",既营造了激发大学生公民参与热情的公民文化氛围,也拓宽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实践平台,提高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实践能力,对培育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龙志芳  ;尹学朋 《沧桑》2008,(6):196-197
在政治文明视野下,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与核心在于现代"公民社会"政治主体的"公民意识"的提升和"公民精神"的培育,这就赋予了学校德育新的使命,即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以情育人,其关键是要转变德育理念,转向以人为轴心的理念,并将此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君 《攀登》2010,29(2):119-122
社会主体法治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和核心。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笔者从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对公民进行法治意识培养和教育的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20.
“弘扬郑和精神,建功万里海疆”。6月3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8级航海指挥专业124名学员主题教育及毕业宣誓在江苏太仓郑和公园郑和塑像前隆重举行。参加宣誓仪式的还有郑和舰官兵和太仓市党政领导等20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