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儿的成长需要“对手”——这是我从女儿喜欢吃别人家的饭这件事上悟出来的。以前,为了女儿能够吃顿饱饭,我们夫妻俩或诱或哄、或恐或吓,都未能奏效。好像女儿明白,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你疼还疼不过来呢,能把我怎么样?所以,常常能够见到这样的无奈场面:我在一边端着碗,丈夫拿勺,追着女儿喂饭吃;女儿呢,吃一口,玩一会,悠闲得很,似乎觉得做父母的挺好玩,她在和爸爸妈妈进行藏猫猫的游戏哩。后来,不耐烦了,索性饿她一  相似文献   

2.
祭鬼山寨里有一个富人,为人十分刻毒。这一年,山林里蝉儿叫的欢了,富人忙着要播种。可是寨子里的人谁都不愿帮他家做活。富人很着急,就请来光加桑给他犁地。每天天还不亮,富人就催光加桑出工,挨黑才叫收工,一天两头黑,苦死苦活的,还只让光加桑尽吃些残羹剩饭,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阿傈僳有句话说:最狡猾的狐狸也骗不了机智的猎人。每天,光加桑  相似文献   

3.
杨钦典,1918年出生于河南省郾城县(今属漯河市源汇区)一个世代为农的贫苦家庭。1940年春,粗通文墨的杨钦典,考入胡宗南办的西安军校七分校教导团。两年后,杨钦典被分到胡宗南部的一个骑兵部队,成为一名骑兵。“当兵扛枪,肚里不慌”,杨钦典参军的初衷,就是为了一天能够吃上三顿饱饭。可是,在骑兵部队,杨钦典没有被派往前线,而是被蒋介石挑选为警卫团的警卫。  相似文献   

4.
挂面     
丁杰 《文史月刊》2008,(9):58-59
因为故乡过于贫穷,所以到我被批准入伍抱回军装的时候,我的奶奶总是流着眼泪逢人便说.孩子是饿走的.孩子长这么大,从来就没有吃过几顿饱饭。每当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定然会产生一种难以抑止的酸楚,定然会引起我对逝去的奶奶的怀念。  相似文献   

5.
幸福的事     
记得小时候,家里比较穷。为了让我们姐弟三人都能吃上饱饭,我们的父母常常要在农闲时外出找些苦活来干,以便能在工分之外挣些钱来贴补家用。每年的冬天,地里的农活干完以后,母亲就通过在江滩上工作的三伯父为她找一份收割芦苇的事来做。  相似文献   

6.
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段被称为“三年困难”的时期,是指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大饥荒”。三年大饥荒时期人们吃不饱饭,饿死了不少人,特别是农村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观点     
《南方人物周刊》2012,(42):10-10
现在,印度吃不饱饭的人只有不到2%,死于饥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但与此同时,营养不良的问题很严重.人们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吃饱,但并不足以保证健康。  相似文献   

8.
古时古代,有一对夫妻,没儿没女。夫妻俩一天天老了,想要个娃娃,可是今天望明天的,一直没有得着,直到他们老了,才有了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长大后,力气过人,饭量很大,一顿要吃一锅饭,常常把一家三口人的饭吃得光光的,弄得老两口时常饿着肚子。日子一久,夫妻俩对这个儿子很不喜欢。  相似文献   

9.
<正>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1942年腊月二十八这天清晨,五台县金岗库村的杨大爷,早早地从溪洞里打满一担水,朝村口走来,突然,他迎面走来两位八路军同志,走近一看是聂司令员。"过年的事准备得咋样啦?能吃上顿饺子不能?"聂司令员关切地问道。"能,能。"杨大爷说,"白的吃不上,吃顿  相似文献   

10.
美人石     
登上苍山佛顶峰,可以看见一块洁白晶莹、光滑明亮的大石块,远远望去活象一个白玉雕成的睡美人。当地人叫它“美人石”。人们一看到它,就会想起可敬、可爱的阿翠姑娘来。古时候,在靠近洱海边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聪明、美丽、勤劳的白族姑娘,名叫阿翠。阿翠出生不久,母亲就病死了。父亲是个穷渔民,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只有一张破渔船。父女俩就靠这张渔船打鱼为生。每天早晨,阿翠跟随父亲驾船出海打鱼,鱼打得多,还能吃上一顿饱饭;鱼打得少,或是打不着,就挨饿肚子。日子虽说过得艰难,但阿翠在别人面前从来不叫一声苦。  相似文献   

11.
远古时候,人们生活在地上,用的是金锅银甑,三天只吃一顿。一天,玉皇大帝派天上的牛王君到人间采访,人们告诉它说:“金钢银甑,三天吃一顿。”它回到天上对玉皇大帝说:“人间铁锅木甑,一天三顿。”所以现在人们用的就是铁锅木甑。过了几个月,玉皇大帝又派大北星君到人间采访,只见人们饿得头昏眼花,奄奄一息,问了人们,知道是怪牛王星说错了话,金锅银甑说成铁锅木甑,三天一顿,说成一天三顿,所以人们不够吃了。太北星君把情况回报给玉皇大帝后,玉皇大帝气极了,立即把牛王星推到地上,并且对它说:“人们不够吃了,你下去耕地种粮给人  相似文献   

12.
“刘民”改“留民”人小志气大王留民先生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五岁就开始捡柴做饭,一直到十八岁,他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吃过一顿饱饭。过年了,别人家的孩子穿新衣、戴新帽,热热闹闹,而他老是一个人躲在那土窑洞里,学着画别人送的小画书上的风景、人物。这时,王留民心想长大了要当大官,不让天下的穷人再像他一样受苦;要不就当个大画家,画出人间最美的图画,留在民间,为此他成年后为自己改了名字,把“刘民”改为“留民”,以此警示自己完成儿时心愿。王留民曾经往许多地方寄信,想上美术院校,但都没有回音。几次的思索他下定了决心,上不…  相似文献   

13.
奶奶     
丁纯 《南方人物周刊》2014,(38):112-112
2008年,奶奶88周岁。过完春节,她有半个月茶水不进,睡在堂屋中间的床上,一口气没上来,走了。奶奶活到近九十岁,农村叫喜丧,识字的人叫寿终正寝,乃有福之人。奶奶这辈子吃尽苦头,9岁时父母双亡,和一个弟弟相依为命,过着穷得叮当响的日子,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野菜、树皮、花生壳,能吃的都吃过。  相似文献   

14.
从记事起,我总想放肆地吃一顿猪肉,总想过瘾地读几本连环画小人书。可是因为出生在偏僻的农村,父母均是种田人,无法满足他们唯一儿子两个简单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从记事起,我总想放肆地吃一顿猪肉,总想过瘾地读几本连环画小人书。可是因为出生在偏僻的农村,父母均是种田人,无法满足他们唯一儿子两个简单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1972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是我8周岁生日.当时,我已在湖南隆回县读小学二年级.那时候,做梦都盼着吃一顿肉! 想吃肉,谈何容易!当年的计划经济害惨了人,从县到乡,从乡到村,再从村到组,一级一级地落实“预购猪”任务,眼望着栏里的大肥猪,谁个敢杀呀!即使发瘟死了,还要乡村证明,才敢割分.村民分得死猪肉都如获至宝,真正要吃上一顿好肉,一年只有两次—端午和过年.一家大小只有这两次才能打个“牙祭”.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采访阿妈卓玛时,她已退休在家照看孙子。那是2017年6月3日的西藏山南苹果园小区,阳光格外灿烂。一她说:"我是1956年冬天生人,家乡在西藏山南市错那县勒布沟基巴乡。这里虽然风景美丽,但对于我这个出生在‘乌拉差役'(即为用人背运送庄园主人和物资的一种差役)人家的孩子来说,童年的印象是从来没吃过一顿饱饭。"听我母亲讲,哥哥妹妹出生时都在去往错那宗支差的路上。我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就在庄园主的‘草垛房'里分娩的,生下我后母亲自己强忍着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故乡三川地区,土族人中有这样一种风俗:办丧事时晚上要吃一顿搅团饭,土语把它叫做“尕布丁”(平时不叫,怕不吉利)。至于办丧事吃一顿搅团饭的来历据当地一些老者和僧侣回忆说:据老先人们传言,当时这个地方由于农业不发达,生产力低下,耕作技术落后,种植结构单一,加上连年干旱少雨收成微薄,人们的生活十分贫困,吃不饱穿不暖。因此,三川的土族人趁办丧事这么个机会做一顿大锅饭——搅团,请庄子上的众人都来吃,这实际上是办丧事的主人对庄客们的一种施舍(土语叫做“布羊”)。主人家讲究的是来吃这顿搅团饭的人越多越好,说明丧事办得体面而隆重,又增加了办丧事的气氛。据我所知,只有三川地区的土族人家和个别的汉族人家有这种乡俗,而周边地区的其他民族就没有。  相似文献   

19.
在很久以前,离他郎县(现墨江)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江叫把边江。江岸上有个卡多人居住的寨子,名叫曼朗寨。寨里有母子两人,儿子叫龙嘎,是个忠厚老实、聪明能干的小伙于。母子俩靠家里饲养的一匹老骒马驮脚和种地为生,可日子还是过得象黄莲水一样苦,一年到头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天,龙嘎放马回家,天已擦黑。他把马牵进厩里拴好, 又给马加了料,进屋睡觉去了。半夜里龙嘎被一阵马的嘶吼声惊醒了,  相似文献   

20.
因为母亲生日,作家陈彦最近回了一趟西安。其间,他顺道去见了一下老友朱冬平,两人下馆子,吃了一顿羊肉泡馍。朱冬平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住在陕西戏曲研究院旁边的刁家村,一开始蹬三轮,给人拉货、搬家,后来机缘巧合,慢慢干起了装台,一千就是30多年,成了西安装台圈里的名人。所谓装台,就是为各种演出搭建舞台布景和灯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