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玉保 《文物世界》2010,(2):43-45,61
<正>大同市文物局从2004年8月开始,对古城内传统民居进行了调查,历时10个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同传统民居的大门、二门以及窗的设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是城市文化重  相似文献   

2.
邵甬 《世界遗产》2012,(3):106-108
丽江古城申遗成功后的社会经济状况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境内海拔2400米的丽江坝子中,周围群山环抱,坝子北部的玉龙雪山终年积雪,气势雄浑。坝子内河流、泉、潭形成丰富的水系。丽江古城由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部分组成,均依山傍水而建,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流动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3.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介于内外长城之间,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从汉代大同地区设置平城县算起,大同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曾是我国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保留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的文化遗迹,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历史悠久,已逾2700余年。明洪武三年(1370),在世代延续的原有夯土城垣的基础上,平遥城进行了扩建、加厚、增高、包砖,奠定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规模。明、清两代所进行的二十余次的修葺、补筑,又使得完整的城池延续至今。平遥古城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冯玲 《文物世界》2014,(1):60-63
一、古城格局 孝义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孝义古城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孝义古城以其历史悠久、格局完整、遗产真实、规模宏大,在山西省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保护、利用好孝义古城既是孝义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抓手之一,也是山西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举措。孝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相似文献   

6.
王闯 《旅游纵览》2013,(11):183-184
辽宁省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省各族人民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和谐辽宁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本文以海城庙会为例,对其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前提下,结合海城庙会的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出和总结了保护与开发海城庙会的相关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闻竹 《旅游纵览》2013,(9):211-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本文以鄂伦春族为例,采用昂特谱理论分析了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必要性和可性行,提出系统的保护和利用措施。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地区资源,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开发旅游业,确保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地方特色,代表一定时代的文化内涵,被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表演、实践、知识、表现形式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实物、工具、工艺品等。因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具有  相似文献   

8.
谢广山 《文物世界》2010,(5):50-52,49
<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漫长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的系统理念,对各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在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的涤荡之后,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遗产流传了下来,它们承载着城市对文化的表达和对文明的传扬。而历史建筑则是城市的名片,它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融为一体。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中,这些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它们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延续,可以促进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以蓟州文庙为例,探究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树高 《沧桑》2013,(2):147-148,157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10多年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品牌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观光、考察,使平遥古城由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城变成众多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考察的理想场所。如今的平遥古城,已成为展现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成为平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拉动力,成为全省的旅游龙头。作者以平遥古城的保护为例,对文化遗产地保护的"原真性"、规划拆建地段的建设、旅游热下的各类商业行为进行研究后指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发展与继承的关系,注重保护遗产的原真性,在开发中注意适度,在旅游发展中考虑人性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丽萍 《南方文物》2012,(4):190-193
遗产廊道理念源自美国20世纪80年代,是日益受到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的保护遗产的新思维与新战略。此理念以特定历史活动、文化事件为线索把众多遗产单体串联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廊道遗产区加以整体保护。文化遗产廊道则是遗产廊道的一种更具体而细化的类型,是针对大尺度、跨时空、综合性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线  相似文献   

12.
李艳芹 《丝绸之路》2012,(16):90-91
嘉峪关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交融汇聚。随着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决策的出台,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发挥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只有解放思想,积极参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以文化擦亮城市面孔,加快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内生动力,打造知名文物旅游景区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才能将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个陶瓷生产最早的国家,陶瓷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是历史形成的事实。传统越窑青瓷生产、传统龙泉窑青瓷生产的传承与积淀,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千百年来浙江青瓷文化遗产。作为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让公众科学地认识青瓷文化遗产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护传统龙泉窑青瓷生产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也越发受到重视。在灿若繁星的传统音乐品类中,民歌不仅地位重要,所占比重也相当之大。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音乐类共72项,其中属于歌唱艺术的就有33项。民歌作为一种口传音乐形式,是劳动人民思想和感情的最直接体现,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而当今世界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古名番禺,西汉初,成为南越国的都城。在作为南越国国都的近一百年历史中,遗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些遗迹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先后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并揭示于世。它们主要是南越文王墓遗址、南越宫苑、宫殿遗址、南越水闸遗址。这些遗址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精华。研究南越国遗迹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及其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位,不仅对南越国历史的研究,而且对目前广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参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和保护对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的特点: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民间文化技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高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城,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它象一条巨龙翻山入海,绵延万里,是华夏儿女用血肉筑成的历史丰碑。审视明长城上千座险要关隘,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名冠古今、驰名中外,其中山海关又因踞于明长城东部第一座重要关隘,享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8.
赵勇 《黑龙江史志》2013,(21):175-176
目前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保护资金短缺。本文将以名人故居文化遗产为例,对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筹集渠道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造成名人故居文化遗产资金短缺的原因和现状,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适用于名人故居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筹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叶尔米拉 《文博》2011,(2):84-88
进入21世纪,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全面的提上日程,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蕴涵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新疆地区也由于种种原因,不少特色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量珍贵的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形态流失或濒临灭绝,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后继乏人等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疆地区的博物馆将如何扮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者"的角色是大众所关注的。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论述新疆地区的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扮演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对嘉峪关长城文物的保护,既是保存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进一步利用,使其发挥更大价值的重要条件。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排斥合理利用,只有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布局有机结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探索多种保护和利用新模式,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有效改善民生福祉,将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新效能,这正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