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台宋墓出土“三宝”铜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台宋墓出土“三宝”铜印左启1993年12月21日,三台县白雀乡3村1社村民修公路时掘开一座石室墓,发现一方“三宝”铜印。其墓双室,隔壁并列。两室前设享堂,堂上设藻井。室门推可开启,拉可关闭,雕琢工细,图案精美,虽为石刻,俨然木制。门柱刻有联文,可认...  相似文献   

2.
“宾连”纹瓦当考识方殿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绥中姜女石秦汉宫殿遗址出土一种大型瓦当(图一),此瓦当面径长52、尾长70厘米,堪称巨型瓦当,瓦当面上的纹饰稍细别致,一般称为“夔纹”。这种纹饰的瓦当,还见于秦始皇陵,因其形体大、数量少、纹饰美,则愈显...  相似文献   

3.
粤西“陶瓷之路”考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浩瀚的南海,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而粤西海域则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古代,她是中国海路与东南亚、中西亚及西方各国沟通往来的必经之域。“海上丝绸之路”又有“香料之路”、“陶瓷之路”等美称。这里仅就粤西地区考古发现的陶瓷器及有关器物,对该区域“陶瓷之路”作一些考察。  相似文献   

4.
近年,河南省宝丰县文化馆入藏了两方金代"都统"铜印。一、"都统所印"。出土于宝丰城北20公里汝河南岸的赵庄村。铜印正方形,边长6.2、通高4厘米,重575克,印面左右略呈弧形。印文阳刻九叠篆书"都统所印"。长方形纽,上镌阴文"上"字。印背右刻"恒山公府天兴元年",左刻"造都统所印",均阴文楷书(图一)。"都统"为金代武官之名。按《金史·兵志》"大将府治之称号"条记载:"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  相似文献   

5.
1989年,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在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征集到一枚古代官印。该印铜质,正方形,印边长2.35、高0.8厘米,重55克,白文篆刻“义阳典铁官宰”六字(图一)。印文风格严谨,字体规整,结体瘦长。纽为龟形,高1.6厘米。龟身大致呈正方形,背部拱起,背甲及鳞趾纹理清晰。组与印台间有一圆形  相似文献   

6.
1987年5月,宝鸡县阳平镇村民给县博物馆交献铜印一枚。方形龟钮,边长2.3厘米,通高2.2厘米,重50克。印面篆刻阴文:“天帝使者”四字(见图)。据交献  相似文献   

7.
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替慧农业专家,从小在农村的盐碱地里长大,如今正在规划着未来的“无人春耕”“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与春天有关的诗句,总是给人美好和生机勃勃的印象,不论春雨、春风、春花,还是春耕,都描绘着这个季节里人们最饱满、最水灵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六年夏天,固始县陈集公社大黄大队仓坊小队社员杨景春在麦地生产时拾得一颗铜质方印。印边长2.6厘米,正方形,厚0.8厘米。背面有弧形印钮。印钮长2厘米,高1厘米,厚0.5厘米。正面印文篆字阳刻“云巢”二字(附照片和印文)。据有关史料记载:“云巢”即曾三异,南宋临江人,字无疑,淳熙中乡贡,少有诗名,尤尊经学,屡从朱熹问辨。端平中授承  相似文献   

9.
邢台市出土明代“昏钞”铜印1991年11月,邢台市桥东区政府在原顺德府府衙旧址上进行基建施工中,出土一方明代洪武九年铜质“昏钞”方印。该印铜质,印面呈长方形,长12.5厘米,宽5.5厘米,厚1.2厘米,直钮,通高8.5厘米,重845克。印文为汉书阳文...  相似文献   

10.
1989年4月1日遂宁市博物馆征集到一枚佛教铜印。该印是去年8月,吉东乡八村一农民在观音庙遗址锄地时发现。 印呈正方形,边长5.5厘米,厚0.3厘米,纽呈长方形,通高3厘米,宽2.8厘米,厚0.5厘米,背面纽右刻有一个“上”字,纽左刻有“冯合造”三个字,均为阴刻楷书印面铸朱文“佛法僧宝”四字。  相似文献   

11.
1982年7月,山东微山县昭阳乡南庄村民傅元成挖土时发现一方铜印,周围未见其他器物。印面宽7、厚1.2、通高4厘米。方纽,印文为阳刻九叠篆书"都统之印"(见图),与河南省博物馆藏的金代都统印  相似文献   

12.
达川市发现“佛法僧宝”铜印任超俗近日,达川市文物管理所从印司流散文物中征集到一方钢印。该印为方形,四角微翘,带座板状直条钮。印面过长5.5厘米,厚O.5厘米,带钮通高4.5厘米。印面四周一道单边,其内为铸印九叠篆阳文“佛法僧宝”四字。印背钮的两边各铸...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99年第4期刊登了尹俊敏先生《“义阳典铁官宰”铜印跋》一文,介绍了今存河南博物院的“义阳典铁官宰”印。尹文认为此印“从形制、印文及义阳郡地望等情况看,当系曹魏时物”。笔者则从印文及印纽形  相似文献   

14.
<正>宁夏博物馆藏有一方金代铜质印章,印文为"得胜寨印"(见图1、图2),是"文革"前从银川市金属回收公司征集的。印为正方形,边长5.3厘米,长方形扁柱钮,钮两侧刻有"大定四年""少府监造"字样,钮顶部刻有一个"上"字。印文为九叠篆书,清晰秀丽,布局合理。从印文书体而言。"得胜寨印"四字为"九叠篆",这是一种特别的篆书,又称上方大篆,自宋以来作为常用的"国朝官印"文体。其显著特点就是集中在笔画处,直观感觉是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布局呈正方形,填满印面。之所以称为"九叠",是因"九"是数之终,形容折叠之多,实际上,每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的繁简确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也有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1月,旬阳县平安乡出土汉代“章威猥千人”龟纽铜印一枚。印面为正方形,边长2.25,座高0.8,通高2.1厘米。纽龟作爬行状,背部隆起,腹甲内瘪,昂首前视,口微张开。印面为阴文篆书、文曰“章威猥千人”。五字分三行,首行和中行各二字,末行一字。此印与印谱中所见白文“折冲猥千人”汉印的格式、布局完  相似文献   

16.
黄县出土“登州军器库记”铜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山东黄县城关镇西北圩村农民整地时,发现"登州军器库记"铜印一方。现藏黄县博物馆。印正方形,弧状板纽。印边长5、厚1.6、通高5厘米,重450克。印面刻阳文篆体"登州军器库记"六字(图一、二)。登州始置于唐,宋、金、元、明各代均保留此建置。根据印的形制及印文风格,我们认为,此印似为金代遗物。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丹阳县河阳公社后马陵村社员于1975年6月建房挖土时,发现"弋阳开国"铜印一方,1982年7月镇江博物馆入藏。铜印为正方形,弧状实心纽(图一),印边长5.3、厚2.3、通高4.5厘米,重622  相似文献   

18.
庐山文物部门于50年代初征集到清代安徽省“绩谿县儒学记”铜印一枚.该印系清代乾隆时期朝庭颁给谿县儒学使用的印记.也是目前存世不多而保存较好的县级儒学使用的印记.现藏庐山博物馆.此印由黄铜铸造.通高11厘米,其中钮高9.1厘米,为直钮.印边长8.5、边宽5.4、厚1.9厘米.印文右为“绩谿县儒学  相似文献   

19.
永历朝廷东阁大学士安之。持敕携印密赴川、秦、楚、豫、湖(湘)。行使总监五省中军总兵兼吏部尚书职权。调度军事争铨选侯伯以上诸军将帅。路线走(广西)庆远(宜山)——麻尾——都匀——福泉——施秉——进巴东。当人马秘密行至福泉马场坪时。被孙可望部围歼,在万分危机情况下,将铜关防等机密信物埋于马场坪附近地下。被俘,羁押贵阳,经与孙周旋斗智,终脱险逃往巴东赴命,铜关防印即此事件的历史见证物。  相似文献   

20.
明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和大都督府,分丞相和中书省的权力归六部,分大都督府的权力属新设的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为了防止统军将领专权,太祖又规定五军都督对军队无权调动派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