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昌窑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专烧青白瓷的窑口,也是青白瓷早期的生产中心;景德镇窑青白瓷应是在宋初随着南唐国衰亡逐渐崛起,至宋中期景德镇窑取代繁昌窑成为南方青白瓷的生产中心,进而形成以景德镇窑场为核心的青白瓷窑系。繁昌窑和景德镇窑青白瓷生产之间存在技术传承关系;在景德镇窑青白瓷的崛起过程中,南唐国和繁昌窑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闽台关系源远流长,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过对诸多历史资料考证后,笔者认为,明清时期至民国初年的四百多年间,福建对台湾烟草经济的发展影响至深。主要表现在:台湾烟草源于福建,台湾烟草业的发展得益于福建人指导,台湾烟丝长期依赖福建供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92年在福建长乐樟港镇仙岐村发现的显应宫遗址与包括妈祖、郑和等塑像在内的数十尊泥塑为线索,并从人类学的角度深入探讨郑和信仰的由来,形成和扩散的背景及其与妈祖信仰的关系。文章分析妈祖信仰在明代兴盛的表现形式和郑和本人对海神的极度崇拜,并从郑和下西洋前后华侨华人向东南亚等地区的迁徙与定居,论证迄今为止仍在东南亚各国人民中长盛不衰的郑和信仰与妈祖信仰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与家族制度的发展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获得功名是许多家族之凝成与延续的重要前提。获得功名的途径大体上分正途与异途两种。从族谱资料的分析可知:家族中的正途出身与异途出身往往相互支撑,共同为家族的延续和发展作出贡献。有的是前期多正途出身,后期多异途出身。有的则先由异途出身,后代逐渐走上正途。从各自的水平和行迹看,异途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搜罗遗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广与福建事变关系述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33年底福建事变前,两广与十九路军联系较密切,事变发生时,两广却站到了对立面,至十九路军被镇压后,两广则重新与参与事变的领导人建立关系。双方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盟友——政敌——盟友的循环。双方关系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两广方面,尤其是陈济棠对十九路军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然而,更进一步看,这种亦敌亦友,非敌非友的关系,在国民党内部的争斗中又是具有相当典型性的。  相似文献   

6.
长沙窑虽名不见经传,但却是唐代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窑口,在中晚唐时代,它的影响已波及到亚洲及其以外的广大地区。由于它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外,所以,在当时并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长沙窑才被考古工作者发现。此后,经过多次考古调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进行了几次科学发掘;才基本弄清了它的面貌和文化内涵。由于长沙窑集中反映了唐代社会、经济、交通、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因此,从多角度,多学科对它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其必要。 扬州是国内出土长沙窑器物和标本最多的城市,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因此,扬州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并成为长沙窑及外销陶瓷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简略介绍历年来长沙窑产品在扬州出土的概况,并且根据扬州与长沙窑的特殊关系,对长沙窑的起源和衰亡原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茜 《南方文物》2010,(2):159-160
<正>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的东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为赣、浙、闽三省要冲,素有"八省通衢,两江锁钥"之称。渎口窑位于玉山县东面约11公里的下镇渎口村,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渎口窑是江西省东部紧邻浙江的晚唐至北宋中期一处中型烧造青瓷器的民间窑场,2004年5月为配合浙赣电气  相似文献   

8.
恐龙(dinosaur)是中生代(距今2.5~0.65亿年)最活跃、最繁盛的爬行动物。“恐龙”一词的拉丁含义为“恐怖的蜥蜴”。最早的恐龙大约在中三叠世(约2.25亿年前)从槽齿类分化出来,中生代大部分时间气候温暖湿润,裸子植物繁盛,各类恐龙迅速繁衍分化,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人是苏联第二大民族,人数仅次于俄罗斯族。据苏联政府1979年统汁,全苏俄罗斯族为一亿三千七百三十九万七千人,占全苏人口总数52.4%;乌克兰族为四千二百三十四万七千人,占16.2%。其余各族人数不等,但比这两个民族要少得多。人数多的如乌兹别克入,有一千二百四十五万六千人,占4.7%,少的如远东的涅吉达尔人,只  相似文献   

10.
清代历时268年,共编有四部《福建通志》,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郑开极所纂的64卷;乾隆二年(1737年)谢道承所纂的83卷;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沈廷芳主纂的92卷;道光九年(1829年)陈寿祺所纂的278卷。这四部志书编者,除沈廷芳系浙江人外.其余三位均为福州人。因民国陈衍所纂《福建通志&;#183;列传》对他们介绍多语焉不详.且有失实之处。今就所知,特撰此文,以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谷飞 《中原文物》2002,(3):32-33
殷墟作为都城应始于武丁而非盘庚 ,早于武丁的三家庄期商文化应当从殷墟文化分期中分离出去 ,相应的殷墟青铜器分期中也不应包括郑振香、陈志达先生所划分的第一期早段和杨锡璋等先生的第一期。实无将殷墟青铜器分期独立于文化分期以外之必要 ,郑、陈先生依据文化分期所做的青铜器分期 ,相比之下更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2.
刘晓英  郭娟娟 《沧桑》2009,(4):138-139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而旅游文化的载体信息是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宗旨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断追求与满足,只有文化介入并参与到旅游组织规划和具体活动中去,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所以,旅游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整个旅游业乃至全行业经济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地区给外省人最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应该是这一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和神灵传说。这一地区民间宫庙林立,神灵众多,宗教活动频繁,各种迎神赛会绕境巡游声势浩大蔚然成风.成为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笔者来自广西,对此尤其深有体会。广西属岭南地区,环境气候方面与福建相差不大,两地同为历史上的“百越”族居住地.在历史上都是远离历代王朝统治中心的“蛮夷之地”,开发史也不乏相似之处。但广西的民间宗教情况,却远未如福建兴盛。本文试就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的比较、探析。  相似文献   

14.
姚启圣(1624~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康熙二年中北直隶解元,原授广东香山知县,因故被革职,并险些丧命。后虽遇赦,但“永不叙用”。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乱,朝廷派和硕康亲王杰书率师讨伐,姚启圣捐资募兵到亲王军前请求效力.后来屡建奇功,受到亲王的器重。康熙十五年因功被擢升为福建布政使,康熙十七年为福建总督,官至福建总督、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姚启圣在平定台湾,治理福建等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长期以来,学术界比较关注姚启圣打击残存的郑氏势力,与施琅一起统一台湾等方面的活动.而疏于对姚启圣与福建的开海、复界的研究。本文拟就此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到了元代晚期中国制瓷工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江西景德镇所生产烧制的瓷器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明、清两朝的景德镇,不断研发创新所烧制成的青花、颜色釉、釉上彩等瓷器品种是这一时期全国乃至全世界所追捧的主流产品,也因此景德镇成为世界的制瓷中心,至今700多年来依旧光彩夺目。之所以景德镇会有这样的辉煌出现,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窑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变。当以钴为致色元素的青花瓷器出现后,为适应氧化钴的  相似文献   

16.
何国森先生出身古玩世家,其父子两代均曾长期在北京市文物公司工作,对文物古董领域各门类多有涉猎。后来机缘巧合,得以到景德镇专门学习传统制瓷技术,并在景德镇工作生活十余年。其间,重点对传统制瓷工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且多次参与古窑博览区的镇窑复烧工作,了解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传统资料。尤其在窑型、窑火对瓷器的影响方面更有深入的研究,进而籍此尝试分析和鉴定古代瓷器,似有拨云见日之效。这一新视角无疑会带给瓷器鉴定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更广泛的研究思路,本刊特以"瓷器鉴定那些事"为题刊登此系列文章,希望能为广大瓷器爱好者带来裨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汝窑、张公巷窑和南宋官窑的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汝窑对宋室南渡后的宫廷用瓷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南宋官窑就是在继承汝瓷的基础上进而发展成为中国青瓷的颠峰。张公巷窑不是北宋官窑,它是金海陵王为营建汴京而命汝州烧造瓷器的窑场,其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特点,既反映了金代制瓷工艺的成就,也是不同民族融合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王紫林 《南方文物》2007,(1):132-134,112
市、县级博物馆是最基层博物馆,它和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联系最紧密。当前,江西省正兴起新农村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市、县级博物馆建设质量,是  相似文献   

19.
荀子与兵家、纵横家初探王启发一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讨伐征战、兴师动众、争城争地、兵事频繁的时代,也是春秋以降诸侯争霸历史的延续。自春秋各国争霸以来先后出现了许多军事指挥家和谋略家,他们的军事谋略思想日益演进和发展,终于形成了诸子百家中颇有特...  相似文献   

20.
东汉晚期越窑青釉瓷的烧制成功,是我国陶瓷工艺技术发展过程中第三个里程碑。它的出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①。越窑创建于东汉,鼎胜于唐、五代,衰落于宋代,历时千余年②。到了北宋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已经明显地落后于以汝窑为首的北方青瓷,宋代五大名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