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文杰  刘铭 《历史研究》2019,(5):116-128
1066年后,"诺曼征服"的历史书写一度存在两种对立的派别:"诺曼派"为"诺曼合法化"服务,对诺曼征服大力颂扬;"英格兰派"则强调创伤与痛苦,批判诺曼征服给英格兰带来的伤害。马姆斯伯里的威廉则第一次在诺曼征服的历史书写中寻求平衡诺曼人与英格兰人利益与情感的"中间路径"。他叙述了诺曼征服对英格兰的积极影响,以及诺曼人对英格兰造成的伤害与压迫,最终营造出诺曼征服的总体正面形象。这种"中间路径"成为盎格鲁—诺曼史家书写诺曼征服历史的传统,并与王朝政治实现互动,促进了盎格鲁—诺曼社会的形成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诺曼征服是英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他对英国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以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英国封建社会的起源,是西方学术界一个长期纷争不已的话题。19世纪90年代,英国历史学家儒德先后发表一系列论著,创立了英国封建制度起源于诺曼征服的学说。其实,白面世之日始,这一学说就一直受到质疑和批判,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对其批判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1973年,布朗在《英格兰封建制度起源》一书中,坚定地捍卫了诺曼征服是英国封建社会起源的理论,该书被视为是诺曼起源学说反批判的扛鼎之作。然而,从史实和学理两个角度而言,儒德所创立和布朗所恪守的诺曼起源学说都是难以获得证实的。  相似文献   

4.
台湾通常把外资区分为华侨投资(华侨资本)和外国人投资(外国人资本),合称侨外资。所谓“华侨”,虽然条例曾规定是指具有中国国籍而侨居中国领域以外的人,但实际执行上并不太拘泥于国籍,可以说,凡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汉人)都可视为华侨而不管其国籍为何。香港与...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的古生物家说,他们在一个石灰岩山洞里发现80万年前的人骨化石,代表人类祖先的一个新种,可能是现代人与他们已经绝灭的堂兄弟,尼安德特人最后的共同祖先。另外一些科学家还不那么确信这个观点。他们同意新发现的这些化石是欧洲己知最早的人类遗骸,不论它们被定为什么种。这些化石对了解人类(包括所有现生的和绝灭的物种)首先在欧洲定居的问题是很关键”的。是否把西班牙新发现的这些化石归人人类话系树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科学家们对此持保留态度。西班牙国家自然科李博物馆的J·B·卡斯特诺(Castro)博士和康普路顿斯大学…  相似文献   

6.
关于汤都亳问题,近些年来学术界争论的十分热闹,认识分歧很大。这次争论是从偃师发现二里头文化开始的。偃师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有人认为这四期文化都是夏文化,有人则认为二里头文化三四期是早商文化。特别是二里头文化的第三期中,发现了大型的宫殿遗址,更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都认为这里是一处王都。持夏文化观点的人认为二里头是夏都,持早商文化观点的人认为是商都,再具体一点,即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商汤都亳的西亳。赞成偃师西亳说的人很多,发表了不少  相似文献   

7.
1960年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在片尾揭开了一个谜,原来在贝茨旅馆挥刀杀人的,是店主诺曼身体里居住的妈妈诺玛,诺玛的肉身已经被诺曼变成了千尸。杀人的诺曼罹患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格分裂,这是无法承受的创伤造成的心理创伤,大多数由于儿童时期受了性虐待和身体虐待而引起。  相似文献   

8.
刘君 《安徽史学》2003,(4):87-91
关于“西学中源”说的讨论由来已久,为数不少的学人对其持否定态度。就“西学中源”说的源起时间而言,也众说不一。该对“西学中源”说的源起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作通过阐述“西学中源”说在晚清的发展变化过程,论证了“西学中源”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曾经产生过的历史作用,并给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杨静茹 《神州》2014,(11):131-131
历史上对翻译标准的讨论数不胜数,对翻译标准的讨论一直都在延续。翻译的标准很难去界定,它的标准是多元化的。翻译是一项特殊的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过程,它是跨文化夸语际的信息传播活动。文化的多样性使得翻译应具备不同的策略。最具争议的两大策略便是归化和异化。持归化的观点人认为译文应“本土化”,使译文适应本国读者。持异化观点的人认为应从原文出发,以原语文化为归宿。本文将重点探索翻译的标准与策略这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博白旧县志所载诗文亦云杨玉环是容县人梁丰《文史春秋》1994年第2期,载有周宏先生《杨贵妃是广西容县人》一文,文章第三节列举持杨玉环是容县人观点的古籍共13种之多。广西博白旧县志(现存世有乾隆何叙轩续编抄本与道光十二年任士谦县令主持续编的刊刻本)的艺...  相似文献   

11.
佛教并非我国古代先民们首创的一种文化、思想体系。它在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内地后(也有少数人持佛教传入我国的西汉说或秦汉说),迄今已近二千年。我们姑且不论佛教对历史的推进作用,但恐怕没有人会否认它对我国文学、艺术、天文、医学、逻辑等等的巨大贡献。佛教文化因素渗透到了我国小古、近古文化的中枢和末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平民 《江淮文史》2016,(4):147-152
晚清名臣王茂荫(1798—1865年)出于公心为朝廷推荐人才,一生中不下数十人,所荐之人大都得到录用。其儿辈为他作的《子怀府君行状》(“子怀”为王茂荫之号)中说他“于国计民生政事得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时事方殷,人才为重,故于宏奖风流,尤注意焉。前后荐剡不下数十人。凡所敷陈,多蒙釆纳;凡所推荐,多蒙录用”。为王茂荫遗著《王侍郎奏议》作序的易佩绅(咸丰八年举人,官至江苏布政使,王茂荫因病开缺后曾收其为弟子)有3句话说得十分到位,他说王茂荫一生中“以思格君心为性命,以求苏民困为家事,以博采人才为嗜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是世界绘画艺术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现在却有人说,中国画正步入穷途末路,已经没有生命力了。还有人说,中国画必须打破传统的陈规枷锁,另辟蹊径,才能打破国界,走向世界;甚至还说,最高的绘画艺术是不求人懂的,只要作者自具匠心,心领神会就够了。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外乎追求四个字:奇特怪诞。他们中有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本届(2005—2009)学会会员和理事身份合格有效,本会从2009年11月1日起,分期分批更换本届学会会员、理事证件。先行更换2009年新发展会员、理事,然后再继续更换2008—2005年人会全部会员、理事证件,凡本届期间加入我会会员、理事,请将现有会员、理事证及会费收据等有关资料或持送或邮寄(特快专递或挂号)到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一号中国文物学会办公室。逾期不换证者,将不继续保留会员、理事资格。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孙中山祖籍源流问题,史学界曾有过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其祖籍源于广东省东莞,是广府人;另一种认为源于广东省紫金,是客家人。两种观点如今在海外还时有争议。笔者在翠亨村生活了40多年,并从事孙中山早期生平事迹的研究,有机会接触到各有关文物资料,认为孙中山的祖籍源于东莞,是广府人。持这种观点,有以下几点依据:一、从文物资料考证及地理位置去看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藏的翠亨《孙氏族谱》明确讲明:孙中山先祖是由东莞上沙乡迁居来香山县(今中山市)的,而上沙乡全是广府人。这是重要依据。翠亨《孙氏族谱》和上沙乡《…  相似文献   

16.
余卉 《黑龙江史志》2013,(3):44-45,54
美国的政党政治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诞生开始就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并渗透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政党政治的衰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对此观点表示赞同。然而,美国的政党政治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环境,相对于传统的政党模式来说,它具有典型的美国特色,与其说是衰落,毋宁说它有其独特的发展轨道,是符合美国的建国者们以及美国人民期望的。  相似文献   

17.
宗教对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姓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一种具有奇特性的等级制度,覆盖和渗透了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它虽产生于古代印度,但至今仍留存于印度社会,贯穿于印度人类生活的始终,成为印度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本文试图从宗教(尤其印度教)对种姓制的影响来探寻种姓制长期留存的原因。(一)宗教神话使种姓制的起源具有神圣性关于种性制的起源,学术界观点很多。如有“瓦尔那”论、职业论、种族论、宗教论、雅利安人家庭制度论、土著文化论等。作为一个历史现象,种性制的产生自然有其特定的社会条件。但印度最古…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唐代刘知几《史通·六家篇》认为,《史记》乃司马迁本人自命名,此说有误。赵翼《陕徐丛考》、朱药《笥河文集》、梁玉绳《史记志疑)、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均有考证,并指出其错误,王国维举出(史记)中“凡七称‘史记’(实际应为十三称),皆谓古史也”还列举双人称“史记’一词皆为古史籍的例子7例,皆不指称(太史公书》。司马迁本人自命其书为《太史公书),见《太史公书自序第七甘)。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两汉人多因袭这个命名,称(太史公…  相似文献   

19.
叶智彰 《客家研究辑刊》2001,18(1):17-19,31
关于客家民系的本质,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南迁,“是纯粹的汉族”。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台湾学者陈运栋等。第二种观点认为客家民系以汉族为主体,承认与古百越族的支系畲、瑶、苗、 等少数民族,特别是畲族通婚和血缘交融。持这种观点的人占多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少数的  相似文献   

20.
鸱尾起源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术界对鸱尾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为西汉起源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为著名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和吴庆洲[1]。刘敦桢最先提出鸱尾创于西汉[2],其主要依据为《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