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谈我国的古建筑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章是单士元先生在十余年前,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视察祖国各地物古迹,调研保护措施时,在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经单士元先生生前审阅。在单士元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从他的遗作中捡存出发表,对当前物保护和古建维修有很好的借鉴参考作用。同时借此缅怀这位物老人。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发于19世纪早期。当时的吉隆坡发现了丰富的锡矿,吸引了大批的华人矿工前往开采。对吉隆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叶亚来[1]也是因开采锡矿而来到此地。由此,华人在当时建了不少建筑物。吉隆坡后来成为马来西亚的首都,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被拆除的建筑物也随之  相似文献   

3.
4.
古建筑是流传千百年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各个城市的古建筑都应该被保护并进行研究。大同市拥有丰富的古建筑资源,了解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之后,保护古建筑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是现今文物工作者应该重视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高中教育连年高速发展,但要实现教育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贫困山区的高中教育。思想意识封闭,教育观念陈旧,经济基础薄弱,办学条件简陋,贫困山区理应实施符合自身实际的高中教育发展策略。本文以武宁县为例,提出贫困山区高中教育发展的思路:一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民办教学,走多形式发展之路;二要立足山区实际,准确定位办学目标,走贫民化发展之路;三要建立和完善师资市场机制,改造弱势高中,走整体发展之路;四要统筹生源,规范办学竞争,走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文物保存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物古迹是人类发展史上宝贵的遗产,是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珍贵遗存。这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无一不是无价之宝、惊世骇俗之作,然而文物环境的优劣与否关乎文物的寿命,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和谐的人为破坏让我国的文物面临极大的威胁。文章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阐述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并提出文物环境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南京博物院主体建筑老大殿,是中国近代建筑中唯一采用现代结构形式的仿辽代建筑。近年,南京博物院采用整体顶升、隔震加固等先进技术对其进行修缮保护,不仅有效增强了其抗震水平,还扩大了建筑的空间面积、提升了空间使用功能、丰富了展示内容和方式,为优秀古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也为优秀古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博物馆馆舍建设及博物馆各项事业发展的相互促进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无锡曹家祠堂古建筑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锡曹家祠堂的木构件槽朽和白蚁蛀蚀情况十分严重,彩绘也大部脱落。本文介绍了在维修保护曹家祠堂的过程中使用的现代科技方法,对于保护古建筑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韩杰 《文物世界》2014,(2):57-58
<正>乔家大院是清代富商大贾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该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经过乔家几代人不断努力,终于建成现在的格局。乔家大院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建筑群宏伟壮观、设计精巧、布局合理,依附于这些建筑之上工艺精湛的砖、木、石雕、彩绘等俯仰可  相似文献   

10.
龙游现存大量珍贵古建筑,如今面临保护难题。经国家及本省文物专家考察调研,省文物局批准,决定对其实行异地迁建,集中保护。古建筑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还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古建筑修缮过程中的数字化记录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文章分析研究了数字化记录在大悲殿古建筑修缮中的应用,探讨数字化记录在古建筑修缮中的意义和作用,更好地理解数字化记录在古建筑修缮中的价值,以期为以后的古建筑修缮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社会性昆虫,能够对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故宫博物院自2006年发现白蚁危害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和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对国内外在白蚁探测、预防、治理等方面的最新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基于故宫白蚁防治经验,探讨了古建筑白蚁防治在技术选择和实施方法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古建筑白蚁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潘媚 《丝绸之路》2011,(10):63-64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积淀,展现了鲜明的民族个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危机,此问题在贫困山区显得尤为严重。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贫困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必须结合山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工艺技术相结合,在保护古建筑本体的同时,解决好古建筑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及工艺技术等问题,并在保护修缮过程中全面深入地认知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5.
古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古建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尤其是地处偏远地区的古建筑,为让其为世人所了解,我们更应该不遗余力。利用VR技术对古建筑进行立体呈现,借助网络进行广泛传播,让参与者在古建筑仿真环境中穿梭,领略古建筑的魅力,深入挖掘古建筑的价值,激发人们对古建筑的研究热情,激起人们到实地参观的兴趣,让古建筑的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带动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主要承重材料是木材。木材是生物体,由有机物组成,容易发生腐朽、虫蛀、火灾和力学性能衰减等劣化,其中腐朽和虫蛀等生物危害的发生最为普遍。本文重点介绍了古建筑修缮和保护中,木材的保存、干燥、木材防腐处理的通用药剂和使用方法,针对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树种选择困难、木材防腐处理质量和木材含水率过高等问题,提出建议,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和维修提供最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建筑维修与保护自50年代国家层面的修缮与保护开始就遵循着不改变原状的基本原则,在大同小异的实践中,在不断总结的过程里,越来越彰显出不改变原状基本原则对古建筑特点保护的重要.而与之相关的维修要求,以及由此引申的价值关注,都体现出中国古建筑维修保护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张雪芳 《丝绸之路》2021,(2):116-119
作为丝路重镇,武威拥有两千余年的建城史,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古建筑遗迹.这些遗迹或多或少地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影响而遭损毁.为使这些凝固的艺术得以长久保存,使其见证古武威历史文化的发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庙、罗什塔、白塔寺、海葬寺等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有时代地域特色的建议与措施,使武威古...  相似文献   

19.
古建筑文化遗迹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之上的3D扫描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在重大历史遗迹数字化展示与修复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建筑本身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体现,附着于其上的其他艺术元素同样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就鲁土司衙门古建筑物外墙附着的砖雕而言,由于其裸露在建筑物外墙长期经受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为文物保护与后期修复提出了新的命题。利用3D扫描技术将附着在古建筑物上的砖雕、壁画等艺术品的几何纹理、色彩及反照率等详细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对损坏部分在软件中进行适当复原,为后期的展示与修复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明代古建筑来仙阁,是1981年公布的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公布的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贵阳市东郊乌当(今东风镇)赵家庄南明河与龙洞河汇流处下矶石上,距贵阳城区16公里。来仙阁始建至今已450多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乌当民众在矶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