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容兰 《神州》2011,(15):66-68
《现实一种》是余华先锋实验小说的代表作,表现了人性中"暴力与死亡"的一贯主题。本文对《现实一种》进行分析,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冷静展现出的暴力、暴力中人情的冷漠人性的缺失,残忍的告诉我们暴力才是现实的一种真相。  相似文献   

2.
潘美好 《神州》2011,(8X):50-50
在余华作品中,充斥着血腥残忍与暴力,看似荒诞不经,却揭示着人性的本质。在解构时空的背后,是对这个世界特殊手法的诠释。透过《世事如烟》,我们看到余华的独特方式和极具表现力的写作视角,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茂文  闫续瑞 《沧桑》2011,(2):146-147,150
童年经验作为一个最初的意向结构对作家创作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80年代的先锋作家余华,他非常重视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而且坦言自己的小说创作很大程度上与童年经验有关。余华童年时期胆小的性格,导致他对暴力充满了渴望,长期生活在医院周围使他对死亡持有一种绝对的冷静,文革时期的社会大环境让他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不可消除的阴影。这些童年经验无疑对余华的小说创作有着重大影响,在他的小说《现实一种》中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4.
高艳丽 《神州》2012,(31):8-8
余华在他小说里,无尽地展示人类生存的困境的同时,找到了在人类最基本的的生存状态下,人性中潜藏着的一种基本素质:“富于同情心、自我牺牲和忍耐的精神”以及人间的伦理亲情,以此寻求人类生存困境的突围。  相似文献   

5.
巴黎掠影     
禾青 《丝绸之路》2014,(21):74-77
揭开浮华巴黎的绚丽面纱,翻开巴黎的历史,一股血雨腥风扑面而来:拿破仑的屠刀横扫欧洲大陆,巴黎公社的革命暴力染红了协和广场……我们会发现,巴黎是一座暴力之城、血腥之城。巴黎的时尚和浪漫,是从屠杀和血腥中走出来的。这次去欧洲旅游,巴黎是重头戏,足足玩了三天,应该说时间比较宽裕,玩得还算尽兴。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1982年“陈果仁案”给亚裔民权斗争提供的借鉴和警示,通过对“陈果仁案”的剖析,对华人和亚裔群体努力为陈果仁争取司法公正的行动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底特律司法部门对此案凶手的轻判,促使底特律和全美的华人及其他亚裔群体,以美国公民伸张正义联合会为领导中心,掀起了为陈果仁争取司法公正的抗议和声援运动。“陈果仁案”是一起典型的反亚裔暴力案件,它在亚美民权运动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宇佳 《神州》2011,(10):9-9
《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的创作,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雷雨》是一部在情感、情怀和伦理血缘关系上展现的人性冲突,并由冲突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作品。剧中人物对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的困境引发了无可奈何的呼喊。但《雷雨》并非宿命论,它通过人性在现实中的苦苦挣扎并最终走向毁灭,讲述“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这一值得探讨的“人性深处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流血、杀戮、分尸,这些看似与宗教无关的词汇却经常在献祭活动中暴露无遗,因为对所谓的"宗教人"来说,只有在充满暴力和鲜血的祭仪中以及对祭祀动物的焚烧中,他们才能最强烈地感应到神。利用大量的民族学史料分析得出,宗教离不开杀戮,宗教人即为杀戮者。荷马史诗和悲剧中的相关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场普通希腊人向奥林匹斯山众神献祭的完整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血腥、暴力与杀戮在动物献祭中的上演。值得提出的是,这种杀戮性的献祭从雅典到耶路撒冷再到巴比伦,仪式化的流程竟如此相似。  相似文献   

9.
王子潇 《神州》2013,(6):5-6
《天堂蒜薹之歌》作为莫言为数不多政治批判力作,在书写底层百姓的苦难命题中进行了深刻的人性揭露和强烈的现实讽刺。莫言基于农民的身份体认酝酿出对底层农民的悲悯情怀以及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曝光信心;以作者的客观身份真实残酷地叙写了伴随蒜薹事件衍发的底层农民的人间惨剧和生活遭遇。本文将从《天堂蒜薹之歌》文本入手,深入剖析莫言笔下底层人物在生命价值、生存境遇、个人福祉、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与困境,探寻底层苦难背后的人与社会双向反思和现实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盛邦和 《历史研究》2005,(3):129-144
纵观日本亚洲主义的源流与异变,可以了解其如何从早期“兴亚”论经“国粹”论至后期“大亚细亚主义”、“东亚同文”论与“大东亚共荣圈”论,步步走向侵略主义的结局。萌生于19世纪中叶的日本亚洲主义具有其早期形态,原是一个多翼并存的思潮。分析这个思潮的早期形态如何演化异变,其中最反动的一翼如何加速膨胀,由此探析日本右翼思潮源生与发展的历史,有助于人们对其做更清晰的剖析与更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理念,创作上以热烈的笔调肯定和赞扬了“湘西”世界的生命活力和激情,揭示了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内涵,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一些后来的作家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在沈从文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或人性美不仅具有独特的内涵,而且广泛在性爱与人性、道德与人性、社会与人性等多重层面上得到展开,具有多方面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本厚 《旅游科学》2010,24(2):87-94
随着人性的觉醒、文学的自觉,六朝进入“游”的自觉时代,“游”历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和自我实现的路径,并推动文人雅士沉潜山水、游心物外。本文分析了六朝山水诗“游”的核心要素、“游”的动态载体、“游”的最高境界、“游”的后世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六朝“游”的自觉与山水诗兴起的社会背景、内在需求与情感归属。研究显示六朝山水诗把审美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中,“游的自觉”体现与山水诗篇创造共同推动了山水诗的兴起和中国山水旅游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死亡”是沈从文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意象,频频出现的死亡描写源于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体验。文章试从自卑情结不能释然、“希腊小庙”难以建构、美好人性无法延续三个方面来探究沈从文小说中死亡意识的现实溯源。  相似文献   

14.
曹祎婷 《丝绸之路》2013,(10):56-57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的创作中突出人文主义,在时间和回忆的叙述中运用碎片化的表现方式,通过讲述一个孤独与绝望的故事,展现给读者的不是人类在社会或历史中的地位,而是通过孤独与命运的坎坷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的真实存在。黑暗、死亡、性压抑、人性的沮丧、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5.
郑练淳 《神州》2012,(33):20-20
《双城记》描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英法两国激烈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通过精细独到的人物刻画及深刻的人性剖析,展示了作家对疯狂复仇的批判,并提倡用宽恕的精神来化解仇恨、感化那些被扭曲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学术界,近十余年的大革命史研究延续了修正史学所推动的对大革命的政治面向的再发现,革命中的暴力与恐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近年的恐怖研究通常都避开了传统史学中的“形势论”和“意识形态论”,而是注重从革命造成的政治化和革命政治的内在动力来理解暴力与恐怖,并且认真对待革命对IHN度暴力文化的继承和转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伦理的建构是基于人性假设的,解读公共行政领域的伦理困境必须分析公共行政人员人性中“经济人”与“公共人”的双重特性。由此,可以引伸出建构公共行政伦理的两重维度:制度约束与德性激励。制度约束是基于“经济人”假设的伦理规制,是防止人性的向下堕落,是抑“恶”;德性激励是对“公共人”假设的理性张扬,是实现人性的向上提升,是扬“善”。  相似文献   

18.
雷戈 《史学月刊》2000,(6):13-18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根据是现实批判的理性要求。它完全有别于古代史家所说的“直书”和“实录”。直书之所以不是客观性,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一种等级性。与此相反,客观性的本质则在于其平等性。历史学之所以可能保持一种客观性原则,就在于它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这一理想境界就是人性、自由与真理。历史学中的种种偏见可以借助人性、自由和真理来克服,同时,人性、自由和真理本身的偏见又可以被历史本身所克服。  相似文献   

19.
周程程 《神州》2013,(34):13-13
本文通过论述先锋作家余华的两部小说《活着》和《兄弟》,讨论了其作品探讨主题的转变,作品中更加让人体味良多的对“生存”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赳 《史学月刊》2006,(12):67-74
20世纪初,英国妇女社会政治同盟在艾米琳·潘克赫斯特夫人及其女儿的领导下,掀起了一场以暴力的激进方式来争取妇女议会选举权的运动,这与早期温和的妇女参政运动截然不同。“要行动,不要空话”的激进斗争方式在英国乃至世界妇运史上烙下了独特的印迹。该同盟采取激进策略,既有19世纪工人激进主义的影响,也是对近50年妇女参政诉求没有结果的绝望反应和对传统视野中维多利亚女性形象的反叛。这种激进的暴力斗争方式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