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斌 《黑龙江史志》2008,(16):113-114
宋之问是唐代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其格律精严的应制诗对后世诗人的创作有着重要影响。后人相继摹仿借用宋之问的诗歌,或袭用立意,或化用诗句,或借用表达手法;摹仿的效果不尽相同,有的不及宋之问原作,有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似文献   

2.
范成大在桂林两年,留下了数十首诗歌,这些诗歌描写了秀美的桂林山水,记载了他在桂林的交往活动,体现了浓厚的归隐思想,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失意情怀,展现了复杂矛盾的内心情感,同时,这些诗歌呈现出明畅自然、清新婉丽的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读白华草堂诗集》是蕉岭县清代著名诗人黄香铁的诗集,蕉岭县图书馆现藏有两部1932年黄睦记据旧木版印刷本。该版本为竖排线装,全集计3集29卷,分订成8册。  相似文献   

4.
近日,辽宁文学界的专家、学者、诗人,评论家王充闾、彭定安、王向峰、阿红、王秀杰、崔凯、刘兆林、朱庆昌、洪兆惠、李松涛、罗继仁、萨仁图娅、李万庆、王鸣久、刘恩波、李霞等30余人在辽宁社会科院研讨牟心海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5.
施远 《收藏家》2008,(2):53-57
雍正、乾隆年间制作竹刻笔筒成就最高的是周颢,他在技法上集嘉定派之大成,又自出机杼,援南宗画法入刻竹,终成合南北宗为一体、以刀代笔无不如意的新风貌,对后世影响很大。吴之墙及其以前包括三朱时期的竹刻笔筒作品,山水只作为人物背景的山石一隅而存在,在景深上为近景。  相似文献   

6.
明清易代之际的特殊历史背景,与满清政府为定鼎天下所采取的用人政策,导致清初“贰臣”大量产生,并直接影响着贰臣们的生存境遇。世代传承的儒家所信守的忠孝节义观念,使得贰臣文人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心理负担沉重,人格心态矛盾复杂,进而导致其文学创作发生巨大嬗变。  相似文献   

7.
潘恺 《神州》2012,(5):173-173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它进行研究。相比别的学科领域,艺术界的反应却有些迟缓,版画创作方面关于生态环境的相关创作较为缺乏,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创作题材无疑应成为我们版画工作者深入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盛世庆典》是由西藏著名画家李知宝先生创作的历史题材重彩壁画,全画为2×6米的横向式格局,在12平方米的总面积中,绘制了80多位大小人物,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庆典为主题.用高雅的形式.艺术化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年画艺术获得了开拓性、创造性的发展,无论是在绘画风格还是在创作题材上都更加丰富。加之人们对历史故事及传统艺术的钟爱,以及逢年过节用来装饰家居以营造喜庆气氛的作用,年画在老百姓中便风行开来。连环年画是年画的一种,它便于张贴,色彩鲜艳,经有序组合之后成为叙事完整的画面。  相似文献   

10.
金维诺 《收藏家》2004,(2):45-46
工艺品大多是人类的生活实用品,工艺品上的装饰纹样是随着器物的使用需要和人类的审美要求不断发展的,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但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需要和观念意识,而且是当时最通俗易懂、最普及的审美对象。但是中国时代久远,原始人的生活与理念、奴隶社会器物的种类与用途、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的享用和条件等等,并不都被现代人所理解和认识。因此前代最普及易懂的事物,却需后人经过考订才能明确,生活上实用器物的纹样也是这样。原始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理念大都与彩陶,玉器及其纹饰密切相关,我国地方辽阔,原始文化的发源地遍布南北,红山文化的勾龙、仰韶文化的彩陶、河姆渡  相似文献   

11.
在油画界,画西藏题材的画家不少,但像范一鸣这样心无旁鹜地只画西藏题材的很少,并且,他的兴趣点不是再现浓艳的风俗,而是刻画高原人内心世界的精神影像。对范一鸣来说,藏区不仅是他创作灵感与素材的源泉,更是他身心生活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12.
《旅游纵览》2010,(6):87-87
<正>刘树枫1957年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作品以佛教题材为主要创作方向,创作出庄严与肃  相似文献   

13.
魏宝山 《丝绸之路》2008,(10):68-69
提起美丽的新疆,国内外许多人自然会想起吐鲁番的葡萄。新疆的葡萄种植面积之大、品种之多、色泽之美、口感之好、销量之广早已闻名遐迩。而新疆画家崔逢春以干枯的葡萄及藤蔓作为创作题材,在为吐鲁番的葡萄赢得更多美誉的同时,也为自己在全国书画界树立起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4.
历时四年,陕西省著名国画家王有政、杨光利合作的作品《纺线线——延安大生产运动》,于2009年8月6日正式通过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委会终审。为此,笔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该作品的创作者。  相似文献   

15.
中朝边界史研究,乃是当今中朝关系史中的热点问题,中、日、韩三国学术界皆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出版了不少论著。但彼此分歧很明显,因为这不只是学术问题,更有着浓重的现实关怀。相对而言,中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滞后,中韩建交之前,这是学术禁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著。只是近20年来,随着中朝(韩)关系史研究的发展,方有专著问世。杨昭全与孙玉梅的《中朝边界史研究》①是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中朝边界历史沿革的专著,重点描述了清代以来中朝边界交涉的经过。2011年出版了两部著作,  相似文献   

16.
于英 《收藏家》2005,(4):8-12
在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演变进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卓有成就的优秀画家。其中女性画家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在绘画史上仍占有重要一席。特别是明清两代女性绘画空前发展,无论画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都超过了以往历代。此时的女性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均有;艺术手法多样,工笔、写意、水墨、重彩兼能。  相似文献   

17.
德治 《旅游纵览》2013,(8):92-97
求特 求特是指在摄影创作中,不断地追求新意,追求超越平凡的特殊性.力求摄影作品具有新鲜的内容,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比较特别的表现形式.那么如何求特呢?我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追求特别题材、特殊环境和特种技法.  相似文献   

18.
刘昕 《神州》2013,(5):8-8
作为九叶诗派的女诗人,郑敏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从进西南联大学习哲学后,她的诗歌便在冯至和里尔克的影响下逐渐成形、发展,带着独特的哲理性走人我们的视野。唐浞曾这样评价她:“我知道她原是学哲学的,在她的诗中,思想的脉络与感情的肌肉常能很自然和谐地相互应和,不像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们那么厌恶理性与思想,她虽常不自觉地沉潜于一片深情,但她的那种超然物外的观赏态度,那种哲人的感喟却常跃然而出。歌颂着至高的理陛。”40年代的郑敏,用独特的洞察力凝视着这个时代,这个生活的世界,《金黄的稻束》便是由此而来的“沉思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