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大批高校内迁,原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迁入西北,几经波折,最终落脚甘肃兰州,成立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师生们是如何逐渐适应这段充满艰辛的迁校岁月,从被动适应到主动热情,这是一条复杂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花卷风波 1942年,我13岁,在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上学。国立西北师范学校,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为收容沦陷区逃亡到大后方的学生建立的学校之一。这些学校不收学费,且吃住全包,俗称全公费学校。  相似文献   

3.
《文物》1951,(10)
一、简史西北人民图书馆县是在原国立兰州图书馆与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基础上创建的。一九四三年四月在重庆组织国立西北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商定馆址设兰州。七月,在兰州甘肃省立兰州民众教育馆内开始办公,进行购置设备、采办图书。一九四四年租定曹家庙兰泉书院旧址为馆址。同年七月七日正式开  相似文献   

4.
正我于解放前考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从助教到教授,也兼任过数学系和科研处的领导工作,在如今的西北师范大学生活和工作了一辈子,亲眼目睹规模不到千人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发展壮大为现今已达五六万人的新型西北师范大学,实非易事,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5.
西北联大,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创立的一所与西南联大齐名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1937年9月成立的西安临时大学,主要由当时为躲避战乱而撤离平津地区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以及此前已撤离至西安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焦作工学院等院校合并而成。1938年3月,由于日寇逼近西安,西安临时大学又奉命迁往陕西汉中,并于当年4月正式改组成立西北联合大学。此后A1938年7月至1939年8月,西北联大又陆续分立为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五校。虽然西北联大两迁办学的时间不长,但它却在特殊时期保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对此后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1,(10)
一、本馆沿革:我馆是从旧型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改造成的。创基于三十年前的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图书馆。一九二七年法专改为兰州中山大学,一九三○年改名甘肃大学,一九三一年改名甘肃学院,至一九四六年又将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并入,成为国立兰州大学,我馆印为国立兰州大学图书  相似文献   

7.
郭晋稀先生,1916年生于湖南湘潭.曾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国立师范学院、湖南大学就读,受业于著名学者曾运乾、杨树达 骆鸿凯、钱基博诸人,特别是曾、杨两位大师对晋稀先生非常器重,先生受其影响也最深.大学毕业,先生即任教于国立师范学院、桂林师范学院.解放伊始,他放弃了在北京和华中工作的良好条件,只身来到兰州,任西北师大中文系副教授、教授至今.晋稀先生在甘肃工作了近四十年,他学识渊博、诲人不倦,在我省教育界深孚众望.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1,(10)
(甲)简史:一九三七年秋,芦沟桥事变后,国立北平大学、师范大学及北洋工学院在西安合组西安临时大学。因各校原藏图书均未运出,乃在西安、汉口、长沙及香港等处,极力抢购中外图书,筹设了一个小规模的图书馆。其后校址迁到城固,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一九四○年夏,该大学又分成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及西北师范学院等五个独立的院校,所藏图书  相似文献   

9.
谢婷婷 《文史春秋》2022,(11):54-58
<正>国立桂林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创办于1932年,校址在桂林雁山,前身是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42年4月改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8月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国立桂林师范是中华民国时期著名高等师范学校之一,与民国六大高师并称,是中国西南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源头之一。1944年6月,侵华日军南下逼近桂林,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被迫西迁,辗转迁至丹洲(今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平越(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办学,直至抗日战争胜利次年的1946年初才全部迁回桂林。  相似文献   

10.
正1938年8月底,我国108所专科以上学校,被日本侵略者破坏了91校,幸存的都先后搬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而1938年12月1日,我国第一所独立师范学院却在今湖南省涟源市蓝田光明山创办。此时,是长沙"文夕大火"之后的第18天;此地距日军与中国军队对峙的新墙河前线仅200公里左右。迎着隆隆的枪炮声诞生的这所大学就是国立师范学院(简称"国师"),院长廖世承。  相似文献   

11.
1946年至1948年,张舜徽先生任教于国立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在西北任教的两年多时间,是他学术研究生命中的重要时段。教学、读书之余,他凭借地理之便,积极搜求西北文献和敦煌学文献,最终利用敦煌古写本《说苑·反质》残卷,撰成了《敦煌古写本〈说苑〉残卷校勘记》一文。《校勘记》是张先生敦煌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不仅对研究《说苑·反质》有所补益,对后世研究敦煌学文献、开展文献学理论探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945年,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因国文系主任谢六逸去世,院长齐泮林特地跑到陪都重庆招聘教师。当时全国只有8所国立师范学院,按现在的说法都是重点大学。据1991年编辑出版的校史记载:当时“尽可能地增聘教授,使一些驰名全国的学者荟萃于此”。8月,姚老应聘为贵阳师院国文系副教授。  相似文献   

13.
近读《丝绸之路》93年1期刊赵燕翼《王洛宾和<牧羊姑娘>》一文,引起我对有关喻宜萱当年来兰州演出的一些回忆,写在下面,算是对赵文的一点补充。喻宜萱(当时习称管喻宜萱)女士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攻读“音乐及教育。”194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往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考察音乐。回国后应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文白)将军的邀请,来兰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她到兰州的第二天即投入了演出活动。这次音乐会是以西北文化协会的名义主办的,实际主持筹备者是长官公署政工处少将高级参谋孙浮生,由该处中校参谋  相似文献   

14.
正王辅民1961年生于甘肃庆阳。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其作品于1984年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1994年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并获优秀作品奖,1999年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其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曾任兰州画院院长,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交流部主任、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高延滨 《丝绸之路》2013,(17):53-60
2012年4月,兰州市提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文化旅游形象宣传标志语,我着实兴奋了一把。作为西北旅游的门户城市,兰州终于有了这样一条朗朗上口、形象贴切的宣传词了!兰州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别说外地人不知,就连土生土长的兰州人也不一定全部知晓。既然西北游出发在兰州,作为一个热爱旅行、热爱家乡的兰州人,我决定利用周末、假日,按照媒体宣传的"兰州十大美丽乡村"旅游路线,把荣登上榜名单的苦水玫瑰园、什川古梨园、  相似文献   

16.
彭泳菲 《沧桑》2011,(2):21-22
江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作为战时国统区的女子最高学府,是教育部为培养后方女子师资而建立的。自1940年在江津建立至1946年迁往重庆前,是女子师范学院艰难办学的六年,学院从无到有,院系不断得到完善,学院规模逐渐壮大,为国家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中等女子教育师资,同时也为今天的西南大学作了丰厚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7.
韦自强 《丝绸之路》2003,(12):62-63
范永杰,甘肃天水人,1941年生,196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参加工作后在剧团、文化馆搞文艺工作多年,后调入兰州师专,现为天水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相似文献   

18.
正钱宝琮(1892—1974),字琢如,浙江嘉兴人,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1911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旋即回国,投身于中国高等数学教育事业,先后执教于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私立南开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和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等院校。  相似文献   

19.
巴陵 《丝绸之路》2009,(13):30-30
2007年1月,我从长沙去西北。到兰州出差:好友带我喝了一种八宝盖碗茶,记忆深刻。离开兰州后,很想再喝一次.却没有机会!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大学的国文教学是我国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国立师范学院作为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学院,其国文教学具有当时大学国文教学的共性和自身独特的个性,研究国师的国文教学,可以启示今天的大学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