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香港,这块土地曾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轫之地,也是他革命活动发端之地。港英政府曾对他下达驱逐令,港英当局曾在他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无理干涉和禁止民众庆祝。最后一次离港时,他不禁双眼湿润……  相似文献   

2.
陈光甫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银行家,江浙金融资产阶级的领袖人物。他一生创建了两个重要企业——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中国旅行社,都卓有成就。他曾以财力支持过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抗战的关键年代里,曾受命赴美谈判,争取援助。在战后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之际,他又曾出任国府委员。他的档案  相似文献   

3.
李东 《江淮文史》2005,(5):24-33
他曾拄着双拐赶赴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工地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他曾用娴熟的英主持国际学术会议;他曾在防洪模型实验中重演历史上典型洪水过程,检验各种防洪方案和效益,为淮河防洪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他,就是省政协委员、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合肥工业大学和河海大学兼职教授、水利专家西汝泽。  相似文献   

4.
他七岁到陈赓家当牧童,在陈赓的带领下参加革命;他是贺龙得力的左右手,曾跟随贺龙到湘西,是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的创建者之一;他曾指挥红七师、红四师转战南北,为革命屡建功勋;他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首任旅长……他是早殒的传奇战将--卢冬生。  相似文献   

5.
他在周总理身边工作了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伴随着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曾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他就是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员高振普。20年前,笔者曾与高振普住在同一个宿舍院里,经常听他讲述周总理晚年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6.
他曾在央企叱咤风云,他领导的"中航油"被《求是》杂志作为成功案例来探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世界经济论坛》评他为"亚洲新领袖",即现在的"全球青年领袖"。母校评他为"北京大学杰出校友"。但他也曾因轰动一时的"中航油巨亏事件"在新加坡被判刑四年零三个月。刑满释放后,  相似文献   

7.
大宣 《中国土族》2010,(Z1):43-44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吴彦俭出生在朔山脚下,在他如梦的季节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由于一次意外,吴彦俭失去了一只手。他曾迷茫过,也曾失望过,但朔山给了他坚强的意志,朔山给了他宽广的胸怀,不少在逆境中奋起的人鼓励着吴彦俭,他在困境中锤炼着自己,多次登上全运会、残奥会的领奖台,成为大通的骄傲,青海的骄傲。  相似文献   

8.
正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莎士比亚便是这一时期应运而生的伟大巨人之一,马克思曾经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家道败落后,他曾在屠宰场做过学徒工,做过书童,当过律师的书记员,也曾在当地学校做过教师助手和小学生的家庭教师。在他22岁时,他跟随一个戏班来到了伦  相似文献   

9.
他,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他,曾任黄埔军校少校政治教官,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在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的十一军担任政治部主任;他,长期在上海、香港、四川做地下工作,解放前夕,曾组织地下武装,策反国民党军队。新中国建立以后,他,功成不居,淡于利禄,不愿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之职,坚辞任命,宁肯当一名普通教师,先后在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历史系、文学系的教授。他,就是学识淹博,著译宏富,且曾叱咤风云,驰马疆场的罗髫渔同志。我曾在他领导下工作十余年,听他谈起过以往的经…  相似文献   

10.
牛之营 《纵横》2013,(6):55-60
在毛主席家做客,三大领袖题词鼓励 金茂岳很幸运,在1940年到1941年两年的时间中,毛泽东主席曾两次请他做客吃饭。他曾当面聆听毛泽东、朱德的亲切教诲,还曾得到毛、朱、周三位领袖的题词鼓励。  相似文献   

11.
牛之营 《纵横》2013,(5):50-54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中央医院,有一位著名的产科大夫,名叫金茂岳。由于他医术精湛、成绩卓著,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红都名医”。他曾为江青接生,曾得到毛泽东等三大领袖题词,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介绍他加入共产党,他也曾遭到过王明的无端陷害——这些不凡的传奇经历,使他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公众人物”。  相似文献   

12.
他热爱自然,曾幻想做一名科学家,但却梦断清华;他崇尚自由,曾希望创建新的资产阶级政党,但却舟止耶鲁;他忧国忧民,曾力主国共两党结束内战,“和平竞赛”,但却险遭暗杀……历尽坎坷,他终于找到一条与共产党人风雨同舟的光明之路。他是谁?请看——  相似文献   

13.
李宁 《纵横》2008,(11):34-37
他,曾跟随李兆麟领导的远征队由富锦、宝清出发到海伦一带开展游击战;他,曾因叛徒告密被抓入狱,严刑拷打;他,曾凭借机智勇敢蓄积力量,越狱之后九死一生。读者看多了革命志士被抓入狱、宁死不屈的故事,本文要讲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坚韧不拔、大智大勇的逃生故事。  相似文献   

14.
申春 《炎黄春秋》2004,(9):15-16
武纡生同志是我尊敬的革命老前辈,抗战时期,他曾受中共党组织指派在冯玉祥将军身边工作达六年之久。我和他有过多次晤面恳谈。一天,他向我谈到一件轶闻。他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致信时在重庆的李达。诚邀他偕夫人及子女去延安,而李达思之再三却婉辞毛泽东的邀请,这个中缘由  相似文献   

15.
李和曾作梦也不曾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毛泽东,毛泽东特别爱看他的演出。从1949年初到1976年的20多年中,毛泽东不仅经常看他的戏,而且喜欢同他谈戏,还多次关怀他的工作、生活和身体情况。在毛泽东和李和曾的交往中,人们会发现,毛泽东对京剧高派艺术有着强烈的偏爱和独特的感受,对李和曾本人的感情又是那样真切与独钟。第一次观看李和曾演出,毛泽东便赞不绝口。工作人员发现,从来没有看到主席对一种艺术像这样情绪激荡、喜形于色那是1949年3月上旬,华北大地春寒料峭。在太行山深处的平山县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解放…  相似文献   

16.
他生于1887年,死于1987年,活了一百岁。他1923年来到中国并在此终老,是亲历中国北伐、抗H、解放战争、“文革”及之后改革开放初期共六十余年激荡岁月的外国人。他曾执教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是吴宓、闻一多、李约瑟、费正清的挚友,季羡林、杨绛、何兆武的老师。他的教学理念流传于各大学,曾为清华校产挺身而出,曾多年保存闻一多的骨灰,曾与学生杨绛一起捉猫……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洋教授。  相似文献   

17.
万京华 《百年潮》2014,(8):27-32
邓小平是卓越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他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中,与新闻工作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参加革命早期,他曾参与《少年》《赤光》等革命报刊的编辑工作;遵义会议召开前他曾主编军委报纸《红星》报;在革命队伍中逐步担当重任后,他也一直关心、重视、支持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些理论思考以及具体指示、批示,对于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忆耕 《环球人物》2013,(13):24-25
二外的高材生,外交部的笔杆子今天,他是国家的外交部长,站在国际舞台之上展示着中国形象。30多年前,他是一名普通的北京知青,出生在皇城根下,对政治敏感,曾忧国忧民地苦苦思索,也曾与同窗好友结伴四处寻觅有特色的小饭馆……  相似文献   

19.
曾扩情处事粗中有细 在黄埔毕业的同学中,一提起扩(读:况)大哥,没有人不认识他。这一方面因他在黄埔第一期同学中是年龄较大的一个,又名列“蓝衣社”十三太保之首;另一方面是他为人和蔼,乐于助人,只是有点马马虎虎,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大而化之”。 许多人说曾扩情“大而化之”,是说他遇事不肯动脑筋或幼稚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临终前也对他的儿子说:“曾文正公的书,你要终生研究。近代史上,吾独服曾文正公。”曾国藩被国共两党的元首如此钦佩和推崇,可见他的人格魅力多么了得。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在别人眼里几近完美的人。人生却有一个终生的遗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