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后氏居于古河济之间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后氏居于古河济之间考沈长云近年来,有关夏文化的讨论很热烈,其中论及夏文化分布地域,几乎众口一辞,都指为在今河南西部,或者晋南一带。及读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却发现王氏的认识与时下论者大相庭径,其论及三代都邑的分布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时说:“夏自太康...  相似文献   

2.
夏族兴起于古河济之间的考古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考古发现的古河济地区中心即今濮阳龙山古城聚落群的考察,可证濮阳即文献所称禹都阳城。整个豫东鲁西自仰韶至龙山时期聚落的急剧增长以及大批龙山古城的涌现,说明了以夏后氏为首的夏族在这一带的兴起。通过古河济地区聚落的骤兴与相邻豫西、关中等地聚落的衰退相对比,结合古代中原气候环境的变迁及相应人口结构变化,更显示出古河济地区在虞夏之际已发展成四方辐辏、聚落繁庶的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3.
额尔齐斯和乌伦古河流域,是阿勒泰地区主要水源分布区,也是阿勒泰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枢纽地区。前者,是我国西北著名的大河之一,也是我国唯一  相似文献   

4.
彭戏氏考     
《史记·秦本纪》:“武公元年(前697年),伐彭戏氏,至于华山下。”《正义》曰:“戎号也,盖同州彭衙故城是也”。彭衙,又见于《左传》鲁文公二年(前625年),秦晋交战,秦师败绩,云:“(晋)取汪及彭衙而还”,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曰:“冯翊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然《秦本纪》云:“战于彭衙”,《集解》引杜预曰:“冯翊合阳县西北有衙城”,可知彭衙又作衙城。《汉书·地理志上》左冯翊有衙城,王莽改为达昌,颜师古注认为此衙城即《春秋》之“彭衙”。彭衙所在,《正义》引《括地志》云:“在同州白水县东北六十里。”《大清一统志》卷245《同州府》曰:…  相似文献   

5.
田于巴蜀远离中土.留传下来的史料少而零碎;因而人们对其历史感到茫然。特别是开明氏灵以其荆人的身份而王蜀.和他“化从井中出”的神秘来历.则使开明氏的历史显得更加扑朔迷离。1981年在新都马家场发现战国木椁墓.发掘报告认为墓主人“是古蜀国国王”……属于开明九世至十一世的可能性较大。”①特别是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物上.多带有两个文字符号.冯广宏先生释为“开明”②.新都战国墓的出土确证了开明氏蜀王历史的真实性。本文研讨的重点是开明氏的族属.身世.故地和祖籍.一、开明氏的族属对于开明氏的族属,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结…  相似文献   

6.
王长丰 《中原文物》2006,8(1):65-68
本文运用殷周甲骨卜辞与殷周金文方国族氏徽文字互证的方法,对殷周时期的“竝”方国进行了综合研究,考证出“竝”方国的地望在今河南固始附近。  相似文献   

7.
内务府是清代独创的管理皇室宫禁事务的机构,它的成员由来自皇属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的十五个包衣佐领、十八个旗鼓佐领、二个朝鲜佐领、一个回子佐领和三十个内管领的包衣人和太监组成。包衣,满语为booi,一般是包衣人、包衣阿哈(即booiniyalma、booi aha)的简称,意思是家里的。家里的人、家仆。包衣最初起源于部落下层成员和非血缘关系的氏族、家族成员,随着满族早期社会的发展和各家族势力的不断扩大,包衣的来源和组成日益复杂,包衣的身份地位日趋稳定,而包衣作为一个奴仆阶层最终成为内务…  相似文献   

8.
渤海与大氏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是一个争论颇多的学术问 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坚持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基本历史联系,方可认识到渤 海因大氏而得名,大氏乃古大氏族团后裔北上融入粟末■■族,溯本求宗,乃尊其为本族姓 氏,故大氏亦因渤海之建立而名于世,渤海大氏把族的发展史推进至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电白方圆百里没有冼氏居民。带着这个问题,笔深入电白各乡镇调查考究,经过数年的努力,基本弄清了电白冼氏的历史和现状概况。目前,电白冼氏共有2996人。本就电白冼氏作初步考析。  相似文献   

10.
渤海始祖姓大氏,史有明文。惟大氏之源流,至今史学界尚存异见。金毓黻先生在《东北通史》一书考释说,因祚荣父乞乞仲象官至大舍利,故以官为氏;日本稻叶君山氏则认为大祚荣因族属靺鞨,靺鞨音近玛法,而女真语大人曰玛法,故因以为氏;日前,偶得《吉林大学学报》一本,拜读罗继祖先生“以大为氏”一文,得知“盖胡人呼一部之长为部大,犹乌桓、鲜卑称大人也,渤海王族之氏大,殆源于此。”综上观之,渤海始祖姓大氏,至少已有三说。  相似文献   

11.
姓与氏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源于圆腾,表示出生於哪个圆腾祖先,它代表血统,是个不变因素;氏则根据封地、或官职、或先人的字等后天因素而取,是个可变因素.春秋以後,人口繁衍,族姓分化,小国沦丧,礼崩乐坏,姓氏谱系开始模糊,至少到春秋晚期,姓与氏就开始混称,以氏为姓,偶有见之.秦汉以後,大多以氏为姓,上古原姓很少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甲骨卜辞就有"息"字,殷周金文也有不少与"息"相关的资料.周代息国是姬姓贵族袭居商代息国故地而得名.周代息地在今息县城西南十里青龙寺附近,"息"、"鄎"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  相似文献   

13.
“令支”方国族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字形上对殷周甲骨卜辞、金文族徽进行分析,例证了金文族徽文字“■”、“■”即是“令支”的合文,“令支”为殷周时古国,地望在今河北省迁安县西,古有令支县故城。  相似文献   

14.
《开母阙铭》的核心字句"同心济■"之"■"应为"洪"字,它是糅合了古文篆体、隶书篆写、汉篆美术化等因素而造作的讹篆。"同心济■"即"同心济洪"。王念孙释"■"为"厄"疑误。  相似文献   

15.
"勋庸弈载,位望优崇",河南于氏家族自于谨以武功起家,便一直活跃在隋唐五代的历史舞台上,其问入相者四人,入翰林者三人,主文修史,出镇方面者亦不乏其人.他们积极参与或者发起文人官僚之间的诗酒唱和,于志宁、于邵,于濆、于公异等三十余人,都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于邵堪称唐德宗时期的大手笔,于濆则于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本文即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考察于氏家族文人的生平经历与文学创作,评介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并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汪洋 《中国钱币》2018,(2):29-36
一 奉天公济平市钱号简介 光绪二十七年(1901),奉天商务总会的前身奉天公济会出资沈平银10万两,开设奉天公议商局,局址位于奉天大北门里,经营钱庄业务。开业不久,日俄战争爆发,受其影响,奉天市场萧条,公议商局营业不振,行将停业。  相似文献   

17.
导?言
  江西抚州金溪乐氏自明初进入贵州。笔者十四世祖乐益章于清乾隆初年迁入贵州黄平旧州,与三百年前入黔之乐氏不同门。但是,同为金溪祖籍,两支黄平乐氏不仅同宗,而且乐益章很可能是追随早年乐氏入黔之足迹而来。乐益章入黔后在黄平旧州娶妻生子,其后人至十六代(洪字辈)始出现外迁趋势,恐与经商和“苗乱”有关。本族十七世祖乐永隆(海平)经商致富,在移居贵阳前,已在湖南洪江置办家业,后专门指派三子嘉芸(书臣)常驻洪江打理。乐氏共有十三人葬于洪江,其中十一人为嘉字辈及女眷。是以洪江为乐氏祖居地之说,并非指入黔之前的祖居地,而是后来家族商业扩张及外出避难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王小舒 《文献》2004,(3):175-184
明清之际,山东地区的诗歌创作十分繁盛,而莱阳的宋氏家族尤其引人注目.后世有"明清之际,诗学倡行于山左,莱阳宋氏尤冠曹部,远近风从,颇极一时之盛"①的说法.明万历以后,宋氏家族在诗歌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有宋继澄、宋玫、宋琮、宋琏等人,当时人将其"比之三苏、二陆云".②这些人当中,最受推崇的是宋玫.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儒家经典中的“修己治人”论在汉代何以能够实现。当位居政治上层的人物致力於“修己”,显示出了只要是人就应该具备的姿态时,受到感化的民众於是对此模仿,力求奋发向上。本文针对被感化一方的主体性契机,对上述现象产生的逻辑进行了考察。切入点置於反映民众主体性的“翕然”一词之上,指出民泉具有的立志从善之心在政治上层人物的“修己”行为下得到觉醒,民来试图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自己的不善,而“翕然”正是用来形容这一连串心理动态的词汇。汉代教化政治中的“治人”是在政治上层人物的“修己”下觉醒的民众从主体上开始向善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晋书.肃慎氏传》作为研究肃慎族系早期历史的基本文献,历来受史家重视。但是通过对其文献来源的分析,实际上《晋书.肃慎氏传》主要是依据《肃慎国记》和《魏略》撰写而成的,总共征引史籍不超过十种。内容上多为抄撮前人著作,研究者在引用时需要加以注意。而这种情况无疑表明:到了唐太宗时期,中原王朝对肃慎族系早期历史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更说明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肃慎频现于史,但是有关肃慎的可靠记载并不多,中原王朝对肃慎的了解并不十分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