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历史地理学界在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的学术史论述中,一般多提及"禹贡学派",这当然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仅论及"禹贡学派"对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影响而不及其他,会有以偏概全之嫌。这其中,学界对与"禹贡学派"同时(甚至产生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存在于南方(南京、杭州)的另一支一脉相承且影响甚大的学术力量——即1923-1936年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南高史地学派",以及1936-1949年间的浙江大学的"史地学系"诸学者的业绩多少有些忽视。本文认为,在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历史地理学的"史地学派",该派以张其昀先生为核心,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创建与学术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因该派的学会、刊物和大学的系科建制多以"史地"为名,且强调"史地合一"、"自然与人文并重"和"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的研究宗旨,故可称之为"史地学派"。  相似文献   

2.
李长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南洋史地与华侨史研究专家,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早期擅长于治华侨史、南洋史地,这方面的成果收于2001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洋史地与华侨华人研究———李长傅先生论文选集》。后期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和一些历史地理古籍整理注释工作。特别是在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学方面建树更为卓著,这方面的学术成果《李长傅文集》最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作为“名家文存”出版了。全书共汇集先生41篇论文。分有4部分:“地理学概论”部分收有论文10篇,“中国区域地理研究”部分收有论文…  相似文献   

3.
巴托尔德是俄国著名的东方学家。他运用历史批判的研究方法,率先将中亚历史地理问题研究纳入科学轨道,成为中亚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考古学、阿姆河流向、人工灌溉和政权更迭等问题为导向,对中亚区域史地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他的中亚区域历史地理观。开启了中亚历史地理研究的先河;他的中亚区域历史地理观,对中亚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当今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和国别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要诞生地之一。北京大学已故的侯仁之教授,最早在中国倡导这一学科,提出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他也最早投入这一学科的研究实践,做出一系列典范性研究,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创建人之一。侯仁之先生也为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人材;特别是在侯仁之先生的直接引领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大学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研究团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各个分支领域的建设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最近30年来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主要领域的研究论文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历史疾病地理研究为传统领域,论文最多,占80.53%;历史健康地理研究为新兴热点,论文逐年增多,占19.47%。开展中国历史疾病地理学研究的学科主要是历史学、地理学和中医学,开展中国历史健康地理学研究的学科主要是中医学、地理学和历史学。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已形成6大研究领域,即历史疫灾地理,历史传染病地理,历史药物地理,历史疗养地理,历史地方病地理,历史长寿地理。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理论体系不完善、研究队伍较分散、研究方法待集成等问题,亟需拓展研究领域、充实研究内容、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集成先进技术、对接国家需求。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应成为历史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邹逸麟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运河史、黄河史、历史环境变迁和区域经济史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邹先生一直参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和审定工作,对大型科研集体项目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关系,有着深刻的体会。本刊特约请邹逸麟先生对数十年的历史地理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并展望历史地理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学者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10.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11.
石泉先生,1918年1月生于北京,安徽贵池人。他是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立者,他对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份珍贵遗产。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近几十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5月4日,石泉先生在武汉逝世。本刊约请国内历史地理同行撰文,表示对石泉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是四川大学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该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秉承百年名校史地研究传统,汲取巴蜀文化精华,在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缪钺、任乃强等国学大师史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四川大学已有专门的历史地理学研究队伍。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川大学开始历史地理学专  相似文献   

13.
1999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与往年一样 ,在自然与人文两方面都有所建树。史地工作者通过辛勤的笔耕 ,发表了大量论文 ,出版了不少专著。但亦有与过往不同的某些特点。例如 ,出现了一些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的文章 ;研究更注重为现实服务等等。可喜的是 ,无论专著亦或论文的作者 ,多为近年来学业有成的青年史地工作者 ,这是历史地理研究领域兴旺发达的标志。一、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如果以《汉书·地理志》的问世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起点的话 ,至今已近二千年之久 ,然而 ,直到 2 0世纪 30年代 ,这门学问都被称为沿革之学或沿革地理学。那么 …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陈昌远先生,河南大学教授,2017年12月11日因病不幸辞世。先生毕生从事历史地理学与先秦史研究,在历史地理学、先秦史等诸多领域里建树颇丰。在长达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先生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开拓了先秦历史地理与中原历史地理研究的诸多领域,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特别是中原历史地理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尹国蔚历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科,这似乎已成定论。已故谭其骧先生早就说过:把历史地理看作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或历史与地理之间的边缘学科的看法,“目前至少在我国国内已基本上销声匿迹了”。①邹逸麟先生更明确指出:把历史地理视为地理学科...  相似文献   

16.
维达尔·白兰,士(Pal Vidal de la Blache 1845~1918)①毕生致力于发展地理事业,是法国地理界的一代宗匠,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一、事业白兰士年青时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史地课成绩特别优异.当时法国大专学校中地理学尚未独立成系,史地课程并列,而在史地系中,历史课题占压倒优势,地理学可说是历史学的附庸.1870年后,法国大学才开始设立独立的地理讲座,索尔蓬(So-rbonne巴黎大学,首先成立地理系,但首任系主任还是由历史学家担任.因此,从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修地方志若干问题的谈话--访侯仁之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仁之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界的泰斗之一。在我国 ,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历史地理学是解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由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的转折 ,是在侯仁之先生和其他一些前辈学者的倡导下实现的。自青年时代起 ,侯仁之先生即追随顾颉刚先生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 ,5 0多年来 ,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2 0 0 1年 1月 1 1日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调研室邱新立、《中国地方志》编辑部王芳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李孝聪教授的引见下 ,前往北大燕南园6 1号侯仁之先生的寓所拜会了这位享…  相似文献   

18.
<正> 侯仁之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界的泰斗之一,自青年时代起,即追随顾颉刚先生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50多年来,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历史地理学基本理论方法,沙漠变迁和历史城市地理研究领域,创见尤为卓  相似文献   

19.
李小建 《人文地理》1986,1(1):37-41
七十年代前,受人重视的学科为城市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七十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地理居首,其次为社会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和旅游地理(见附表)。七十年代澳大利亚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另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核心--外围"理论(Core-periphery Concept)被广泛应用于各分支学科国内、外的分析研究中。所谓"核心--外围"理论,是指在社会或经济地域结构中,某一地域在整个研究范围内处于核心地位,统治或支配其它从属地域的社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大学根植于巴蜀文明沃土,汲取蜀学文化精髓,形成了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独具巴蜀文化特质的学术精神。校园曾汇聚了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缪鉞等一批国学大师,他们对历史地理、巴蜀古史、民族宗教、博物、考古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取得了诸多丰硕成果,为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所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学者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历史地理、巴蜀史地、地方史志的研究,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