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席“世妇会”最小的学生代表──范澍文/朱波图/朱之朴范澍,今年22岁,是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九三级实用英语专业的学生。她是出席'95世界妇女大会江苏代表中年龄最小且是唯一的一位学生代表。第一次见到范澍,的确看不出她与别的女大学生有何"杰出"之处...  相似文献   

2.
共和国历史上有三位年过百岁的老将军,他们是孙毅(1904-2003)、童陆生(1901-2001)和吴西,其中前两位已经去世,吴西则是全军唯一健在的百岁将军,也是在世的开国将帅中年纪最大的仅存的1955年授衔的广西籍少数民族将军,红七军唯一健在的将领。今年已经102岁高龄了。  相似文献   

3.
近来读报,看到戏剧、报纸创新各有一例,印象颇深。先看戏剧创新。豫剧六大名旦唯一健在的“洛阳牡丹”、以83岁高龄仍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的马金凤,她的拿手好戏是“一挂两花”(《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1956年7月,马金凤率领洛阳市豫剧团,带上《穆桂英挂帅》进京,向首都观众作汇报演出,《戏剧报》对《穆桂英挂帅》这出戏进行了宣传和评论。郭沫若、夏衍、田汉等领导、专家观看了马金凤的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她,肯定了她的成绩。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有人问马金凤:“你演的穆桂英属于哪一种行当?”马金凤一下子被问住了,她思忖片刻后说:“我演的是帅旦!”在戏剧的行当中,有青衣、花旦、闺门旦、老旦、刀马旦等,从没有听说过“帅旦”。但仔细一想,这个叫法也挺贴切。马金凤演的穆桂英,已突破了原有的行当程式,是她根据人物的特殊身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行当。这个新行当的创造是她虚心好学、不断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我上“中西女塾”(后称“中西女中”)读书,纯粹是受家庭教师的影响。1929年在上海居住时,父亲为我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俞先生,她是“中西”毕业生。在她眼里,上海只有中西女塾堪称一流,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中西”是首屈一指的教会女校。俞先生总是鼓励我说,像你这样既聪明又好读书的人,为什么不上“中西”呢?在她的鼓动下,我在1930年春天真的跑到“中西”参加考试并被录取了。可惜的是,当时父亲执意要返回北京  相似文献   

5.
人们通常以为,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实,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女皇帝,她就是北魏孝明帝与潘嫔所生的女儿。《北史·后妃列传》中“孝明皇后胡氏”条载,孝明帝母亲胡太后,专擅朝政,“淫乱肆情,……母子之间,嫌隙屡起”。太后“因潘嫔生女,妄言太子”,大赦,改元,“复阴行鸩毒。其年二月,明帝暴崩,乃奉潘嫔女,言太子即位。经数日,见人心已安,始言潘嫔本实生女”,“遂立临洮王子钊为主,年始二、三岁,天下愕然”。《魏书》孝明帝本纪载,武泰元年,“生皇女,秘言皇子”,“二月癸丑。帝崩于显阳殿,时年十九,甲寅,皇子即位,大赦天下”。可知潘嫔女即位是武泰元年,即公元528年,比武则天称帝(公元690年)要早162年。虽然她只是个坐了几天皇位的娃娃皇帝,但她毕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相似文献   

6.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0,(3):138-148
吕碧城。何许人也? 柳亚子称她“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聊见其誉隆盛。苏雪林在《女词人吕碧城与我》中云:“碧城女士不但才调高绝,容貌亦极秀丽。”认为她是“十三娘与无双女,知是诗仙是剑仙”.并曾把某杂志上吕碧城一幅“美艳有如仙子”的玉照剪下,供奉多年,直至抗战入蜀始失,“可见我对这位女词人如何钦慕了”。  相似文献   

7.
朱梓宝 《名人传记》2022,(10):47-51
她原本叫梁宝珍,为了参加革命,改名为"梁军",是共和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她曾是童养媳,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渴望,勇敢要求继续读书,并且敢于打破旧婚约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她曾是拖拉机手培训班七十多名学员中唯一的女学员,面对议论和质疑,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开"火犁"(拖拉机),还当了女子拖拉机队队长。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女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王秀兰,指着她玻板下那张“全国女企业家联谊会”的合影照片对我说:“她叫何丽娜,是水城的一位女强人,她的创业史完全可以编成电视剧,你们一定要好好宣传她呀。”  相似文献   

9.
环球新媒体     
“春晩最年轻女主持”火了!被誉为“小董卿”,入职5年就上春晩,背后不简单“龙洋们”接地气的主持风格,或许是大众和春晩舞台都期待的一种效果。B站“500个备胎男主任君挑选”的一代金花,却把最好的情书写给了妈妈李焕英她在舞台.上是娇憨鲁莽的“女汉子”。在B站是和当红流量明星组CP的万能女主。如今在导演处女作中,她认认真真地蛤妈妈写了“一封情书”。  相似文献   

10.
吴基民 《世纪》2023,(4):17-19
<正>一、以文件序号命名的办公室,每天都有数百人排着长队1982年初我从复旦大学毕业,由于是中共党员,被直接分配到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44号办公室”,接待我的是一位女处长,她讲:统战部抽调了若干处级干部,组成几个小组到“44号办公室”工作,我即是她手下的一个组员。我问她“44号办”是干什么的?她浅浅一笑:明后天等你们大学生都到齐了,严部长会跟你们作报告的。  相似文献   

11.
金汕 《文史春秋》2000,(1):35-38
自从本世纪最有魅力的女作家张爱玲几年前在美国的寓所中猝死,这位才女更被炒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人的命运就是这样难以捉摸,当年与她几乎齐名的另一位女作家梅娘却到了几乎被彻底遗忘的地步。这位至今健在的女作家虽然连自己也不大愿意沾张爱玲的光,但40年代“南张北梅”的确是文学圈很多人认可的称谓。1941年还在读者中进行过“你最喜欢的女作家是谁”的民意测验,也是这两位女作家得票最高。  相似文献   

12.
岁月的流逝已让她逐渐淡忘了过去的坎坷与辉煌;唯一不变的,是她对京剧的那一份痴情从《沙家浜》、《杜鹃山》到《平原作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京剧样板戏演员中,如今仍活跃于舞台上的,恐怕只有李维康了。在不少人眼中,李维康好似一棵“常青树”——因为天赋极佳,12岁登台便崭露头角;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后,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以“蓝苹”为艺名走红上海滩影剧界的江青,曾经和多才多艺又多愁善感的著名影评人唐纳,发生了一段曲折、跌宕的婚恋纠葛。这场“唐蓝婚变”曾经轰动一时,并已广为人知,而对唐纳在婚变之后的人生际遇,详知内情的人却并不多。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身处绝望之中的蓝苹决定离开上海,奔赴陕北。进入延安时,蓝苹即把名字改为江青。她是个不安定也不安份的女人,更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女人。她曾向别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男想女,隔在困顿中度过抗战岁月座山;女想男,隔层板。”她的每一次爱情,几乎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特定目的。…  相似文献   

14.
清和硕恪靖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赛汗路公主府街11号,现为呼和浩特博物馆馆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硕恪靖公主”,亦称“恪靖固伦公主”,她一生三次受封,三迁府邸,与蒙古草原的和平安宁息息相关,与蒙古民族的繁衍生存血脉相连。她的品级、封号以及金册,圈点了她不同寻常的一生。公主的名称·品级“公主”之称,始于战国,始用于诸候之女,周朝时称王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有:“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又《李斯列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战国时期,又把诸侯之女称为“君主”。《史记·六国表》述:“(秦)…  相似文献   

15.
来信摘登     
《炎黄春秋》2011,(1):94
《炎黄春秋》编辑部:感谢贵刊在2010年第10期上发表了我的《恐怖的红八月》一文。文中列出各学校被迫害致死的老师时,有一句"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员杨俊被打死,教员郑之万(女)跳楼自杀。"近日得知,郑之万老师健在。她在"红八月"中被剃  相似文献   

16.
宽于律己     
我认识一个在读的文科女硕士。最近,哥哥的婚姻问题让女硕很不爽。女硕她哥认识了一个女友,做小生意,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可资加分的家庭背景。虽然女硕家也是农村出身,但如今家境不同了,女硕妈强烈反对这桩婚事——闹到最后说,要是儿子不听话,就断绝母子关系。女硕她哥于是屈服“上意”。  相似文献   

17.
“文革”时期,村里(山东潍坊地区)的一些造反派经常跑到公社,把一些“走资派”和“保皇派”揪到村里批斗。一天晚上,造反派把批斗重点集中到一个女“保皇派”身上。这个女“保皇派”是供销社的售货员,非常漂亮。据说她是一个资本家的女儿,和丈夫一起被下放。造反派无中生有地责问她如何勾引干部,把会场搞得乌烟瘴气,有正义感的群众纷纷走了。  相似文献   

18.
申纪兰,一个英雄的名字,传奇的名字。她凝结着太行山的骄傲。凝结着中国农民的骄傲。她的人生充满了荣誉的光环,传奇的色彩。她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到第九屠的全国人大代表;从1953年至今,她一直保持着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中共中央三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均接见过她.并与她台影留念。到山西视察的现任中央领导几乎都到过她所在的那个小山村看望她。如李鹏、朱镕基、胡锦涛、宋平等。她是和中央高层保持着经常“联系”的农民之一;“官”至山西省妇联主任(正厅级职务)。长治市人大副主任。却不离农村、不要工资、不转户口、不要专车。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年下田劳动都在200天以上。中共长治市委授予她“太行英雄”的称号……  相似文献   

19.
【说好说歹都是她】说好说歹都是她!这个她,就是仍然健在的著名京剧女演员杜近芳。他(叶盛兰)已经大红大紫的时候,她(杜近芳)还是一个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知道是谁的小姑娘。世事难料,沧海桑田。如果没有政权的更迭,他与她不会在一起;如果官方不建立一所国家级的京剧院(即中国京  相似文献   

20.
一个是身患绝症的女检察官,只想快点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是遭受厄运的失学少女,被抑郁症扼住了生命的咽喉。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她相遇了,她决定把治病的钱省下来,帮助失足少女完成未竟的学业,让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女孩身上得到延续。没想到她的帮助得到了女孩的“反哺”,她们在黑暗中互相搀扶、互相温暖,一齐走出生命的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