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与人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19世纪末,中国海防面临极大危机,李鸿章短短十数年间打造出一支北洋舰队,中国海军俨然成为西太平洋各  相似文献   

2.
冷旭  何静 《黑龙江史志》2011,(14):56-57
在海战中舰艇编队队形对于发挥火力优势、形成有利的态势非常重要。关于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采用“人”字攻击队形原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拟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北洋舰队攻击队形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研究整个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历史的人士,都会注意到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这就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在整个甲午战争历次海战中的表现,不仅大失水准,令战前对它寄予厚望的全国上下大大地失望。而且,在整个战争的历次海战当中,这支  相似文献   

4.
正丁汝昌(1836~1895年),为北洋水师提督、中日甲午海战的关键人物。字禹廷,雨亭,原名先达,号次章。安徽庐江县人,隶淮军。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官至北洋海军提督。1881年,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管"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1888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相当于海军司令)。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最后在弹尽粮绝时,仍拒绝日本伊东佑亨的劝降,服毒自尽,  相似文献   

5.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枪声打响,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短短数月,中国铸造的亚洲第一舰队全军覆没,旅顺数万军民惨遭屠戮。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中国海军北洋舰队不可谓"兵不强,马不壮",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作战不可谓不英勇。但不幸的是,北洋舰队初受挫于丰岛、再遭创于黄海、最终全军覆灭于威海卫军港,从而彻底铸成中国的败局。  相似文献   

6.
晚清海战理论及其对甲午海战的影响皮明勇在检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败亡的原因时,我认为对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作战指导得失的研究,有必要把它与战前中国海军的战略战术理论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一、甲午战前所引进的西方海军战略战役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江南机...  相似文献   

7.
广大读者对中日甲午海战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此前北洋舰队两次访问日本并不是十分了解,实际上北洋舰队这两次访日无论是对清朝海军还是对日本海军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清政府认为“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因此对日本十分关注和警惕。北洋水师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8.
甲午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这次海上鏖战,其规模之巨大,战斗之激烈,时间之持久,在世界海战史上是罕见的。海战中,北洋舰队广大官兵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英雄赞歌。但是,目前史学界对这次海战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对此,本文试作初步探讨,希望有助于进一步展开讨论。一海战打响前谁先发现了对方? 目前史学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黄海海战的发生,是由于日本联合舰队搞“突然袭击”,而北洋舰队则是仓猝应战的。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来,平壤战役后,日本的作战计划是:一方面,以朝鲜为基地,派陆军渡过鸭绿江入侵辽宁,威胁“陵寝”;另方面,从海上掩护陆军于辽东半岛或渤海湾登陆,威胁  相似文献   

9.
1894年9月17日,在鸭绿江口外黄海水面发生的中日两国海军主力交战,即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一次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决战。交战结果,中国北洋舰队失利,日方遂因此可由海上输送陆军,先后在我辽东和山东半岛登陆,致我渤海锁钥与京津门户险要尽失,几成兵临城下之势.清朝当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迫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这一条约的苛刻内容又给中国乃于整个东亚地此后数十年的历史演变造成深刻的影响,适足见黄海海战后果之大。因此.关卡北洋舰队在这次海战中所以大利的原风问题,便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陆战也是主战场 甲午战争中,陆上大规模交战不下十余场,而海战一共只有3场:丰岛海战,作为甲午战争的首战而被放大,但这只是一次规模不大的遭遇战;黄海海战是海上最大的一次正式交锋,对其胜负学术界至今还有争议,但北洋舰队仍保持了相当的实力;而第三次,严格意义上不是真正的战争,只是北洋水师被包围在威海卫军港内,逐渐被消耗最终全军覆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李鸿章受命督办北洋海防长达20余年之久。北洋海防建设不仅是李鸿章后半生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清末中国海防建设的缩影。探析李鸿章同北洋海防建设的关系,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无论是对李鸿章的研究,还是对近代中国军事历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海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在这场战役规模的海战中,中日海军参战的军舰各是12艘,势均力敌(参见右表)。经过近5小时的鏖战,北洋舰队被击沉或击毁军舰5艘,被击伤军舰4艘;而日本联合舰队仅被击伤军舰5艘,未失一舰。这一结果,与双方的实力是大大不成比例的,非常值得探讨一番。 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受创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丁汝昌在战术运用和战役指挥上的严重失误。其失误之一是采取严重失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总理衙门、海军衙门对海防经费中途的截留、抽拨、挪用,李鸿章对北洋已收存海防经费的挪用,有较大的决定权。它反映的是北洋大臣对近代海防建设的责任和北洋海防经费的使用效率。从中可以发现,李鸿章挪用海防经费包含一定的自私自利成分,但在晚清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李鸿章所为又具有某种不得已之势。而且,李鸿章海防意识较高,挪用海防经费相对节制,总体来看,北洋海防经费使用效率相对较高,无需过于苛求。  相似文献   

14.
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办洋务,在颟顸的清朝大员中,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一个洋务派官员。他对于西洋各国的洋玩意接触较早, 对喝咖啡、品洋酒也很在行。李鸿章在北洋大臣任上时,有德国舰队停泊大沽口。舰上有德国海军大臣,登岸至天津李鸿章之官邸拜访。他对李鸿章说:"我所乘坐的军舰,对世界各国海军来说,无论在吨位上还是火炮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中堂大人首创贵国的海军,应该对先进的军舰感兴趣吧?我想请您去我的军舰参观,好吗?" 李鸿章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了参观的日期。等到了那一天,天气骤变,刮起狂风,大雨如注。李鸿章认  相似文献   

15.
李新军 《沧桑》2010,(6):120-122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在京城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处理对外交涉事务。而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也涉足清廷的外交事务,晚清的对外交涉,他几乎都参与其中,其外交地位甚至一度超过了总理衙门。甲午惨败后,李鸿章本人受到极大的攻击,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后被罢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其继任者无论是王文韶、荣禄还是袁世凯,都无法再现北洋大臣在晚清外交中那种纵横捭阖、一枝独秀的辉煌。北洋大臣在晚清外交中地位衰落了。  相似文献   

16.
北洋舰队1891年访日及其影响方1891年,北洋海军受命第二次访问了东邻日本,关于这次访问,史家有所记载,但多语焉不详,本文拟从各种零碎的材料入手,勾出这一事件的全貌,同时就北洋舰队此次出访的意义及其影响做一简要述评。一、访问的背景与策划19世纪90...  相似文献   

17.
北洋舰队1891年访日及其影响方1891年,北洋海军受命第二次访问了东邻日本,关于这次访问,史家有所记载,但多语焉不详,本文拟从各种零碎的材料入手,勾出这一事件的全貌,同时就北洋舰队此次出访的意义及其影响做一简要述评。一、访问的背景与策划19世纪90...  相似文献   

18.
《中华遗产》2008,(9):14-14
意大利海上探险队最近在意大利埃加迪群岛海区打捞出一只古代战舰舰首。据介绍.这只战舰是于公元前241年在埃加迪群岛海战中沉没的。史料记载,公元前241年,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年)期间,迦太基舰队和罗马舰队在埃加迪群岛进行了一场海战。  相似文献   

19.
《文史天地》2010,(2):95-95
北洋舰队成立的时候,李鸿章决定采用“高薪制”。北洋海军的薪水制度将军官年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年俸”,即基本工资,占军官总收入的40%;一部分是“船俸”,即岗位津贴,占军官总收入的60%。根据北洋海军的薪水标准:海军提督,年俸为3360两白银,船俸为5040两白银,合计8400两白银;海军总兵年收入为3960两白银;海军副将年收入为3240两白银;海军参将年收入为2640两白银。此外,海军军官还有其他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我国近代邮政策源地之一。清光绪四年(1878年),总税务司赫德建议设送信官局,清政府总理衙门以其议商之北洋大臣李鸿章,李鸿章复拟开设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略仿泰西邮政办法,交赫德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