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熹通过对《论语·里仁》"好仁恶仁"章的解释,扬弃了程门之学,并形成了"公体正用,体用一如"的公正哲学,但就其建构来说,这也只是其中的一维。对陆九渊心学理"的"心里公,好恶又未必皆当于理"的"公而不正",以及对吕祖谦史学理学的"切切然于事物之间求其是,而心却不公"的"正而不公"的批判,则是建构上的另外二维。三维建构,使朱熹公正哲学具有了历史感和立体感。阳明"致良知"之学是对朱熹公正哲学的继承。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典阐释史上,朱熹的地位无疑是非常显赫的,这不仅因为他句珠字两,集注《四书》;沉潜反复,读解《诗》《骚》;更由于在长期丰富的解经实践基础上,他承继前人学说,探索、总结、发展出一套自成系统的阐释理论方法,丰富了古典阐释理论宝库,也为当代阐释学体系建构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朱熹诗学阐释思想以《诗  相似文献   

3.
朱熹的理学思想代表着儒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他把理与气两个单个的哲学范畴结合在一起,发展为一对相对的范畴;改变了传统儒学知人而不知天的弊病。在理气宇宙论的基础上对儒家的性善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重新建构,把人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人们应该通过格物致知,向天理归附。以天理的无上至尊和人与天理的紧密统一为"存天理,灭人欲"进行了论证。同时,也为维护整个封建制度和价值体系提供了依据。本文拟就朱熹理学思想的体系做一简要、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朱熹的文道观打破了之前文道观旧的思维模式,不再将文与道对立,而是将文与道合一,提出了"文道合一"的观点。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与他道学家"以文为工具"的身份相关,而且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关。本文从朱熹的哲学思想出发来探讨朱熹的文道观,发现朱熹的文道观与他的理气观、道器观、体用观联系密切。因此,从哲学角度来分析朱熹的文道观,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去探讨朱熹文道观与其哲学思想之渊源,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朱熹文道观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思想是中国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介绍朱熹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的文章可谓多矣,笔者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来谈谈朱熹,那就是他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6.
正我曾有意无意间,对《宋史·朱熹传》中的"辞"字作过一番检索,一检索,吓一跳,朱熹传中的"辞"字竟达三十二个之多,其中除了仅有五个"辞"是文辞等他意之外,其余全部是朱熹辞官的表述,也就是说,朱熹一生至少有二十七次辞官经历,辞、力辞、又辞、再辞、辞不拜、以疾辞……这些字眼在传中几乎随处可见,简直是在做官的道路上不断辞官。那么,朱熹作为科举制度下的儒生,做官本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道,他为什么要捐弃正道而屡屡辞官呢?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学问之一,汉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宋代"天人合一"思想虽是一脉相承,却各具特色。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侧重于"天"的主宰内涵,而朱熹的"天人合一"更侧重"天"的义理内涵。加之其二人所处时代之不同,造成了他们对"合一"理论阐释之不同。  相似文献   

8.
《鬼神之明》刊载于上博简第五册,主要讨论鬼神"有所明"与"有所不明"的问题。自竹书发表后,不少学者曾就其学术派别的问题作出论述,当中有认为《鬼神之明》为墨学作品,但亦有持反对意见,以为竹书是反墨、墨学异端甚或是儒学之作。本文透过《鬼神之明》内容的剖析,指出篇中虽然提及鬼神"有所不明"之说,但所反映的思想在本质上实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鬼神观有所不同,且部分更与墨家有暗合之处。此外,本文通过篇中思维方式与《墨经》逻辑学说的相参照,提出两者实有不少可比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张骁鸣 《人文地理》2013,28(6):29-35
大卫·哈维在收录于其《正义、自然与差异地理学》文集中的《从空间到地方,再回看》这篇文章中,对他所谓的马丁·海德格尔"地方建构"思想进行了批判。通过忠实地引用哈维和海德格尔的著作、分析其各自观点形成的背景并提供依据,本文详尽揭示了哈维在勾勒海德格尔思想这一学术工作中的操作细节,即他实际上大量使用了重排引文、重组素材、偷换主题、"视而不见"、模糊处理等做法,"制造"出一个需要批判的所谓海德格尔的"地方建构"思想,从而对自己所要提出的"地方建构"思想加以支持。仅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看,海德格尔有他自己的"地方"和"空间"思想,但并未明确讨论过甚至从没有提到过哈维所关心的"地方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丹  张莉 《福建史志》2023,(6):54-60+76
朱熹家教家风思想彰显个人立身之本,蕴含家庭伦理和国家治理之道,倡导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重建社会秩序,是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典型。新时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为理论遵循,推进朱熹家教家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炼朱熹家教家风思想的价值精华,再创造与新诠释朱熹家教家风思想,推动朱熹家教家风思想融入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夏曾佑不仅是清末“新史学”思潮的主要推动者,还是清末诸子学复兴的重要参与者。20世纪初,夏曾佑在《中国社会之原》《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等论著中率先提出,春秋之前,“鬼神术数之外无他学”,而老子突破了这一“鬼神术数之学”,遂成为“九流之初祖”;此后,孔子“去鬼神而留术数”,制作六经,成为“中国政教之原”;墨子则“去术数而留鬼神”,与孔子“成相反之教”;然后,老孔墨三家流为诸子百家。可以说,这一系列观点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先秦诸子叙事体系。其深刻的思想价值与学术意义在于,不仅彰显了诸子学的现实价值,还促进了孔子与诸子的平等。总之,夏曾佑的先秦诸子学研究推动了中国诸子学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
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思想呈现儒法交融,对法家之学的批判、融合与折衷,使理学法律思想较之于法家更有补治道,成为引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几百年政治活动的思想规范.朱熹是真正的儒法思想家.  相似文献   

13.
黄道炫 《史学月刊》2002,27(12):37-42
朱熹、王阳明是儒学思想流派中的两个重要代表,蒋介石对王阳明备加推崇,对朱熹则褒贬互见,但他对儒学的尊崇态度使其与二间实际都保持着强烈的传承关系。随着其对儒学体认的加深,蒋越到晚年越表现出融合二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第一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范畴,最早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中考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为建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的科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孙奇逢是清初王学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其理学思想也自成一家。本文通过对他的“心性论”思想的分析,说明其理学思想的特色就是通过引入朱熹的学说对王学进行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诗集传》是朱熹对《诗经》的注释,其中贯穿着他的“劝善惩恶”的诗教观,而其劝善惩恶之对象尤其针对女性。通过他在《诗集传》中对妇女的或褒或刺,朱熹阐明了他的妇女观:女性美的评判标准在于有德、重理、务家;妇女的地位应该低于男子;妇女应遵从的道德规范是贞静纯一、不嫉妒、守礼守节。这些观念与他所倡导的“明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简圣宇 《神州》2014,(3):215-215
<正>原始鬼神信仰,是缠绕在当地民众内心深处的一根准绳,无形而又无处不在。有了它,民众常固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它,却又会可能面临各种礼崩乐坏、乱象丛生的局面。可见,这种信仰如同双刃剑,一方面限制了民众的思想自由,另一方面却也牵制着他们,避免他们滑向无所顾忌的深渊。早在19世纪,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借着他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人物之口警告国民:"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一切都是允许的。"陀氏这里提到的"上帝",实际上不仅是东正教的特指,而且也是一切传统信仰中关于神的代称。什么才是我们心中的"上帝"、"神"?我们究竟应该让信仰之  相似文献   

18.
朱熹和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熹在史学领域内有相当大的成就。他创立的“纲目体”和学术史体裁对古代史书编写有重大的影响;他在文献学上的疑古辨伪,成就是突出的;朱熹的直笔求信的史料学主张,值得重视;关于“正统”之辨,朱熹的认识不少是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熹出于义理之学的立场,对"是非颇谬于圣人"的司马迁《史记》表示了不满、贬低和否定,认为《史记》的价值不如四书和五经,存在尊孔不力和尊儒不醇的现象;认为《史记》的书法记载无序,衔接不密,并对其史实错误作了揭露。朱熹对《史记》的批判,也缘于他与浙东学派吕祖谦等人的学术竞争,针对后者尊崇史学、重视《史记》的行为,朱熹表示反对。但是,重视格物致知、承认知识价值的朱熹,在强调"尊德性"的同时,也主张"道问学",为此又对《史记》记事的客观性及其史料价值、读史地位表示认可。朱熹对《史记》的评价,主要以其义理之学的立场为标准,以是否尊经重儒为准绳,而较少考虑《史记》在史学拓荒中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迷信"一词的含义,依据《辞海·迷信》辞条的解释,是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指盲目地信仰或崇拜.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迷信,它的确是与科学根本对立的社会意识.但我们在长期的反迷信宣传教育中,通常在"迷信"二字之前加上"封建"一词,不仅令人费解,也使人感到"迷信"一词的义旨非常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