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演是出于某种道义或公义、公益的文艺、娱乐表演,组织者和演出者不取或少取报酬是义演的基本特征,出于慈善动机而进行的义演活动,可谓慈善义演。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慈善义演,天灾人祸的受难者或弱势群体得到某种程度的物质救助或精神慰藉,是艺人或娱乐人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按慈善目的不同类型划分,慈善义演可分为赈灾义演、社会公益筹款义演、爱国募捐义演、扶危济困义  相似文献   

2.
贾晓明 《纵横》2009,(12):17-19
个人举办赈灾筹资义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戏剧界的艺术大师如梅兰芳、常香玉等就多次举办这样的活动。现在,这种赈灾筹资义演更成为我国为灾区民众奉献爱心的一种普遍的表达方式,也早已为演艺界以及社会各界所熟悉。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多年里,每逢天灾发生,演艺界奔赴灾区的慰问演出占据了主要位置,  相似文献   

3.
义演,指的是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团体,为某项政治活动或福利事业(如赈灾、救济同业等)筹集经费,集中主要演员举行的公演.因参加人员一律不取报酬,义务演出,故称义演.善举则是指将平时的演出积蓄用于公益事业或救助同行.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义演既是一种有效的募捐方式,也是中国慈善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频繁的自然灾害与连年战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灾难,民间自发组织的慈善义演不仅帮助了饥困民众,也与大众娱乐相交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现象。慈善义演在赈灾中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在民间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目前相关研究日渐受到学界关注,文献整理也在不断丰富,从慈善史的角度和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对此进行观察,无论在内涵解析  相似文献   

5.
策划1946年夏秋之交,苏北通(南通)如(如皋)海(海安)地区久旱不雨,蝗虫肆虐,田禾近乎绝收,加之天花、虐疾、霍乱流行,城乡普遍缺医少药,以致数十万灾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便是震惊全国的“丙戌天祸”。此况对于一江之隔的上海民众影响颇大,欧阳予倩、陈鲤庭、金山等一批上海文艺界知名人士为筹款赈灾,决定发起戏剧、歌舞、杂技、马戏、街头说唱等多种形式的义演活动,这其中又以公开“选美”,即推选“上海小姐”最为引人注目,也最为曲折复杂,弄得满城风雨,震动了整个上海滩。  相似文献   

6.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人们喜欢这首抒情优美的歌,也喜欢把这支歌唱得清晰动听的苏小明。但今日的苏小明又怎样呢?她的家庭、工作、还有学习…… 1991年的夏天,苏小明从法国电视上知道了中国南方遭受水灾,她坐不住了,当她得知北京文艺界举行义演支援灾区的消息时,与陈佩斯通过电话后,立即决定自费回北京参加赈灾义演,她放下手里的活,便急匆匆乘上了飞往北京的班机。临上飞机前,他爱人艾瑞克嘱咐她,你唱《军港之夜》,中国观众会喜欢的,这是我抄写的歌词,你在飞机上还可以背一背。小明深情的和丈夫吻别。 飞机在云海里…  相似文献   

7.
《江苏地方志》2011,(1):70-71
江苏省福利彩票自1987年发行以来,始终秉承“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发行宗旨,坚持以“安全运行、健康发展”为指导方针的安全理念和以“公开、公平、公正”为诚信的理念,始终以坚持社会责任为优先原则,倡导“寓募于乐、多人少买、量力而行、理性投注”的责任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义演,主要因其组织者不取收益,表演者不取或仅取少量报酬而得名,多数义演是为募捐而举办。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是在晚清灾荒救助背景下兴起的一种社会事象,是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的产物,一般多在大都市出现。近代慈善义演研究,是时下学界所认为的"非政治化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眼光向下、关注"中等人物"为其突出特点。据史料所见,近代慈善义演内涵丰富,多有社会名流现身。组织者有慈善团体、教育机构、票友会社、商会公会等;捐助者有喜爱娱乐的自愿购票者,也有被团体  相似文献   

9.
正许世英(1873—1964年),字静仁,号俊(隽)人,安徽至德县(今东至县)人。1921年至1923年,任安徽省省长。此后,曾任段祺瑞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全国赈灾委员会委员长、驻日大使等职。新中国成立前移居香港,1950年赴台湾,受聘"总统府资政"。1964年  相似文献   

10.
清末,慈善义演作为一种新型的助善方式,历经酝酿、出现与初兴的变化历程。都市商贸的发展、娱乐业的兴盛以及市民的娱乐需求,为慈善义演提供了经济与社会基础。华洋杂居口岸的都市繁华和"租界展示",对慈善义演的出现产生了直接的促动作用。西方慈善理念的东渐和影响,成为慈善义演的思想引导。义务戏、影戏助赈等各类型义演的早期活动在社会上初见成效。义演构成的社会网络结构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效应,成为慈善义演初兴的驱动力。义演蕴含着"寓善于乐"的慈善理念,通过清末娱乐观演及其慈善"场域",对城市民众的思想认识产生影响,有助于改变旧有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促进近代慈善事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常香玉 ,在中国大地响彻半个多世纪的名字 ,她不仅是一位德艺双馨、妇孺皆知的戏剧艺术家 ,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艺人。特别是在 50年代初期 ,常香玉与她领导的香玉剧社为朝鲜战场义演募捐“香玉剧社”号飞机的爱国义举 ,震撼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 ,引起了中国大地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洪流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在纪念抗美援朝 50周年之际 ,笔者有幸在郑州采访了 77岁高龄的常香玉 ,她讲述了 50年代义演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的故事。“俺要为朝鲜战场捐一架飞机”1950年 6月 ,美帝国主义为了巩固亚洲资本主义阵营 ,把扩张魔爪伸…  相似文献   

12.
张秀丽 《史学月刊》2022,(2):116-123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一书利用新史料研究新问题,立体地呈现了中国近代义演活动与慈善公益之间多元而复杂的互动关系。该著通过义务戏、慈善音乐会、慈善游艺会等不同的娱乐演艺形式,分析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的发生发展;通过考察不同社会群体如何主办或参与义演活动,使之服务于各自筹募资金、扶危济难的需求和目的,揭示不同社会环境下义演活动的不同面向。该著是中国近代慈善史甚至是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慈善义演作为考察中国近代慈善与社会的新视角,将大大深化中国近代慈善史、社会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蕴智 《华夏考古》2011,(4):131-136
本文结合《花东》103版5、6辞中“亡后”一语的释读,对古后字形、音、义演化轨迹进行了讨论。认为后、司乃一字之分化,读为齿头音的“司”较为晚出,《花东》103版原释文中的“司”应该改释为“后”,在辞中读若前後之“後”。  相似文献   

14.
<正>许世英(1873-1964年),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原字俊人,后改字静仁,晚年自号双溪老人,安徽至德县(今东至县)人,光绪丁酉年(1897年)拔贡。他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宦海沉浮六十余年。晚清时代,他历任刑部浙江司副主稿、奉天高等审判厅厅长、山西布政使等职;北洋军阀时代,曾任大理院长、司法总长、奉天民政长、福建巡按使、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安徽省长、内阁总理等;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全国财政委员会主席、驻日大使、全国赈灾委员会委员长、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长等。1950年,在香港被蒋介石挟持至台  相似文献   

15.
义演在中国成为一项较为重要的公益活动,最初主要是借助于晚清时期新型义赈活动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大变动的产物。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筹赈义演活动出现了从昙花一现到常见常新、从一点到多点的转变。义演在逐步成为义赈活动的重要募捐手段的同时,其自身也发生了许多具有新兴意味的变化,其中交织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等各种因素的碰撞,呈现出复线发展的结构。筹赈义演的这种发展历程和面貌,一方面显著体现了义赈社会化救灾的发展面相,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义演活动日渐适应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文史博览》2009,(11):62-62
负责审核受赈灾民名册的人说:“我们对穿短褂子的人要赈济,对穿长衫的入同样要赈济,因为穿长衫的人多半是些公教人员,他们的收入,早已赶不上下力人的收入,这次遭遇到大水灾,他们比不得穿短褂子的人已经撕破了面子,  相似文献   

17.
《江苏地方志》2010,(2):I0011-I0011
江苏省福利彩票自1987年发行以来,已走过了二十余载的风雨历程。22年来,江苏福彩秉承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发行宗旨的理念,坚持以“安全运行,健康发展”为指导方针的安全理念和以“公开,公平,公正”为诚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利用《金史》中的史料对金代负责赈灾与救济的机构、赈灾与救济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其机构主要有提刑司、惠民司、普济院等;其赈灾措施主要有减租免税、赈贷、平价减价卖粮、收购余粮、迁移就粮、纳粟补官、赎身、官员捐己俸禄、赐予耕牛等;其救济措施主要有施粥、赡养老人、扶助鳏寡孤独、抚恤遗孤遗属、奖励孝子节妇、救助乞丐、补助多胞胎等。而金代所谓的牛头税,就是征收于猛安谋克户、用之于猛安谋克户的赈灾储备粮。  相似文献   

19.
陈宝箴湖南巡抚任内使之成为全国最有朝气的省份。其革新措施多数与其赈灾兴湘紧密相连。本文对其赈灾、灾后重建及其相关的革新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博》2001,(1):47-47
法门寺是唐代佛教名刹,位于扶风县北10公里的法门镇,明代在该寺院建起13级砖塔。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慈善会会长朱子桥等人来陕赈灾,目睹法门寺真身宝塔倾斜,寺院一片破败,即与上海实业家李组绅等商议修缮法门寺塔,经费由李组绅筹措。1938年进行准备,次年3月正式开工。维修工程由扶风县教养院院长崔献楼、工程师赵梦瑜负责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