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朝时期,即便出身贵族也必须经过乡论和中正的“品藻”,获得“乡品二品”后才能成为官僚,进入清流官序。六朝史料中另有“二品才堪”现象,通过分析可以认为“二品才堪”并没有获得乡品二品,它反映出皇帝权力无法干涉“乡品二品”的授予这一历史事实。门阀贵族的存在反映出六朝与秦汉、宋元明清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特性,而六朝贵族体制源于地方乡里社会,则是其与重视血缘的欧洲和日本贵族制迥异之处。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社会结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与此同时,六朝贵族制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历史演进中去发现那些被皇权相对化的事物,从而客观、全面地勾勒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相似文献   

2.
六朝建康的商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时期,传统的儒家义利观受到社会现实的冲击而日见成旧,上至皇室公侯,下至“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竞相从事商业活动,经商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尤以都城建康的商业活动格外引人注目.商业的繁荣首先是通过市场的兴盛反映出来的.六朝建康的商市,按《隋书·地理志》的追述是“市廛列肆,埒于二京”.“二京”指汉长安和洛阳.晋左思《吴都赋》描绘:六朝初期建业城内就已店肆林立,百货齐全,不仅有本地特产,还有海南诸国进口的犀、象、玳瑁、珠玑等.《吴都赋》云:“开市朝而并纳,横阛阓流溢.混品物而同廛,并都鄙而为一.士女  相似文献   

3.
许辉、李天石编著《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出版社,2003年7月)的出版,填补了六朝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六朝文化概论》是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会共同主持编著的《六朝文化丛书》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六朝社会研究”成果之一。通览全书,笔者认为本书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结构方面,条理清细,脉络分明,布局谋篇颇具匠心。“绪论”统摄全书,首先界定了“六朝”、“六朝文化”的内涵,进而介绍六朝文化的价值,使读者对六朝文化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最后一章《六朝文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细钱,即体轻形小之钱;多见于六朝,官铸。故而在《宋书》和《南齐书》中,屡有“形式转细”、“官钱细者”和“复闭细钱”等语出现。汉至隋,五铢沿革,“诸谱载之甚备”,唯五铢细钱,“独此未之著”①。唐代封演《续钱谱》云“未见”②,南宋洪遵《泉志》列为“不知年代品”③,后方若《五铢钱考》称“未见著录”④;民国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则定为“五铢别品”⑤。从二十世纪初以来,为探索五铢细钱,钱币学界作过多次尝试,但苦于资料匮乏,步履艰难。近20余年,杭州、西湖及邻近地区多次发现六朝五铢细钱、叠铸陶范、铸芯和石范盖等铸钱遗物,为解开…  相似文献   

5.
贺云翱 《南方文物》2006,(1):127-128,122
近年来,南方六朝文物的发现和研究颇受重视,以六朝都城建业和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以及成都等地的佛教文物之发现、六朝瓦当研究、南方各地六朝墓葬、六朝瓷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等,使得大批过去鲜为人知的文物遗存得以为今人所知所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先后有《六朝考古》(罗宗真先生著)、《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李蔚然先生著)、《南京的六朝石刻》(梁白泉先生主编)、《六朝艺术》(江苏省美术馆主编)、《魏晋南北朝考古》(罗宗真先生著)、《六朝都城》(卢海鸣先生著)、《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蒋赞初先生著)等一批论著问世,极大地促进了六朝历史与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吴王城城址(亦称六朝武昌城城址),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的鄂州市鄂城区,它是三国时期孙吴建国后的第一个都城。城址北临长江,南依南湖(今洋南湖),西为樊山,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500米,是我国南方地区唯一保存较为完好、时代明确的都城遗址;在城的内外,散布有大量汉魏六朝时期的遗迹和遗物。92年4月,鄂州市果品公司在熊家巷旁改建办公楼及仓库,在施工中,发现古陶井三处,市博物馆在配合工程施工中,清理了其中的一处,编号为:92·果品公司吴王城 J1(图一)。由于这座陶井所处位置特殊,为便于对六朝武昌城的综合研究,特将其情况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六朝研究》辑刊(半年刊)是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和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中国东晋博物馆)联合主办、《六朝研究》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专业学术刊物。本刊以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力图将其办成高起点、国际化的学术辑刊,努力成为推进六朝研究的平台。现设有"六朝史论""考古发现""六朝政治""六朝都市""六朝经济""六朝艺术""六《《六朝研究》辑刊所和所和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中国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专业学术刊本刊以繁荣学术研究、促国际化的学术辑刊,努力成论""考古发现""六朝政治  相似文献   

8.
吕长礼 《安徽钱币》2005,(2):23-24,F006
泉界日常所称六朝,一是指三国时期,合称南方六朝的吴、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二是指合称北方六朝均建都于北方的三国时期的魏、西晋、北魏、北周、北齐、隋;三是指从三国至隋,不论南北,泛称六朝。本文所称系指南方六朝。  相似文献   

9.
画像砖作为六朝绘画的一种特殊形式,必然受到六朝绘画的深远影响。其与六朝绘画题材、技法、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文化局在1956年度保护文物工作中,以修复六朝陵墓古迹、保护六朝陵墓石刻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最近在修复六朝陵墓古迹中,有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对于研究六朝历史和造型艺术颇有关系。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六朝居南京曾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人称"菜佣酒保皆有六朝烟水气"。夫子庙地区自明清以来就是著名的繁华之处,十里秦淮从夫子庙前潺潺流过,两岸楼阁河中画,"长留画幅天地间"。如此得天独厚之地,成就了夫子庙旁的一家茶社——"六朝居茶社"(今秦淮剧场)。六朝居曾是南京最大的茶社,楼上下可放置数百张  相似文献   

12.
六朝石刻辟邪是六朝时期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六朝石刻辟邪的艺术图像的构型要素以狮形头、张口露舌、体侧刻划羽翼等为主要特色。通过对这些艺术要素源头的追溯,笔者认为:六朝石刻辟邪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及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历代印谱卷帙浩繁,蔚然可观,但收录流传有绪的六朝印章遗物却寥若晨星。正因为六朝印章遗存稀少,复又与汉印风格近似,较难辨识和鉴别,故历来谱录往往把汉魏六朝印章笼统称之为“汉印”,名实不符。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六朝印章的形制、印文、时代风尚与汉印的异同等作一番比较和鉴别工作。否则鱼龙混杂,汉魏六朝不辨,就缺少判断标准了。  相似文献   

14.
贺云翱 《东南文化》2016,(4):59-65,127,128
有关"六朝都城"建业及建康的研究成果,一直只能依靠文献进行,其主要原因是"六朝都城"遗址基本上都被叠压在现代南京城的地下,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以田野工作为特征的"六朝都城考古",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大规模考古发掘始于南京老虎桥工地对六朝"台城"的考古探索。近20年来,"六朝都城考古"收获巨大,不仅发现了都城中心区和石头城、确认了"西州城"的位置、发现了佛教寺庙遗存及礼制建筑遗存,还出土了大量可以揭示六朝都城文化内涵的珍贵遗物,如瓦当、陶瓷器等。这些成果对今后六朝都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有着重要的参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六朝是我国历史上南北分裂时期,其间战争频仍,烽火不绝,各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深蕴于血与火冲突的表象之中。因此,对六朝军事的研究,就成为解剖六朝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推动六朝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强省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繁荣,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大学兵制史研究所、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上饶师范专科学校、庐山白鹿洞书院等七单位共同发起召开了“六朝军事史”学术讨论会。这个会议于1990年9月25日至28日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举行,苏、赣、皖、浙、京、  相似文献   

16.
小林正美氏的《六朝道教史研究》 (日文版 ,创文社 ,1990年初版 ;李庆中译本 ,四川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版 )是研究六朝前期道教经典、思想与历史的一部道教学专著。六朝时期佛、道二教开始盛行并深深影响到中国社会 ,这也是六朝隋唐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另外 ,六朝历史文献传至今日者屈指可数 ,而《道藏》中大量的六朝道典则是尚待中古史研究者发掘的另一庞大资料宝库。因而本书无论对于专门的道教学者 ,还是亟欲扩展六朝文献阅读视野的中古史学者 ,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 ,此书又是近十年来国际道教学界颇有争议的一部著作。至今 ,日本…  相似文献   

17.
2016年7-11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雨花台区天隆寺复建工程地块清理48座六朝至明清时期墓葬。其中五座六朝砖室墓保存相对较好,墓葬结构基本清晰,共出土器物40余件,质地包括青瓷器、陶器、铁器等。此次发现的五座六朝墓葬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器物特征、葬地分布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  相似文献   

18.
《六朝经济史》评介李天石许辉、蒋福亚主编的《六朝经济史》一书,近期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7章20节,32万字。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六朝时期经济的发展及其规律特点。六朝时期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六朝瓦当已有零星出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才真正建立起六朝瓦当的学术体系。迄今,六朝瓦当已成为东亚地区多个国家考古学者关注的话题,其造型、类别、年代、特征、技艺、分区、分期、传播、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从而建构了一个跨文化的学术话语体系。总结六朝瓦当的发现和研究过程,有助于推动这...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5月23—24日,由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主办,六朝博物馆、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六朝建康城·东方大都会"国际高层论坛在南京成功举行。正在进行中的《剑桥中国史·六朝卷》的两位主编,即美国学者丁爱博(Albert E.Dien)、南恺时(Keith N.Knapp),日本学者中村圭尔、佐川英治、小尾孝夫,以及来自南京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