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洛阳位居华夏之中心。历代封建统治因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均建都于此,故有九朝古都之称。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建立洪宪帝制时,曾于1916年选中洛阳西郊邙山南麓、伊河东岸一处占地400万平方米的地方,耗银170万两,费时一年,建起一片中西合璧的营房,取名西  相似文献   

2.
秀才——温文尔雅;军阀——色厉内荏,二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在近代史上,却有这么个人,愣是将两者机械地揉搓在了一起。他曾经以军人戎装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在孙中山之前,斯大林这个“唐伯虎”最早差点点上他这个“秋香”;  相似文献   

3.
北宋时期的西京洛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宝珠 《史学月刊》2001,(4):109-116
宋代洛阳城已由原来的坊市分离制,嬗变成新的坊市合一制;由于水土气候方面的优越条件和历史、政治等原因,宋代洛阳园林之盛成为一大特色;宋代洛阳又是官僚麋集的城市,官僚集团中一些政见相同,利用会社组织,形成左右政局的政治力量。会社组织活跃,是其又一特色;宋代洛阳的经济远不如它在政治、园林方面的地位重要,但与开封之外的其他城市相比,亦属较为发达,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吴佩孚的崛起与直皖斗争性质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前,直皖斗争主要表现为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五四运动发生后,吴佩孚乘时崛起,其主张及行动赢得了各方人士的赞许,他所代表的直系成为人们推翻皖派势力的依托力量,直皖的派系斗争融汇于人民反对皖系的时代洪流之中,使得此后的直皖斗争不仅仅具有派系私争的性质,而且带有了某种“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维护国家主权”与“损害国家利益”斗争的进步色彩。  相似文献   

5.
吴佩孚,这位戎马倥偬的直系军阀首领,和其他小站新军或行武或绿林出身的军阀有所不同,他秀才出身,口诵经典,熟读兵法,神机妙算,善于临机应变,长于权术谋略。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军中名将志,江上昔人非,建树需及时,动静宜见机。”几十年中,吴佩孚就是根据这个处事准则,在动荡和混乱的政治舞台上发迹和混世的。  相似文献   

6.
电报,竟然也会成为战争利器?不错,在民国初军阀混战的那段岁月,干戈与纸墨共舞,枪杆子与笔杆子齐飞,电报的作用并不逊色于那些坚船利炮。正是此时,北洋儒将吴佩孚也利用了这新生事物,打了一场精彩的电报战……  相似文献   

7.
李馥明 《史学月刊》2003,(7):121-123
太学是我国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东汉、曹魏、西晋时期的“国立大学”——太学,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乃至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见的。通过对其考察,可以看出,洛阳太学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具有严谨的学风,浓厚的学术风气,为封建统治者培养了大批人才,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张霖 《丝绸之路》2012,(24):37-38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述北魏洛阳佛教寺院布局及其形制的作品,同时也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事实。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本文从北魏时期的经济状况、里坊形制、饮食等方面窥视当时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9.
李琦 《黑龙江史志》2011,(10):16-17
风水宝地从来不会寂寞,几千年来,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不断光顾洛阳邙山,邙山成为中国最尊贵、最密集的墓葬地.一样从未间断的,还有对陵墓的各种明掘暗盗,"洛阳铲"便应运而生.从洛阳出土的珍贵文物数不胜数,在北邙地区,游玩耕种、信步闲逛间都可能不经意遇到各种文物古董.伴随着各种出土的文物,尘封久远的古老文明将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0.
何汉柏 《湖南文史》2012,(10):69-69
吴佩孚是北洋巨头之一,但起步太晚,故辈分不高。1898年,吴佩孚在天津投军,成为一名护兵。当兵之前,吴佩孚是“北漂”一族,混在京城街头,靠算命和写对联为生。本来他在老家山东蓬莱已经考中秀才,但因莽撞砸了本县电报局局长家的堂会——他嫌人家请来的戏班男女同台唱戏有伤风化,被革了功名,成了县衙的通缉犯,不得已跑到帝都北京来闯荡。因生活无着,不久他便赶赴天津,投奔了一位名叫郭绪栋的山东胶州同乡。郭绪栋是驻军的师爷,即营部的文秘,虽不是什么官儿,但能荐人当兵。这一年,吴佩孚24岁,已是老大不小的年纪了。  相似文献   

11.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中记载了民国时期洛阳邙山汉魏至宋明墓葬被盗的情况,涉及到墓葬的盗掘、盗掘出土的文物、盗掘文物的买卖和流失等内容,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洛阳墓葬盗掘情况以及洛阳地方社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侯吉永 《文史天地》2010,(11):28-33
通电,在民国史上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政治手段。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作为一种谋略手段,它被使用的频率之高,产生的影响之大,非一般公文所能比。它深入民国历史的肌体,以至有人说“不读通电,则民国无史矣”。当时的通电类似现在的公开信,是某个政党、团体或者个人(多为政要)为了公开表达自己的主张而使用的公关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1918年8月到1920年8月的两年间,吴佩孚实现了从"北洋师长"到"政治领袖"的身份转型,而这一转型,除了吴氏拥有的军力因素之外,还与其借助大众媒介的宣传造势有关。也就是说,吴佩孚是通过"公电"媒介来传播他的"民治主义"、"民族主义"、"和平主张"而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下,吴佩孚应时而动,通过大众传媒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反对"军阀主义"和重视民意的爱国军人形象,而将段祺瑞、徐树铮为首的皖系军阀作为对抗五四新潮流的"反面对象",予以尖锐批判。在与皖系军阀的政治较量中,吴佩孚高举反日爱国的民族主义旗帜,获得了政治斗争的话语权,并最终通过1920年的直皖战争打败皖系军阀,实现了他的政治优势与军事优势的双结合,完成中国政治权势从皖系到直系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东汉的洛阳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洛阳狱设置在洛阳县官署之内,由司隶校尉、河南尹与洛阳令共同管辖。洛阳狱规模巨大,机构庞杂,兼有中央政府"诏狱"和地方郡县监狱的职能,囚禁的对象包括各级官僚贵族和平民百姓,对京师安全和朝廷政局影响甚重。东汉后期,各方政治势力激烈争夺洛阳狱的管辖权,对政局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代洛阳的地域文化与职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洛阳职官制度的特殊性在洛阳地区形成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三大条件 :一 ,聚集了大量的官僚 ;二 ,分司官职务悠闲 ;三 ,能吸引青年人来洛阳。以此来说明唐代洛阳文化繁荣的部分原因。在第二部分 ,解释了河南尹清静为治以及赤县令以社会治安为政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全厂干部开展学习期间,工地上探寻古墓的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着,最多时有近千人同时在探墓、挖掘。近代墓葬比较浅,既容易发现,也容易挖掘。周代、汉代墓葬的主人大多是达官显宦,墓道一般长五六米,两旁还有耳室,随葬品也很多,所以墓坑很深,挖出来的土堆在两边就像两座小山。  相似文献   

18.
读翁泽红女士的《吴佩孚——一个被认为更有希望统治中国的军阀》一文,我第一次对吴佩孚其人其事获得了一个较为全面和完整的印象。也可以说,重新读到和认识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吴佩孚。至少,对于我来说,确实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奉调来洛 我从新华社中南总分社(驻武汉)调来河南工作,是在1954年春节之前。当时,河南省省会还在开封。春节过后,我接到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的通知:去洛阳拖拉机制造厂①工作,任临时党委会宣传部部长。  相似文献   

20.
读《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树种开始呈现出驳杂的 气象,因花草的种植,使寺院园林呈现出庭院的特色。寺院园林的构成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园林 与寺庙建筑融为一体;其二因达官贵人的佞佛,往往舍宅为寺,使寺院园林也具有了达官贵人 园林的特色。寺院园林的昌盛与北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