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者     
伫立普陀山,人们常会被一些充满灵性的故事牵绕、吸引……1200年前日本僧人惠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圣像回国,在普陀山海面遇阻无法航行,"观音不肯去"——于是这个动人的解释就在这片海面播扬……这位风尘仆仆的求法者,就此虔诚地把他的信仰安置在这碧海情天之间。由惠锷我们想到了晋朝的求法者——汉族僧人法显。他去印度取经时已经65岁,在"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茫茫沙漠间,迈着人类最勇敢的脚步。那悲壮的跋涉常常以白骨为路标。这位白发学者生命的强度,超越了帕  相似文献   

2.
山西之最     
《沧桑》1994,(1)
最早去印度取经的人 中国僧人中最早去印度取经的是法显。法显是东晋高僧,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临汾人。法显到印度取经的时间,比唐僧(玄奘)西域取经早200多年。  相似文献   

3.
玄奘故里     
玄奘是唐朝初年一位立志西行求法的僧人。他虽然也属丝绸之路上万千过客中的一员,但他的名字在不经意间却与丝绸之路紧密相连;他走通了张骞当年没有走通的路,带回了前人不曾带回的印度佛典,扩大了中国和丝绸之路的影响,延伸了丝绸之路在化交流功能方面所覆盖的范围。他后来被誉为世界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外交家、地理探险家和旅行家。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尸骨委地成堆,如同沙砾中的路标。对于在公元629年行走丝绸之路的僧人玄奘来说,森森白骨在警示着他:这条沟通着当时世界的贸易、征服和思想的无比重要的通路上,处处有危机潜伏。在中华帝国西部边界之外的荒漠中,怒卷的沙暴让僧人迷失了方向;蒸腾的热气戏弄着他的眼睛,令他看见远处沙丘上大军压境的可怖幻象;  相似文献   

5.
隋唐五代的佛教宗派,多数由地地道道的中国僧人创立。在少数由旅华外籍僧人或外国血统的中国籍僧人创立的宗派中,只有华严宗是由地处丝绸之路上的昭武九姓康国入的后裔、中国籍僧人法藏创立的。按照传承系统,他被华严宗人尊为华严宗三祖。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十一月十四日,他以70岁高龄在京师长安大荐福寺圆寂,门弟子请秘书少监阎朝隐撰写了《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晚唐时期,旅华新罗士大夫崔致远又写了《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然而北宋初年僧人赞宁撰《宋高僧传》,却题为《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无疑是考虑到武周取代李唐时期,法藏在神都洛阳从事活动,并在武则天的支持下创立华严宗。本文拟就法藏在洛阳的活动加以论述,从一个侧面揭示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古印度佛教向中国的传播途径除了陆路外,还存在一条海洋航路的通道,是通过西域僧人来华传教与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而实现的,依靠"海上丝绸之路"使僧人求法与传教夙愿得以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域外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与交往的海洋通道。它是由沿途一系列作为贸易网点的港口组成的国际贸易网。广州港是中印佛教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的重  相似文献   

7.
法献取经     
法献(约423~498),俗姓徐,诞生在西海郡延水县(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他从小就受到佛教的熏陶,后成长为有名的律师。他是继法显、智猛、宝云等之后又一位西行求经的僧人。法献出身贫寒,幼年随舅父到了梁州(治所在今陕西南郑)。在热衷于佛教活动的舅父影...  相似文献   

8.
法显功成道场寺文/彭年唐僧取经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然而,早于唐僧230年西行取经的高僧法显,却知者甚少。法显和尚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西行取经的先驱者,而且他晚年还在雨花台生活了整整5年,他仙逝后,据称也葬在雨花台。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今山西襄垣),自...  相似文献   

9.
斯里兰卡原名为“锡兰”,我国古籍中称其为“师(狮)子国”,今人喻其为“印度洋的眼泪”。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学者认为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这诚然不假;但对于法显、玄奘等通过西域到南亚的西行求法者来说,对于公元5世纪时已是城中“多萨薄商人”,“诸国商人共市易”(法显《佛国记》)之地,斯里兰卡又何尝不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处终点呢?  相似文献   

10.
《沧桑》1995,(2)
法显(约334—420),俗姓龚,平阳郡武阳(今临汾西南)人。我国东晋时代的高僧,杰出的翻译家和旅行家,是中国僧人中最早去印度取经的人,比唐僧西域取经早200多年。  相似文献   

11.
晋高僧法显,涉绝幕,渡重洋,广游西土,留学印度等国一十五载,于公元413年回国。今年是他回到祖国的一千五百七十周年;明年是他的《佛国记》问世一千五百七十周年。《佛国记》以其学术价值早为中外学界所公认,誉为世界名著。法显既为僧人,西游的动机亦全在取经求法,其书所记多是佛事佛迹,一向收入《大藏经》,作为内典,多为佛教徒传诵和引用,此不待言。同时,是书也记载了作者经行中亚、南亚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是以不只是研究佛教史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亚、南亚古代史地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文献。本文试就是书在我国文史载籍中的利用、中外学术界的评述以及在诸大百科全书的介绍,作一初步论列。  相似文献   

12.
贵霜王国原是公元前2世纪,即我国西汉时期生活在甘肃敦煌、祁连山一带,被匈奴逼迫后西迁到达印度北部的大月氏人建立的国家(还有少部分东迁归人我国楼兰地区,称小月氏),是我国东汉时期至晋朝时期,地处中亚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贸易中枢,因此。其在西域丝绸之路上所遗留的货币,已成为研究其货币经济及其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实物佐证。据国内考古,  相似文献   

13.
田瞳 《丝绸之路》2009,(13):59-59
远在500多年前,有一队僧人泰大明皇帝之命,护送着数十辆笨重的牛车,从皇城北京出发,迢迢万里,历时五个春秋,来到了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张掖。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锁阳城,扼守在河西走廊西陲,是通向西域的枢纽。千年时光逝去,此地已了无人烟。但历史会记住,这里经历过无数和烽火狼烟,走过川流不息的僧人商旅……这里曾是极旱荒漠中的一片珍贵经洲。  相似文献   

15.
早在我国东晋时期曾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就是晋僧法显。  相似文献   

16.
论所谓“法显航渡美洲”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所谓“法显航渡美洲”说张箭1992年,在全世界纪念哥伦布航渡美洲,地理大发现开始五百周年之际,连云山先生推出了他的专著,《谁先到达美洲——纪念东晋法显大师到达美洲1580周年》①(以下简称《到达》)。该书大胆地提出并详细地论证了法显航渡美洲说,且已...  相似文献   

17.
张僧繇是南朝梁武帝时期的著名画家。金陵当时所建的许多寺庙,都有他画的壁画。他画的龙,栩栩如生,十分可爱。2建于晋朝时期的金陵名刹安乐寺墙壁上,传说他曾画有4条白龙,但都没有画上眼睛。张僧繇曾说:如果经他点上眼睛,龙就会飞走3一日,有人请张僧繇当众...  相似文献   

18.
“法显航渡美洲”说批判张箭1992年,在全世界纪念哥伦布航渡美洲,地理大发现开始500周年之际,连云山先生推出了他的专著:《谁先到达美洲——纪念东晋法显大师到达美洲1580周年》(以下简称《到达》①)。该书大胆地提出并详细地论证了法显航渡美洲说,且已...  相似文献   

19.
逸之 《中国西藏》2005,(2):71-73
慧超,新罗高僧,于公元8世纪初前往天笠求法。在此之前,自东晋到大唐数百年间,中原汉地僧人前往天笠取经较多,仅影响较大的就有二三十人,余多数没有成功而客死他乡。回归少数人以游记而名声大噪,名的如法显、玄奘、义净等人,其作为后世研究诸国古代历史、地理、宗教艺术及民情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玄奘对古印度历史化记录,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密宗唐晓军佛教密宗,原形成于印度。公元7世纪时,吐蕃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诸部,建立了吐蕃王朝,密宗开始传入西藏地区。公元8世纪,印度僧人莲花生应吐蕃赤松德赞之请,入藏传播密宗,成为第一位在藏区传授密宗修法的大师。在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