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明代官员田汝成在著述《西湖游览志余》时咬牙切齿地写道:"《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万端,坏人心术。说者谓其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之报如此。"他因为恨《水浒传》坏人心术,继而诅咒作者施耐庵"子孙三代皆哑",真是恨到骨头里去了。到了清代,这种思想依然延续。晚清思想家王韬在《水浒传序》中说,这是一部"奸盗诈伪之书","固可拉杂摧烧也。世传报应之说,圣叹及身被祸,耐庵三世喑哑"。还是田汝成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史》2012,(10):46-47
[南京二十四日晨专电]上海各界争取和平之马叙伦等11人来京向蒋(介石)主席请愿(反内战),23日晚7时抵达下关车站时,被300余所谓难民代表殴辱,往访之记者多人亦被殴打,事态延展达6小时余,前后遭打4次,以末次最严重。由40余难民代表将10余人拥入一室,以木棒玻璃瓶等痛殴甚久,旁仅有宪兵二人保护。难民代表于动手之先,将诸人皮夹现款手表钢笔小本子搜劫一空,各人损失起码十余万,均衣服粉碎,遍体鳞伤,昏厥于地。  相似文献   

3.
林乾良 《收藏家》2005,(3):41-45
余原为西医外科医生,任职于浙江医学院附属二院。自1956年赴沪,参加卫生部主办的上海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研究班垂三寒暑,遂成为中国第一代之西学中医。此一人生转折,始有万方楼之斋称产生。因在学习中,颇得孟河丁氏世医谪裔丁济发老师之青睐。丁老系中国医史学会副会长,乃告以名医处方之可贵。亲书一方以赠,并嘱以后留心于此。自此,余收集古  相似文献   

4.
岑仲勉先生的《隋唐史·隋史》第十节写道:“(隋)文帝子五人,皆独孤后出,避后之妒忌,后宫有子者皆不育。”隋文帝杨坚有五子,皆独孤皇后所生。诸史无文帝后宫生子而不育的记载。《隋书·后妃传》载隋文帝“唯皇后(即独孤皇后)正位,傍无私宠”。这主要是由于独孤皇后“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防其上逼”。《资冶通鉴》卷一百七十八(开皇十九年)云:“独孤后性妒忌,后宫莫敢进御。尉迟迥女孙,有美色,先没宫中。上(文帝)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得幸。后伺上听朝,阴杀之。”《隋书·后妃传》载,容华夫人蔡氏深得文帝喜爱,但“以文献皇后(即独孤后)故,希得进幸。”可见,独孤皇后对  相似文献   

5.
冉、冉于是理两兄弟,南宋播州绥阳人,因乃一介书生隐迹乡里,故为一般史籍所不载。但据(遵义府志》和(绥阳县志)等书所载:“兄弟俱有文武才,时称二冉,前后阅帅辟召皆不赶。”南宋末年,蒙古军日逼南下,蜀地告紧,未理宗(赵购)于淳相二年(1242)任余改为四1;I制置使,设招贤馆延聘天下人才,共商抗蒙救蜀之计,“兄弟二人,遂相率往谒。”但居馆数月,张无所言。一日,余珍设宴会宾客,坐上客人,“皆纷纷竞言所长,而冉氏兄弟,默无一言,唯饮食而已。”于是余价更辟馆以礼待之。但见其兄弟二人,终目相对膝坐于地,用白色泥…  相似文献   

6.
正凡乡之约四:一曰德业相劝,二曰过失相规,三曰礼俗相交,四曰患难相恤。众推有齿德者一人为都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约中月轮一人为直月。都副正不与。置三籍,凡愿入约者,书于一籍;德业可劝者,书于一籍;过失可规者,书于一籍。直月掌之,月终则以告于约正,而授于其次。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僮仆,能肃政  相似文献   

7.
一、安庆及潜山之战斗概要徐州会战甫告结束,敌即着手对我武汉要地之攻略,长江北岸之敌一○○ 一三○ 一六○等部先后在正阳关、合肥一带集结.六月六日,合肥之敌一部,开始南犯,同时长江敌舰二十余艘于十二日晨向安庆城轰击,掩护敌军二千余登陆,我守军节节后退,安庆遂于十二日失守.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法律对和奸的论罪区分为亲属与非亲属两类,处罚轻重差别较大。和奸罪的审理程序包括:以“诣告”的形式对犯奸者提起诉讼;受理机关以县廷为主,疑难案例依次向郡国守相及廷尉府疑谳,王侯的和奸罪则交由中央受理;和奸罪的认定必须满足“必案之校上”的条件。对和奸罪的有关规定和处理从维护家族联姻关系、维护家长权力及保证家族“财不出户”等3个方面维护家族秩序和社会等级名份。  相似文献   

9.
李新俊,字柏林,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五期毕业,北伐时曾在叶剑英麾下工作,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回国参加救亡运动,担任防空学校政训处长。当时国事日非,外患日逼,他对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方针早有反感。“福建事变”后,蒋又莫须有地将其兄李安定(黄埔一期学生)秘密杀害,国仇家恨,迫使新俊外出香港,与我同去晋见李济深先生(尊称任公),聆听教示。1936年“两广事变”,新俊与我联络了百余名黄埔同学签名,于6月27日发表忠告蒋介石祸国殃民的公开信和揭露蒋罪行的告国人书,被蒋系特务追杀。  相似文献   

10.
<正>闲暇,翻阅了民国《宾县县志》之《人物传》,读后令我拍案叫绝,之所以叫绝,是因为我从阅读中得到了美的享受。美的东西,如果不与人分享,未免太自私了吧。那么,还是将民国《宾县县志》之《人物传》的部分传记,展示给读者朋友吧!民国《宾县县志·人物传》:"王氏女幼字满家店屯,某于归月余,克尽妇道。一日家人赴其邻吊丧,属女门焉。有恶少侦知,踰垣逼辱,女竭死撑拒,恶少竟刄之死。闻女死后手犹握刀,颜色如生。呜呼!可谓烈矣。"该传记最令我难忘的是"闻女死后手犹坚握刀,颜色如生"这句描写,把一个少女誓  相似文献   

11.
"台基"指男女赁屋宿奸之所,晚清时期曾在上海盛行一时,尤以法租界为甚,被视为地方陋俗的代表。上海道台、知县和租界会审公廨谳员严加禁止,报章也多有挞伐,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禁令和舆论皆从道德出发,指斥台基毁人名节,淡化其违法属性。加之奸罪取证困难,以致法官无法严格依据清律断案,仅以薄惩示儆。此外,中西法典对通奸罪的定性不同,法租界内华洋会审体制下法国陪审和巡捕房对华人案件的干预,使得会审公廨中方谳员难以肆意对台基案犯施以重刑。台基之风折射出上海陋俗治理中道德与法律的纠结,以及华洋当局在司法观念和城市管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胡学彦 《古今谈》2007,(4):76-80
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冀专擅威柄,凶恣日积,宫卫近侍,并树所亲,禁省起居,纤微必知。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民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笺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郎中汝南袁著年十九,诣阙上书曰:“夫四时之运,功成则退,  相似文献   

13.
道光壬寅九月,余以松江府调权镇江府事,时英夷甫就抚,未入境,即 闻人啧啧称青州驻防弁兵守城血战事。及见郡绅士,亦皆以此为言。且惜其势分援绝 ,不获并命沙场,以成荡寇灭贼之功,为可痛也。先是,夷船据舟山,江南沿 海诸郡县皆调兵防守。青州兵素号骁健,调戍江南省城者数月。继以夷船驶入 长江,镇郡为南北咽喉要地,则移驻郡之东码头以守炮台。东码头在象山之麓, 为夷船登陆所必由。使青州兵四百人得并力于此,凭象山之险,开炮轰击,胜 负正未可知。乃以寇氛渐逼,都统令入城分守四门,门各百人,遂致势不相救 。北城有虚台,…  相似文献   

14.
正明代书画宗师董其昌由于"民抄董宦"一事,备受后人诟病,成为他终生之玷。《明神宗实录》卷546载"六月己未,巡抚应天都察院右副督御史王应麟奏称,(董其昌)三月间,忽与生员范启宋并至苏州互相告讦,方行批发,而其昌华亭之居业于此时化为灰烬矣。"王在奏章中语焉不详,他感叹"海上之民,易动难静,难发于士子,而乱成于奸民",说明造成此案的缘由。又说董其昌"起家词林,素负时望"。万历皇帝下旨"董其昌事,严查首从议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文史》2012,(6):44-45
沪讯。法租界妓女近成立工会于格洛克大路吉里,名为平康同善会,其会员皆系十·六、七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之妓女,现已征集到会员700余人。开始每人出三块大洋为会费,之后每月一元为经常费。  相似文献   

16.
张景碑     
张景碑又称“张景造土牛碑”。现存卧龙岗汉碑亭内。东汉延熹二年(159年)所立。此碑身四周皆残,顶部碑穿隐约可见,穿内有晕弦痕迹。碑文为隶书。现存通高1.25、宽0.54、厚0.12米。残存12行,满行23字,计229字,可识者225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的文体属于汉代公文体裁。文中“告宛”“告追皷贼曹掾”,凡三言“告”等,按“告”字在汉代公文中,多为上级官吏对所属下级官吏的指示用语。碑文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为南阳郡太守丞“(告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同盟会成立于何时?孙中山本人的说法当最有权威。目前人们多采用冯自由《革命逸史》、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的说法,简单地把东京留日学生的加盟大会视作它的成立大会。这并不符合孙中山关于同盟会成立时间的说法。他在《孙文学说》一书里说: 乙巳(1905年春间),予重至欧洲,则其地之留学生已多数赞成革命。……予于是乃揭橥吾生平所怀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号召之,而组织革命团体焉。于是开第一会于比京,加盟者三十余人;开第二会于柏林,加盟者二十余人;开第三会于巴黎,加盟者亦十余人;开第四会于东京,加盟者数百人,中国十七省之人皆与焉;惟甘肃尚无留学生到日本,故阙之也。此为革命同盟会成立之始。从上文可以看到:(一)孙中山此时所组织之革命团体,已不称“入会”,而曰“加盟”,可见,1905年春在比利时所组织之革命团体,已同兴中会有所区别;(二)孙中山将在欧洲和日本组织的革命志士“加盟会”按顺序称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会,显然是把在东京成立的同盟会看作是欧洲“加盟会”的继续。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建国后编修新志事业获有极大成就的一次高潮。其规模之大,声势之广,实为前此所未有。我有幸躬逢其盛,倍感欢欣,而尤有二事,为毕生所难忘。其一为得志界先驱梁寒冰先生之识拔,受命推动全国修志事业,分赴各地培育修志人才,编写专著论文,二十余年,浪获薄誉,不负我生。其二,则为于三晋差次,获识山西志界俊彦曹君振武。曹君籍隶津沽,而供职山西志办,为人豪爽,颇具燕赵慷慨悲歌之风。初识晤谈,顿有倾盖如故之感。缔交二十余年,虽异地相处,而声应气求,灵犀有通。昔人有云:“平生得一知己足矣”,我于曹君,得其征也。曹君振武,家本…  相似文献   

19.
《李存信传》传系年先“大顺中”,次“明年”,后又曰“大顺二年”,殊不偏。考击张濬于平阳,平潞州,以康君立为潞州节度使三事,皆大顺元年事,因知“大顺中”当为“大顺元年”或“大顺初”之误。“明年”当是大顺二年,然下文复有“大顺二年”。考传“大顺二年”下武皇略地山东,李存孝谋叛皆为景福元年事,是又知“大顺二年”为景福元年之误。又存孝被诛在乾宁元年三月,讨王行瑜在二年夏,史自大顺二年以下不标年号,牵连而书之,易使人误认为都是大顺二年事。  相似文献   

20.
朴君述鼎国别、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纳(N、Benard)与张光裕先生合编之《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彙编》356号为朴君述鼎铭文拓本,器、盖同铭,皆钤有“书道博物馆”印,据其下附记“巴纳(1954)拓本,未见著录”,收藏处仅记为“Shoda?”,即日文“书道”拼写,然后附?号亦未见实物,仅拓本二纸得自“书道”,书道博物馆原以中村不折氏所藏物为基础,中村氏久在中国各地奔走,搜去中国铜器与古物甚多,此鼎拓本既皆钤有该馆印,当为中村氏自中国搜去铜器之一,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