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诠 《新疆地方志》2010,(3):26-27,36
志书中照片的采用率越来越高,除志书前的集中彩色照片外,还有大量的随文黑白照片。翻阅了不少志书的照片,有不少照片是多余的,过多的不当照片反而容易产生负面作用,这样的照片应尽量不收入志书。  相似文献   

2.
以图入志古已有之,照片入志自然也是趋势使然。照片已经成为地方志编修中重要的记录方式之一,它的引入,丰富了志书的表现形式,增加了志书的信息量,提升了志书的可读性和观赏性。真实、足够的信息量、存史价值以及照片本身的拍摄效果,是入志照片选取的基本要求。在求实、求真的基础上,寻求照片史料价值与摄影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入志照片选取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珊珊 《神州》2012,(26):207-207
数字化时代照片素材与水彩画创作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照片素材的引用不仅可以更好记录下画家创作时的情境感受,而且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宽水彩画创作的领域。在艺术家创作和观众的审美交融中,以照片为基础水彩为表现手法的作品便鲜活了起来。优秀的作品创作过程中选用照片素材,更容易让画家找到贴近内在气质的表达方式。照片素材的引用,促进了水彩画多元化发展,为作品融入了更多缤纷色彩。  相似文献   

4.
省农场总局自开展史志工作以来,在征集历史照片资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现存历史照片9000张左右,其中十分珍贵的有近百幅;编辑出版了《北大荒画史》(获省党史研究成果二等奖),并为大批志书和《王震画册》等提供了照片资料,发挥了历史照片应有的作用。时至今日,2000年续志已迫在眉睫,探讨历史照片的搜集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工作的设想,对于为下届修志做好  相似文献   

5.
饕餮之眼     
199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共拍摄了1,683,600多张照片,结果只用了1408张。摄影师Emory Kristof曾动用了15吨重的器材进行拍摄,而最后只用了6张照片。“我刚来国家地理时,”摄影师Bruce Dale说,“12个摄影工作人员中有8位离异。” “人们总是问我片子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摄影师Frans Lanting说。“我告诉他们;那张照片的曝光是43年又1/30秒。”…… 正是这些来之不易的照片成就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但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照片,更是每张照片背后的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6.
新方志编纂中,照片和图一样,已成为志书的必备体裁之一,照片志,已成为志书的一个种类。照片说明文字是人志照片的组成部分,如何写好照片说明文字,增强人志照片运用的效果,发挥照片人志的功能,事关整部志书的质量.现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为祖父张肇铭编辑画册,在收集资料时,在东湖城管工作的朋友陈勇提供了一幅照片.照片上是一幅鹿形的梅花图和几乎占满画幅的题诗.尽管在此之前我便知道照片上梅花图的背景,有关张难先先生的这段轶事很多人都会津津乐道,得到这幅照片仍然异常兴奋.依稀记得在家里曾看到一套这样的照片,那套照片拍的是60年前东湖梅展的盆景和国画作品,盆景有鹿形的梅花,象形的梅花,而国画作品的照片一定就是这幅“梅花鹿”了.  相似文献   

8.
<正>1999年9月的一天,我从朋友处偶然发现一张照片,虽然已经很陈旧,但影像依然清晰。细细欣赏,觉得中间坐者极像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还有汉剧名家吴天保先生,于是我对这张照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朋友照片从何处所得,朋友说是在周末地摊花两元人民币购得。再次品味照片,又发现衬托照片的底板有"显真楼"三字,就更加感觉此照片有故事,因为显真楼是武汉一家历史悠久的照相馆,位于武汉市的武昌。征得朋友同意,把这张照片带回家,决心解开照片背后的隐藏的故事及秘密。  相似文献   

9.
开发图像信息 提高年鉴价值——浅谈年鉴照片条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俭哲 《新疆地方志》2009,(4):24-25,30
照片条目在年鉴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现在不少年鉴编纂者重视照片条目的设置和开发利用,将其与文字条目相配合,作为反映年鉴内容、扩大信息量的基本形式和手段。照片条目的兴起,给年鉴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活力。年鉴编纂者要有强烈的“照片条目”意识,把握好照片条目的立目原则和要求,使年鉴信息含量高,更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文史博览     
毛主席第一张 标准像的产生 建国初期,一张毛泽东主席的标准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毛泽东这张照片,神采奕奕,面带微笑,合体的中山装更显得姿态端庄,自信而坚毅。从1950年初到1951年,这张照片印制大小不同的规格11种总共2000多万张,在国内外广泛发行。 但是,关于这张照片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0年初,身为中国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的萨空了,偶然看到了美国的《工人日报》同时刊登的毛泽东、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片,显得威风凛凛。而毛泽东主席的  相似文献   

11.
冯鹰 《陕西史志》2001,(1):16-17
照片入志,是新编社会主义方志的一个鲜明特点。翻阅各地的各级志书,除确无必要外,都收录了一定数量的照片进入志书。这种普遍性,反映了其必然性,也就是说,照片入志是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在梧州传教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照片直观地反映了民国时期梧州的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等,具有文字资料不可替代的价值。充分发掘照片中蕴含的史料信息,有利于深入探讨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红军西路军烈士首级照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档案馆里,珍藏着三十多幅红军西路军将士血染河西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是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时,被我军从马家军的地下室和国民党甘肃省警察局刑警大队长范宗湘家里查获的,它真实地记载了半个世纪前,高台发生的那桩动天地、震人寰的历史血案。其中一幅三颗烈士首级的照片尤其令人惨不忍睹。尽管这些照片早已成为历史,然而,这三颗烈士首级是谁?有的展馆和陈列室里照片的说明是:红五军军长董振堂(左)、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中)、红十三师参谋长刘培基(右);有的纪念馆的照片说明,却说右边那颗烈士首级是红九军军长孙玉清。为查清真相,笔者对照片进行了细密的调查考证。  相似文献   

14.
如何做好照片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照片档案管理的弊端和照片档案电子化管理优点的论述,引出照片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已势在必行,并从照片档案实现电子化的方法、管理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如何做好照片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两张老照片     
《炎黄春秋》今年第六期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结缘南斯拉夫》,并登载了几张照片,其中第22页上的《彭真率团访问南斯拉夫》的照片,由于我的疏忽,错误地提供了彭真同志于1965年率团访问印尼的照片。为此仅向编辑部和广大读者表示歉意。最近返京后,我找出了1957年1月彭真同志率领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期间同铁托总统合影的照片。(见44页照片)现提供给《炎黄春秋》编辑部,如蒙刊用,不胜感激。照片上的人物是:前排从左至右:周叔弢、胡子昂、章伯钧、李济深、彭真、铁托、区棠亮、某某、乐松生、唐贤耀。后排从左至右:武新宇、阎明复、唐建…  相似文献   

16.
清宫所藏照片,真实地记录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清宫照片资料的来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摄影术随着外国外交官、入侵者、传教士而传入神秘的华夏古国。参加中法贸易协定的签字仪式的法国海关总检察官于勒·埃及尔,拍摄了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外交官的两广总督耆英和广州洋行买办潘化成的肖像照片、家庭照片以及码头、城市等风景照。这些银版照片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照片,它们连同埃及尔亲手写成的文字说明,现存摄影博物馆。清光绪二十九年清廷驻法国公使裕庚之女容龄、德龄奉召到颐和园陪侍慈禧…  相似文献   

17.
照片档案是国家、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并按照一定原则和方法经过加工整理,集中保存起来的底片、照片和文字说明.不同类型的照片档案其形成过程是有差异的,但不管何种照片档案都有极强的记忆和展示历史的功能.国家档案局于2003年5月1日发布<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代替1989年的国标)已实施.新国标的出台,为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馆在新形势下规范地进行照片档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1949年4月24日凌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当时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数天后,随军记者才在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摆拍了一组解放军占领总统府的照片及影像,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那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照片,解放军官兵在总统府门楼上欢呼雀跃,庆祝胜利。但是,照片上的解放军官兵已不是最先占领总统府的那支部队了。那么,这支部队在占领总统府后去哪儿了呢?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一批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老汉口历史照片、明信片源源不断从国内外收藏者手中现身互联网,吸引了武汉民间文史研究者的注意.不少民间文史研究者通过对照片的分析研究,佐以地图、档案、方志等文献资料,考析到其中部分历史照片的年代与场景,获取了诸多发现.目前部分历史照片的破解,填补了现有史料及著述(涉及方志、地名、里份、街道...  相似文献   

20.
据《贵州日报》报道,都溪林场新闻科研照片2月18日在筑进行拍卖。主持拍卖会者介绍,照片拍卖在到省尚属首例。此次拍卖的12幅照片,均由《贵阳晚报》记者罗万雄和武警总队上校警官罗忠元拍摄。这些照片详细地记录了发生在去年11月30日的贵阳北郊都汉林场林木被“神秘力量”损毁的情景。由于林区现场随时间推移而有变化,所以他俩最早到现场拍摄的这些照片,特别具有新闻和科研价值。《青年时代)杂志社、贵州科学院新技术研究所等四家单位参加了竞买。有10张照片被买走,其中场景为树杆倒向一致、断裂高度一致的四号照片,以2500元被买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