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和政治两大因素,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为此,我国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全面转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逐步实现农村...  相似文献   

2.
孔琪 《神州》2013,(15):220-221
加快农村社会的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离不开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由于畜牧兽医公共服务固有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共性及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追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历史变迁、了解现实中各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求关系、供给现状以及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3.
边疆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迫切性,特殊性.转变政府职能,使其真正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服务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关键.调动边疆民族地区农民的积极性,构建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本研究以农民信息需求为切入点,对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供给总量不足、针对性不强、效率低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我省农村信息服务供需均衡的服务机制,以此发挥信息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提供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公共产品的分配不公和供给不足。为此,要把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善农村公共治理结构,作为今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本研究在对黑龙江省农村信息需求主体——农民所需要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农村信息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严重不足、效率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进行探究,提出满足农民信息需求的相关保障措施,构建科学可行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服务落脚点在"供给",并非是一个农村公共服务完整的有序循环,并没有从系统的高度,以整体的思维,以全局的视角来进行科学化、制度性、长远性的战略安排,与严格意义上的协同治理本质要求还未能实现耦合,与协同治理内在含义尚存差异。影响农村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政治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以及协同治理系统内部因子等多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农村公共服协同治理的机制创新应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价值导向机制建构、主体培育机制建构、保障支撑机制建构和绩效评估机制建构。  相似文献   

8.
《攀登》2015,(2)
乡镇是政府指导农业、管理农村、服务农民的直接载体,上联国家下接乡村社会,其公共服务能力决定着政府公共服务最终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青海藏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与快速提高的公共产品供给和农牧民与日俱增的公共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事多人少造成工作的被动应付,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服务合力,干部思想情绪波动造成干部服务群众主观能动性趋弱。要提高乡镇公共服务能力,就必须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岗位,按编补充人员,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9.
胡翠荣 《神州》2012,(26):24-24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实际,我乡加快农村文化改革步伐,不断创新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结构优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总体上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仍有不少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存在产品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方式固化、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拓宽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渠道,优化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机制;尊重民族地区农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表达,激发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健全保障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运行机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利敏 《沧桑》2013,(6):179-18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大面积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加剧,鸿沟越来越深。要实现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存在缺陷和不完善,如何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魏涛 《攀登》2007,26(1):35-38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条件,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关系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的成败。然而,我国传统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单中心供给模式因资金缺乏,市场有效竞争不足,导致了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严重不足。为解决有效供给不足这一困境,必须改变过去由政府单一中心供给模式,转向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的多中心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3.
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型期以来,政府治理制度的变革及公私部门关系的重构使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主体、供给机制逐步多元化,其分布形态也由空间均衡趋向分异。本文以广州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总体上呈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区域供给规模差异大且与人口分布不相协调,区际及不同类型设施的空间聚集水平差异显著;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均衡分布模式被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入地区指向的集中布局模式所取代,表现出类似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的"反比例服务法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地政府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年卡等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地方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旅游公共服务产品属性的基础上,明确不同产品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模式,并且引入社会企业理论,强调建立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在内的旅游公共服务复合运行机制,从而改变以往供给混乱、供给越位或者缺位的情况,为地区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丁秀萍 《攀登》2008,27(5):96-99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并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西宁市政府应积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科学高效的筹资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江苏省样本地市的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及居民满意度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及权重,构造重要性与满意度矩阵等方法,本文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体服务、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苏北地区的城乡差异较大,苏中和苏南地区较小;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总体好于农村;城市与农村各类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显著,尤其表现在文体服务与公共服务设施上;多数地市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协调度偏低。针对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明亮 《神州》2014,(6):280-280
<正>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乡镇文化站作为基层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应以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为导向,以为农民提供最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不断探索出新思路、新方法推动乡镇文化的建设。文化站要根据所辖区域的经济水平、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综合因素,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地位,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县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公社、村级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等权力组织,并建立起了与当时农民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虽然是低水平和不全面的,但却保证了农村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服务观察:效率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供给一般存在二类效率问题:一是产权效率问题;二是管理效率问题。这两类效率问题在时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都普遍存在着并且显得更为严重和突出。由政府垄断供给和市场供给匮乏造成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问题,实际上是产权效率问题;而政府供给存在的成本高,产出低的问题则是管理效率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立足生活圈的视角,采用核密度和网络分析法探究合肥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格局及供给水平,剖析各类设施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匹配性,并提出设施配置的规划路径。研究表明:(1)各类设施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分布形态,圈层分布的分化特征突出。区际及不同类型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水平差异明显。(2)居民点尺度下各类设施的覆盖水平整体不高,区际尺度下各类设施的覆盖范围均表现为非均衡分布格局,公共服务配置水平亟需加强。(3)不同区域的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适配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四类设施的适配型生活圈占比均不高。(4)基于最小化设施模型模拟出各类设施的配置方案,实现居民点覆盖率和适配性的显著提升,夯实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