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农村报道,不论是前段的清理,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还是后阶段的农村体制改革,都绕不开所谓“大寨经验”和“学大寨运动”的纠缠。 1977年冬天,“学大寨”运动达到高潮。接着便开始走下坡路。1978年春天农村形势出现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原毫县(今毫州市谯城区)在文化大革命清理阶级队伍中的1968年8月,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从1968年至1977年的十年间,农业学大寨步步深入到各个方面。要求“年年都有新套套”,分期分批建成大寨式生产队、大队、公社。根据中央(75)21号文件“全党动员,苦战五年,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指示,毫县按照建设大寨县的六条标准,作出三年(1978)建成大寨县的决议。到1977年冬,随着深人开展揭批“四人帮”和对“两个凡是”的突破,农业学大寨不再提及。随之迎来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使农村形势迅速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3.
60年代,山西省委在树立了大寨这一农业先进典型后,又提出“一带二”的口号。通过“一带二”,不仅在全省普及了大寨精神及其基本经验,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而且较好地克服了大寨发展农业中的某些缺点,端正了山西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促进山西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政治领导人历史应该有透明度,让广大群众都知道。但在“对毛主席指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年代里,只要传出伟大领袖一个声音,就能改变事实真相,平息一场争论,决定人的政治命运。老贫农赵怀礼讲大寨村史1964年春夏间,毛泽东虽然还未正式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但在党内领导层已经听到毛泽东“农业要靠大寨精神”的讲话,因此新华总社国内部农村组和山西分社领导,就派我到大寨蹲点采访。来大寨不久,就和一位名叫赵怀礼的贫农相识。他是陈永贵儿媳花妮的伯父。当时大寨还没有招待所,外来客人都挤在几间平房里,为找个安…  相似文献   

5.
谢承年 《文史天地》2013,(10):57-60
农业学大寨是1963年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在粮食增产、农田水利建设以及林牧副渔发展和农村干群关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绝对是不可估量的。但这一持续了大致15年(1963--1978年)的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从而闹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哭笑不得的事。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如何反映“建设大寨县”内容的韦爱春都安有八“最”,其中之一是──农业学大寨、建设大寨县最“著”。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拉开都安这个“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石山王国”农业学大寨、建设大寨县的序幕。1969年12月,县委组织...  相似文献   

7.
今天召开纪念“鲁艺”建院60周年座谈会,使我回忆起,在延安于1938年7月为了纪念抗战一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17周年,由“鲁艺”组织创作的3台大戏曾引起很大的轰动。这3个戏就是由崔嵬等演出的话剧《流寇队长》,由丁里、张颖等演出的新歌剧《农村曲》和京剧...  相似文献   

8.
1978年,刚从“牛棚”解 放出来的农业科学家杨显东 博士,以中国农学会创始人 之一和理事长的身份,主持 召开全国农业学术讨论第三 次代表大会。来自全国800 余名农业科技代表,一致要 求去大寨参观,看看大寨之 路是否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 客观规律,是否是中国农业 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来到大寨,一行人大失 所望。虎头山是光秃秃的。为 了搞人造小平原,大寨人砍 掉树林,把小麦种到山顶上, 破坏了生态平衡。已近收割 季节,麦苗只有五六寸高,麦 穗抽不出来,偶有抽穗,也是 几粒不饱满的歪子。大家去 参观被报刊大肆吹得神乎…  相似文献   

9.
万里在农村改革中的思想和实践,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7年6月至1980年2月,万里担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一个省的局部地区实行农村改革。邓小平说,“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万里同志是有功的”;坊间传说,“要吃米,找万里”,就是对这一段情况的概括。第二阶段,是从1980年2月到1988年4月,万里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并在一段时间内兼任国家农委主任,分管农村工作,具体指导全国的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万里对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有下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提出戏曲要“两条腿走路”“三者并举”马彦祥遗篇[编者按]为纪念周恩来逝世20周年,也为祝贺中国首届京剧艺术节胜利闭幕,本刊特发表著名戏剧家马彦祥1981年在全国戏曲现代戏教学研究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含周恩来关于戏曲方针的指示),以期对我国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11.
“农业学大寨”的沉重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寨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树立的红旗”,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进而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典型”。通过“农业学大寨”和后来的“普及大寨县”,人民公社体制“左”的错误恶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也使人民公社否定了自己而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取代。毛泽东为什么要树立大寨这面红旗呢?从前前后后的许多事实判断,大概因为毛泽东经过长期的选择、比较,认为大寨充分体现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体现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正确性,体现了个人崇拜一定程度上的必要性,体现了反修防修的重要性。早在50年代合作化高潮时期他就说过:“…  相似文献   

12.
霞飞 《文史精华》2005,(10):4-12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产生了一个农业战线的典型——大寨,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大寨的经验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引导了中国农业十几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央对大寨经验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结束了中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请看《农业学大寨始末》一文。  相似文献   

13.
1990年3月,邓小平通过对农村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农业有“两个飞跃”的战略构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伊始,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越来越迫近之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郑和,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郑和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面对这一现实,江苏省郑和研究会与白下区人民政府在第二届南京(白下)郑和节期间,于9月28日举办了以“21世纪初的郑和研究”为主题的专家学座谈会。  相似文献   

15.
“最高指示:农业学大寨”的由来肖克之1977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从装帧到印刷颇为讲究的画册,书名《大寨》。在书的前页,用红体字印着几行醒目的大字:毛主席语录“农业学大寨”。可是在能查到的文献中,没查到毛泽东讲过“农业学大寨”,但这几个字,确确实...  相似文献   

16.
1977年11月28日,中共安徽省委发出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后简称为“省委六条”。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件。它是在粉碎“四人帮”后,处于迷茫徘徊的中国,突破左倾禁区的第一份开拓性文件,为农村的伟大变革吹响了号角,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7.
深刻认识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坚持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文/袁海岚邓小平同志在1990年3月总结80年代农村改革的经验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实现“两个飞跃”,一是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济。从长期的实践来看,第一...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号召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六七十年代曾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大寨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也当上了国家的副总理。这一运动是怎么起来的?陈永贵又是怎样一个人?请看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陶兽茄写的《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的由来》和陈永贵的儿子陈明珠写的(我的父亲—陈永贵》。  相似文献   

19.
史永红 《文物世界》2011,(1):72-74,68
提到大寨,我想很多人并不陌生。大寨是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大寨人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大寨精神”激励了一代人,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它独特的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时代趋势,如果中国农村始终在小农经济里徘徊,就进不了现代化的轨道。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视为重中之重,为政之首,今年伊始,就农民增收发出了“一号文件”,可见“三农”问题是一个影响我国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难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牵涉到我国的强国之梦能否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