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5月,南京中央门外燕子矶附近发现了一座南朝残墓,出土梁普通二年(521年)墓志一方,为南朝墓葬断代提供了重要的纪年材料。另外,1974年2月,我会在南京尧化门外对门山清理的一座南朝墓,墓葬形制与上述普通二年墓大致相同,其中出有青瓷莲花壶等重要文物。现将两墓的清理结果一并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杭州萧山溪头黄墓地于1984年发掘,清理古墓葬76座,其中战国墓3座,两汉墓葬59座,东晋南朝墓葬6座,唐宋墓7座,明墓1座,共计出土文物1012件(组)。此次公布的材料为东晋南朝墓与唐宋墓,为研究东晋南朝和唐宋时期中国南方地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
朝阳曾是隋唐王朝统治东北地区的边陲重镇,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在这里发现了大量隋唐时期的墓葬.这些墓葬以砖构墓为主,形制复杂多样,等级差别明显,并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本文首先总结砖构墓葬的形制,然后以纪年墓葬为标尺分析其演变过程,最后将朝阳唐墓与中原唐墓进行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4.
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68年8月和10月,我院在丹阳县先后清理了两座南朝墓葬,一座在胡桥公社宝山大队吴家村(下简称胡桥吴家村墓),另一座在建山公社管山大队金家村(下简称建山金家村墓)。这两座墓葬,过去曾遭破坏,清理前墓室已暴露在外。由于它们的结构、壁画、时代等方面大致相同,现作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苏丹阳市境内现有南北朝南齐帝王陵墓9座,墓主包括南齐所有在位皇帝7人及齐高帝的父亲肖承之、齐明帝的父亲肖道生。诸陵墓中,墓主基本明确的有肖承之的永安陵、齐高帝肖道成的泰安陵、齐武帝肖赜的景安陵、郁林王肖昭业墓、海陵王肖昭文墓、肖道生的修安陵和齐明帝肖鸾的兴安陵等7座。但东昏侯肖宝卷墓和和帝肖宝融的恭安陵,仍存疑问,至今难以断定。 1968年8月和10月,南京博物院在丹阳先后清理了两座南朝墓葬,一在胡桥乡吴家村(以下简称吴家村墓),一在建山乡金家村(以下简称金家村墓)。根据墓葬规模、墓内壁画、随葬品等分析,这两座墓葬属南齐帝王陵墓无疑。因而南京博物院初步认为:建山金家村墓“可能即废帝肖宝卷之墓。而胡桥吴家村墓,或许就是文献上失载的和帝肖宝融恭安陵”(以上两座墓葬的具体清理和考证,详见《文物》1980年2期《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一文)那么这两座墓葬中,究竟哪一座的墓主是东昏侯肖空卷,哪一座是和帝肖宝融的恭安陵呢?我试  相似文献   

6.
2011年4~8月,镇江博物馆在金家湾墓地共清理六朝至明代墓葬30余座。本文主要介绍了7座保存稍好的六朝至唐代墓葬,其中南朝墓葬M28为夫妻合葬墓,在镇江地区南朝墓中少见,丰富了本区域南朝墓葬资料;唐墓M6出土的黄釉绞胎碗,为唐代绞胎瓷器在镇江地区的流通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广东深圳宝安南朝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4月,在距深圳市以西约40公里的宝安县西乡铁仔山发现一处古墓区。铁仔山海拔约100米,南面距海约3公里。古墓区坐落于山脚,背山面海,墓区内有南朝及明清时期的墓葬(图一)。此次清理南朝墓22座,均曾遭盗扰,多数扰乱严重,有的仅余墓室一角。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墓葬形制均为砖室墓,除 M5因盗扰严重,形制不明外,其余21座墓可分为3型。Ⅰ型 16座(M1~3、M6~8、M10、M11、M14~16、M18~22)。为长方形券顶单室墓,墓室长2.4~4.1、宽0.6~1.03、高0.66~1.16米。墓室以砖封门,有4座墓在封门外设有砖砌排水道。M6、8、15、19、20、21的墓室地面设台阶,将墓室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部地面高于前部。墓壁  相似文献   

8.
2001年秋,山西省襄垣县煤运公司在襄垣县城西南基建过程中发现多座隋唐时期墓葬。县文博馆闻讯后,派工作人员进入工地。经抢救性发掘,清理了一批隋唐墓葬,其中有隋唐时期浩氏家族墓3座。另外从已破坏的墓葬出土物中,收缴浩氏家族墓志2方。隋代浩墓已另文发表[1],现将唐代浩氏家族墓葬清理情况报告如下。一墓葬形制浩氏家族墓葬位于襄垣县城西南新建西街,该地区从2000年以来陆续发现了不少唐代墓葬,如唐代李石夫妇合葬墓等[2]。发掘的唐代浩氏家族墓的编号为2001M32和2001M51,均为单室砖墓。据出土墓志记载,墓主人分别为浩宽和浩顷(墓葬位…  相似文献   

9.
缸窑山基地发掘的两座商周墓葬,应为小型土墩墓类型,出土的原始膏瓷碗、豆、印纹陶罐等,是最典型的西周中晚期风格。清理了东晋南朝墓葬多座,出土遗物众多,此次发掘对研究该地区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广西隋唐墓葬作为隋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墓葬形制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该地隋唐墓葬数量并不多,主要有竖穴土坑墓、砖室墓、崖洞葬等,多分布在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其墓葬形制除了受当时中原文化的影响外,还受当地文化、自然环境、风俗的制约,土坑墓、崖洞葬的墓主多是一般平民,砖室墓则多是官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尊卑有别、等级严明的丧葬制度和社会制度。文章针对广西地区隋唐时期墓葬形制进行简单的分类,并对其形成原因作初步的分析探讨,以期为该区域隋唐时期人民生活状态及文化研究提供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樟树市(原清江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诸省内陆腹地,赣江与袁水会合处。“控荆蛮以引瓯越”,扬帆长江直指中原,素有“四会要冲”、“八省通衢”之称。在这块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水系交织的土地上,古代墓葬遍及全市,出土过晋、南朝、隋唐时期的大批青瓷器。其中,又以南朝墓出土的青瓷器较为丰富,并且宋、齐、梁、陈各个时期的纪年墓都有,数量之多为全省少见。现就青瓷器的出土情况,造型特征及其演变,艺术装饰特点,胎、釉特色,来源等问题分述如下。一、青瓷器的出土情况根据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南朝墓葬几乎遍布樟树各地。在塘源、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全面梳理了隋唐墓葬出土的帐构,据其在墓内的设置情况分为两套不同的系统,并辨析出隋唐墓葬中置于棺木一侧的帷帐,应为文献记载的"下帐",其是为墓主设置的礼仪空间,反映了汉晋以来在墓内设奠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林峰 《福建文博》2022,(1):57-65
赤塘山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商周及东晋至唐时期的墓葬群遗址。2017年至2020年间,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四十余座东晋至唐时期砖构券顶墓。这批墓葬的墓砖纹饰图案丰富多彩,特征鲜明。对这些纹饰的分类及分期探讨,可为闽江下游地区六朝隋唐墓葬研究提供断代参考,同时也丰富了本地区古墓葬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1991年5月,因暴雨冲刷在江宁县殷巷乡轮窑厂一台地上发现一座南朝残墓(编号91JYM1)。7月因防汛取土又在这座南朝墓南约百米发现一座东晋残墓(编号91JYM2)。现将两墓发掘清理结果简报如下。 一、一号墓 墓葬形制与结构: 墓葬位于殷巷乡轮窑厂内一缓坡台地上,西北距中华门约12.6公里,东北距东山镇6.5公里,方向80°,早年遭严重破坏。墓顶、墓壁多毁塌拆除,仅甬道口、墓室后部部分保存完好,墓内全为碎砖地、淤土填满。 墓葬下面呈“凸”字形,分墓室、甬道两  相似文献   

15.
襄樊檀溪周家湾南朝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家湾南朝墓位于襄城区檀溪办事处周家湾北(图一)。1998年3月,襄樊市民政局在该处征地建房过程中发现墓葬多座,市考古队组织力量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十四座(分别编号M1-W14),其中南朝墓十座,清墓四座。现将十座南朝墓的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十座墓均遭到严重破坏,仅存铺地砖或数层壁砖,项全部被毁。全为长方形单室砖墓,方向除一座朝向西南外,余九座朝向东南。长度在2—3.6米之间,宽度在0.6—1.5米之间,深浅不一。墓壁一般以条砖横行错缝叠砌,横行或斜行错缝铺地砖。墓砖规格略有差…  相似文献   

16.
隋唐时期是我国兴起墓中随葬镇墓神物的第二个高峰。本文根据各地隋唐墓葬出土的各类镇墓神物,较详细地分析了当时镇墓神物在随葬俑群中的地位、发展演变、艺术特征以及晚唐时期渐趋消失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余杭小横山南朝画像砖M1是目前杭州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有大幅拼镶龙虎图像的墓葬。本文从墓葬所处位置、规模、形制及画像题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将其与丹阳和南京发现同类画像的南朝大墓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羽人戏龙虎图与仙人骑龙虎图的关系,认为小横山M1是一座以四神为题材的中等规模的画像砖墓,墓中发现的化生、宝珠、宝轮、宝瓶莲等同佛教有关的画像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地域特征。该墓在小横山墓地中处于中心和引领的位置,墓主可能同南朝齐梁皇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郑雷 《文博》2023,(5):25-35+113
为配合荆州高新区中国供销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在土地台子墓地、松林岗墓地发掘古墓葬112座,墓葬时代有战国、南朝、宋代、明代,尤以南朝墓和明代墓数量最多,其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组合的时代特征最为明显。这批墓葬材料为研究历史上荆州地区居民丧葬文化、社会信仰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刘述孟 《东南文化》2022,(2):132-139
大型拼镶砖画是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等为核心的墓葬装饰,产生于刘宋,萧齐达到成熟,陈代消亡,集中分布在南朝都城建康及周边。其主要运用于高等级墓葬,是南北朝文化正统之争中南朝在文化上的重要举措,对南朝的其他地区、北朝及后世的隋唐墓葬装饰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将此类固定的墓葬装饰称为“建康模式”。“建康模式”也是中古时期墓葬装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2018年6—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双流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双流区胜利镇牧马山墓地的4座东晋、南朝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批墓葬随葬器物虽少,但其规格较高且墓葬形制、墓砖纹饰和随葬器物都与南京地区关系密切。四川地区考古发现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砖室墓极少,牧马山墓地发现的4座砖室墓填补了四川地区这一时期砖室墓发展演变序列的空白,也为研究成都乃至四川地区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变迁、人群迁移及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