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卢汉将军在昆明起义的消息,迅速传到了被冬日大雾笼罩的成都,蒋介石居住的北校场中央军校黄埔楼里顿时一片慌乱,侍从室主任俞济时急忙打电话把胡宗南、钱大钧、王陵基等人叫到黄埔楼来,听候蒋介石吩咐。  相似文献   

2.
周渝 《贵阳文史》2015,(2):45-48
柳树人烈士生于书香门第。他年少从军,东征北伐,长城御寇;壮年荣归故里,率部队整修安顺河道,造福桑梓;随后他又远征缅甸,扬威异域;最终血洒疆场,马革裹尸人未还……黄埔英杰,抗日前锋柳树人,表字中华,出生于1905年。1926年,刚从安中(现安顺一中)毕业的柳树人离开了故乡安顺,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南下投考黄埔军校,这一年他21岁。柳树人毕业于黄埔五期,毕业后立即参加了北伐战争。在烽火硝烟  相似文献   

3.
曾扩情处事粗中有细 在黄埔毕业的同学中,一提起扩(读:况)大哥,没有人不认识他。这一方面因他在黄埔第一期同学中是年龄较大的一个,又名列“蓝衣社”十三太保之首;另一方面是他为人和蔼,乐于助人,只是有点马马虎虎,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大而化之”。 许多人说曾扩情“大而化之”,是说他遇事不肯动脑筋或幼稚可  相似文献   

4.
先父蒋光鼐(1888—1967年)一生中曾经有过三位夫人。 父亲的第一位夫人叫谭妙南(1886—1925年),是东莞虎门大宁乡人。她的父亲是我爷爷的好朋友,小时候就由双方父母给他们订下了婚约。她和父亲结婚之际,正是革命风云突变之时。 1906年父亲在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就读期间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在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行将毕业的时候,武昌首义的消息传来,他与军校中的一批同盟会会员一起,奔赴武昌参加革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食言蒋介石为人向来不苟言笑,但每当对人谈起他打天下的大本营黄埔岛时,就像变了一个人,情绪高涨,精神焕发。他在野期间一共培训了23期黄埔学员,其中一期和五期的毕业学员是他最引以骄傲的。吕梦熊、贺衷寒、宋希濂、胡  相似文献   

6.
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建立了黄埔军校,粤军中尉军官冯达飞闻讯后即辞去军职前去报考,被录取编入学生4队,成为黄埔一期生。冯达飞,1899年出生于广东连县(今连州市)一个小贩家庭。其父早逝,家境贫寒,靠亲友资助,他才读了小学,中学。1919年9月,冯达飞毕业于县立连州中学,此时的他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立志报国,投笔从戎。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他接触了周恩来、蒋先云、陈赓等共产党人,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毕业后他留校在教导团任职,于次年参加了讨伐反动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战役,在作战中他身先士卒,勇敢顽强。  相似文献   

7.
正陆汝群(1902—1951),广西容县石寨乡下烟村人,陆汝群是中国第一批经过正规军事院校培养出来的抗日将领,他曾先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又名黄埔陆军小学)、广东海军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黄埔军校高级班读书,成为黄埔将士中唯一一个在黄埔长洲岛就读过4所军校的高级军事人才。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陆汝群跟着蒋介石、周恩来两次驰骋东征战场。在北伐战争中,  相似文献   

8.
正中学生办钢铁1958年,大跃进热潮席卷中华大地。那时我小学刚毕业,进入武汉十三中读初一。十三中是一个新建的学校,临近汉口黄埔路,一栋崭新的米黄色教学楼矗立在由黄埔路到古德寺的路边,与周围低矮的民房相比,显得很有气派。记得开学不久,校长就在学校操场上召开全校师生动员大会,说是要响应上级号召,"超英赶美,钢铁先行""全民上阵,大办钢铁"。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2016,(6)
正1984年,我从北大毕业,在北京化工学院(现为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系资料室工作。一天,系主任蔡建新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着一个高大健硕、温文尔雅的老师向我介绍说,这是成思危老师,刚从美国回来,化工部财务司请他帮忙从美国买了一万美金的英文原版书,大约300本。主任给我说现在这些书已经海运到了天津新港,需要我们用车把书从那里拉回来,系里  相似文献   

10.
刘畅  毛翊乔 《环球人物》2013,(28):56-59
李默庵,国民党陆军中将,著名爱国人士,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在黄埔期间,他与共产党人关系密切,曾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中山舰事件"后,李默庵退出中国共产党。他曾视蒋介石为"新兴革命事业的卓越领导者",追随其血战沙场20多年,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从基层到高层,军队中的各个职务,他几乎都担任过。1949年,李默庵在香港与44名国民党高级军政人  相似文献   

11.
1962年秋季的一天,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园艺场的一间集体宿舍里,新添了一位讲普通话的年轻人。他穿着朴素,浓眉下一双黑眸忽闪忽闪地透着机灵,嘴边胡子青青的,说起话来带着顽皮的笑。人们一打听,才知道他叫万伯翱,是当时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的大儿子。原来万伯翱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入大学,万里同志就鼓励他响应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乡参加农业第一线生产劳动,到黄泛区农场当了一名普通的农工。当时,万伯翱刚刚18岁,职工们都亲切地叫他“小万”。 “黄泛区”,这在过去是一个苦难、贫穷的代名词。19…  相似文献   

12.
欧剋 《神州》2013,(26):15
出生不久父亲就意外车祸,母亲带着他出嫁并改了姓,继父含辛茹苦供他读书,高中毕业后正遇上"文化大革命",在家好喝懒做,甚至还打骂继父、欺负同母异父的弟妹,被村人称为负心人,久而久之,大家就取其乳名里一个字"发"的谐音,叫他阿F。阿F继父经常向村长诉苦,村长避免矛盾加大,就把阿F推荐到遥远的瑶山教书。阿F有点小聪明,擅于写八股文,曾写过一篇赞颂瑶山的文章,自诩自己有1米78的身材是因为  相似文献   

13.
双柏县大麦地河口乡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雨平河,一条叫炸鱼河。两条河中间有一座峰峦突兀,蜿蜒数里的大山,象个大象的鼻子,自南向北延伸到石宝村。人们叫它象鼻山。传说,很早以前,这个象鼻子是一个土地穆王的化身,这个穆王性情十分残暴,用他的象鼻子把炸鱼河、雨平河挡住,使洪水泛滥,淹没庄稼,弄得百姓痛苦不堪。百姓早就想把这条象鼻斩断,但穆王有魔法,百姓对他没有一点办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宣侠父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第一个遭受国民党黑手的中共高级干部。让人吃惊的是,直接凶手竟是他的老师兼同乡、黄埔系的骨干人物蒋鼎文。宣侠父、蒋鼎文相识于黄埔岛。宣侠父是黄埔一期学生队学员,蒋鼎文则是该队队长,最初,他们彼此间的印象非常好。宣侠父很尊敬蒋鼎文,他知道蒋鼎文上黄埔岛之前已经官居上校,却宁愿辞职到黄埔当个大兵头。这等慷慨的气概,就如同黄埔军校门口那副对联所描绘的: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而蒋鼎文也很欣赏宣侠父——个人履历很精彩,曾经留学日本。这在黄埔一期生中已  相似文献   

15.
黄埔古港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黄埔村.从西边公路人村。一座高耸的金碧辉煌的现代牌坊迎面矗立。上刻“凰洲”两个大字。村之南边紧靠珠江支流也有一座刻有“凤浦”二字的彩牌坊。原来传说古时有一对凤凰飞临此地,从此就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该村地处一小岛.水边地区叫“浦”.水中的陆地日“洲”,所以取村名为“凰洲”或“凤浦”,后演变成为“黄埔”之名。  相似文献   

16.
胡璇泽(1816-1880),原名亚基、玉玑,字璿泽,号琼轩,别号南生。英文名字是Mr.Whampo(黄埔)。广东省番禺县茭塘司黄埔乡新浯镇(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胡璇泽的父亲胡宏根,叔父胡宏善,在19世纪初于新加坡开设闻名世界的黄埔公司,经营牛肉、面包、蔬菜等食品。清道光十年(1830),14岁的胡璇泽从家乡到新加坡,在黄埔公司佐理业务。为了适应业务需要,他勤奋学习,逐渐掌握了英、法、俄、日等多种语言,尤以英语为流利。道光三十年,胡宏根逝世,  相似文献   

17.
熊宗仁 《文史天地》2010,(12):82-86
十二黄埔“保姆”以身作则 东征苦战初试锋芒 (一) 被称为国民党军黄埔嫡系“保姆”的何应钦在黄埔军校创建初期,除了对校长蒋介石的忠诚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外,他与苏联顾问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徐会之是国民党政府的要员,又是一位经历复杂的革命者。他曾与黄埔同学发起“黄埔革命同学会”公开反蒋;他于抗战时期临危受命。解决和缓和各派系之间矛盾,为国共合作、部队团结作出了贡献;他与黄埔一期出身的贺衷寒、曾扩情、袁守谦被称为  相似文献   

19.
余岸竹 《文史天地》2007,(10):20-24
蒋介石身为黄埔军校校长,他与黄埔生、特别是黄埔一期生。自有不同寻常的关系,或宠,或恕,或杀,或惩,天差地别。追求不同之故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要是没去西藏,顾绶康不会是今天的顾绶康。退休前,他是新华社摄影部的记者,美术编辑,(摄影世界)的副主编。退休后,每逢双休日,他背着两个大包包,把那些粘贴在经幡上的小小照片,用绳子挂到玉渊潭公园的树上,任人观摩,任人拍照,任人评说……。他把这个展览叫做‘酒藏万象”,通过它继续倾吐和抒发对那片雪域圣土的不了之情。到西藏去老顾浙江诸暨人,1933年出生,家境清贫,完小毕业就当上老师,既为自给也为养家。但他一面教书,一面梦想上学,终于违背父亲意愿,在亲戚资助下进入杭州四中。1954年毕业,正赶上新华社来招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