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曹县大汉口文化时期诸遗址中,出土了部分白陶器物,其中以乌形警为最多。为了了解古人这一生产工艺,以期对现代陶瓷业有所借鉴;同时分析它所折射出的文化思想,以加深对古代社会的进一步认识,笔者从1990年初开始对此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拟复制,至1995年春始获成功(见图———图四)。一、对出上器物的分析探讨图一笔者采用的标本是该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0064号(代号“陵A”)、0692号(“陵B”)和大朱家村遗址M;出土的0672号(“朱A”)、0674号(“朱B”)4件鸟形Q,及其部分残片和破损陶…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以访录记的形式,到大同市浑源县实地考察了北魏窦太后陵的情况,并对浑源县一带的北魏墓葬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王睿又墓存在的可能性和神西律吕神祠的建祠背景。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北魏在平城的历史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博》2020,(2)
辽代帝陵的研究工作肇始于晚清,可分为19世纪末至1949年、1949年至20世纪末、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2000年以来,辽代帝陵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果卓著。关于陵寝制度和丧葬礼俗的研究集中在祖州石房子的功能,以及受契丹传统文化和唐宋中原文化影响方面;因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庆陵东陵陵主得以确定为辽圣宗;陪葬墓的分区和分期研究较为深入,"南、北二区""早、中、晚三期"的观点得到学界认可;对龟趺山建筑和黑龙门遗址营造工艺的研究丰富了辽代帝陵的研究方法,并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因山为陵葬制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汉文帝霸陵,而汉文帝霸陵是受楚元王刘交陵墓的深刻影响.楚元王刘交开创"因山为陵"的思想根源,却有来自"垒土围山"、"筑陵以象山"的传统葬制、时代变革、楚国地理地形条件等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两汉以来阳鸟崇拜的图像学研究——以佛教造像资料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忠义 《敦煌学辑刊》2006,2(2):127-134
从两汉以来,以凤凰为代表的阳鸟崇拜全面兴盛,佛教传入之后自然也渗透到佛教艺术当中,但反映的仍然是中国本土的思想观念。只是到了后期,源于佛教中的妙音鸟(迦陵频加)才取代阳乌大量出现在佛教图象中。本文即对佛教石窟中出现的阳鸟崇拜作一考察,并对其中的思想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博》1997,(3)
历史上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建都陕西,统治者的下葬地亦少有例外的择在都城附近.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社会,帝王陵墓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最高丧葬礼仪,从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统治阶级社会历史活动的缩影.对帝王陵的维护,可溯至汉初对始皇陵的整修;唐宋时加而有甚,如北宋开宝年间“发厢军千人”重修了一批帝陵下宫;清代时,陕西巡抚毕沅曾两次修茸昭陵陵园,还对境内陵墓做了系统的勘察、考定和立碑.本世纪以来,随着考古调查和抢救发掘工作的展开,以及一批帝陵博物馆和保护机构的相继建立,则划时代地把对陕西帝王陵的总体认识与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陈静薇 《丝绸之路》2014,(18):13-15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路线之一,自开通以来,沿线地区在物产和文化上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宁夏作为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多元文化。党项人在宁夏建立了西夏王朝,垄断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神秘国度。西夏王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利用丝绸之路这一平台,发展西夏王陵旅游,可以提升宁夏的知名度,进而对发展宁夏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学理 《文博》2012,(4):11-18
咸阳原上的毕陌陵区,是秦都咸阳早期城市规划中的一处秦王陵墓区。《史记》载明葬有秦惠文王与武王,但自宋代以来混称为周文王与周武王陵。虽经历史代学者辨正,特别是近年在这一地域探测出几座秦陵墓以来,对墓主的定位分歧更大。本文考证的结果是:Ⅱ号陵园为"公陵",葬秦惠文王;Ⅳ号陵园为"永陵",葬秦武王;Ⅰ号陵园葬孝文王公子子傒,Ⅲ号是陪葬墓。这里没有秦献公父子之墓,汉平帝的王皇后陵也绝不是"秦孝文王的寿陵"。  相似文献   

9.
刘丹龙  孙平燕 《文博》2004,(6):88-91
唐代薛逢《汉武宫词》诗曰:"茂陵烟雨埋冠剑,石马无声蔓草寒。"屹立于咸阳五陵原汉武帝茂陵东侧的霍去病墓石雕群,历经两千多年的沉寂,直到20世纪初叶以来,才渐渐地为中外艺术界和文物考古界发现,并确立了其在雕刻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美学价值。近年来,笔者曾多次对霍去病墓石雕进行考察,在拜读了有关专家的著述后深受启发,今就霍  相似文献   

10.
<正>辽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12年和1920年,法国传教士闵宣化曾涉足内蒙古东部的辽代遗址,并在1922年的《通报》中介绍了上京、祖州、怀州、庆州等城址及怀陵、庆陵、乌牛台、头道湾子等陵墓的调查情况?1?。1930年代,东亚考古学会内蒙古调查团江上波夫、田村実造等调查了庆陵,随后鸟居龙藏、小林行雄等人也相继对庆陵进行了踏查、挖掘和测绘。日本人的考古学调查保存了大量的第一手辽代帝陵的考古资料,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时引起了中国人对于辽代墓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从新发现的唐太子墓看太子陵制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献中,帝后墓与太子墓皆称陵。《唐会要》卷二十一载:“伏寻陵称谓,本属皇王及储君,自有国以来,诸王及公主无称陵者。”迄今太子陵考古资料有70年代发掘的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墓,80年代发掘的惠昭太子墓和90年代新发现的节愍太子与惠庄太子墓。葬于河南省偃师的太子李弘,  相似文献   

12.
唐玄宗在开元十七年拜谒定陵、献陵、昭陵、乾陵四陵后,为每陵设置三千户百姓供役。三千户实即六乡百姓,属于专门服务特定帝陵的奉陵户,其中包含了"四百人"或"三百人"的陵户。陵户由诸陵署管理,从事守卫、洒扫和筑坟等日常劳作,免除课役;而其他奉陵户则被州县征派,服杂徭力役,但蠲免陵寝之外的其他正役与杂徭。唐代陵户身份并非以开元十七年为界分为贱民与良人,谒五陵大赦诏中的陵户放良仅针对五陵中贱民身份的官户,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贱民身份的官户与百姓良人一直都是唐代陵户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唐以后役制的变迁,陵户在国家管理层面一度失去役的特征,但地方实际用役逐步恢复了陵户的职役本质。总体上看,唐代陵户问题凸显了唐代役制的复杂性和唐宋役制变迁的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13.
《晋书·地理志》阜陵沦为麻湖说辨误舒峤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地理志》淮南郡阜陵县下注云:“汉明帝时沦为麻湖”。鄙意以为这实乃误记,其理由如次。麻湖,。或作历湖,见于秦汉以来诸地志,在今安徽省和县西30里,明永乐中堙塞(《明史·地理志》);阜陵,酉汉已...  相似文献   

14.
张蕴 《考古与文物》2012,(3):102-104
唐高祖献陵位于陕西三原县,但陪葬墓区却分布于其身后东北方的富平县境内,本文从考古资料入手,结合文献记载,就唐高祖献陵陵园选址、陵园布局、陪葬墓位置等方面与秦汉帝陵相对照,阐述了献陵的主要特点、陵区布局及陵制承袭脉络,并附上富平县文管会陵区调查所得陪葬墓分布草图。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东晋帝陵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史料并结合近年一些考古新发现,对东晋帝陵分布、陵区设立原因、陵区内部构成、陵区内各陵排葬规律以及陵园地面建筑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西汉诸皇陵简介西汉11个皇帝的陵园,文帝刘恒霸陵在今西安市东郊的凤凰嘴,宣帝刘询的杜陵在今西安市三兆镇之南,其它9个皇帝的陵都在今西安市北面渭河北岸的咸阳平原上。此处汉代渭北9陵可分为3个区域:第一区以汉高祖刘邦长陵为中心,西为惠帝刘盈安陵,东为景帝刘启阳陵;第二区是武帝刘彻茂陵和昭帝刘弗的平陵,茂陵居9陵之最西,平陵在其东;第3区在渭北9陵的中部,以元帝刘奭渭陵为中心,西为成帝刘骜延陵,东为哀帝刘欣义陵,西北为平帝刘衍康陵。按规定,汉代帝后合葬同茔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殷墟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61年起逐步提出并明确划定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并制定了具体的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阳市先后在殷墟重点保护区的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建成了殷墟博物苑和殷墟王陵遗址公园,对宫殿宗庙遗址、王陵区大墓和一批祭祀坑进行了积极的保护,殷墟遗址保存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18.
1985年8月,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普查队对吐蕃松赞干布陵和赤松德赞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所获简报如下。松赞干布陵(封二:1),又名“红陵”,位于穷结县城西南的穷结河岸边,即藏王墓地的西北角。《贤者喜宴》云:松赞干布陵“在雅隆穷布境内”。《档木措》又载:松赞干布陵“在穷普下游”。以上两地名都指现在的穷结。松赞干布陵上有一“红庙”,属宁玛派著名的热巴坚·尼玛沃色(1124—1192年)时期所建。松赞干布陵除封土外,陵园范围内小部分已被水冲成河流,大部分成为耕地,现在地面上不能辨其周长。该墓位于孙芒松芒赞陵的北边,一线排列,  相似文献   

19.
<正>4月,明十三陵思陵石烛台被盗案持续发酵,质疑、隐瞒、传谣、追问,各种声音不断。尽管从正式立案到嫌犯落网、烛台被追回,不过半月有余,但此前烛台失踪已近一年。一时间,监控失效、保管不力,把十三陵这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地处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的十三陵陵区,安葬着明代十三位皇帝。其中,思陵是明末崇祯帝朱由检的葬地。思陵地处偏僻,位于陵区西南隅妃园寝集中区域,远离陵  相似文献   

20.
南京现存上坊镇石马冲、栖霞山西南狮子冲两处石兽遗存的墓主问题多有不同意见,就《建康实录》、《元和郡县图志》、《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等文献有关梁昭明太子陵、陈武帝万安陵、陈文帝永宁陵的地理位置的记载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认识:陈武帝万安陵在上元县东南今方山西北一带,特别是根据《六朝事迹编类》的记载,石马冲石兽为陈武帝万安陵之说有相当的可能性;狮子冲石兽为陈文帝陵的看法,从地理位置和石兽风格两方面看都是符合的;至于昭明太子陵,虽然文献记载的地理位置很不一致,但大致可以从尧化门内数里和栖霞山旁两个位置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