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的八位总统中,黎元洪(1864-1928)任两届总统、三届副总统。这在世界史上迄今为止所仅见。  相似文献   

2.
咸丰九年(1859年)一月七日,继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之后的中华民国第四位总统,亦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爱将冯胜之后、当今活跃在艺坛上的笑星冯巩之曾祖父冯国璋,在河北省河间县诗经村冯春棠家呱呱坠地。没有传说中大人物降生时的满室异香、佛光高照的吉祥之兆,只有产妇分娩时的呼号和产后婴儿的啼哭,这个男婴就是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表演了一番的冯国璋。  相似文献   

3.
一、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刊、中山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名,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广东省香山(今中山市)人。他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创立了“三民主义”学说,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  相似文献   

4.
五、偏安“总统”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在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所得恶果已为国人周知。这里,仅就其为世人鲜知的材料,如蒋氏为何是这副德性,为何屡经大难不死的传奇经历,更有去台湾的作为,予以客观地叙述。  相似文献   

5.
旧中国的军阀势力,发展到抗日战争前夕,只有蒋、桂、冯、阎四家。蒋自称中央军,为嫡系,桂军由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兹三巨头组成,当为杂牌军之首;冯玉祥系西北军之头头;阎锡山自掌晋军,杂牌军中他只能忝列末座。  相似文献   

6.
7.
孙中山生于1866年(同治五年),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据有关资料说,孙中山最初是想从军的,但当时清政府规定平民子弟不得学陆军,海军的福建水师学堂又被炸毁,受当时广州《述报》刊登的一些“西医从军”的报道及谋生等因素的影响,孙中山选择了学医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跪拜礼是封建社会中尊卑贵贱等级制的重要礼仪表现形式。 1873年外国使臣以鞠躬或作揖礼觐见同治帝的事实 ,如同一个强有力的楔子 ,严重动摇了传统跪拜礼仪的权威与根基 ;西方国家礼制、礼仪书籍的传入 ,清廷出使官员对外国政治与外交礼仪的感知 ,均使国人对跪拜礼仪进行深刻的反思 ;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但对跪拜等旧礼俗进行了猛烈抨击 ,而且身体力行 ,以握手、鞠躬代替跪拜与长揖之礼。跪拜礼已深深积淀于民族意识之中 ,因此废除跪拜礼需要借助政权的力量。 1912年 ,中华民国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正式废除在中国实行了数千年之久的跪拜礼。这既是辛亥革命的结果 ,同时又是国人对中西礼制长期比较、反思后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朱江 《文史春秋》2001,(5):16-23
尹锐志、尹维峻系亲姐妹,浙江嵊县人。锐志生于1890年,维峻生于1896年。早年加入光复会。姐妹俩20岁左右就担任孙中山先生的保镖,他俩艺高胆大,对孙中山更是赤胆忠心。无论是在内地,在美国或是在日本,她们一次又一次击败了美国洪门保皇会,满清政府、日本浪人和袁世凯暗杀孙中山的图谋。姐姐还为保护孙中山献出年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正>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中昭告世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  相似文献   

11.
I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中昭告世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  相似文献   

12.
熊宗仁 《文史天地》2010,(11):83-87
十一入黄埔晋见孙中山获赏识攀附蒋介石 (一) 就在身后枪声响起之时,何应钦和郑仲先都本能地拔枪还击。澡堂里顿时大乱,凶手乘机逸去。何应钦身中两枪,一在胸部、一在腿部。胸部未被子弹洞穿,落人腹腔,但血流如注。在郑仲先的搀扶下,何应钦勉力登上二楼,倒卧于沙发之中。  相似文献   

13.
3.讨袁声中 洪宪皇帝——袁世凯登基的消息传到西南,蔡锷首举义旗,发动了护国起义,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组织了护国军,准备讨伐袁世凯。  相似文献   

14.
15.
李发泉怀着满腹冤枉,走进县衙门,把状纸一递,便坐在衙门口等消息。他知道在县衙门告状,不是个容易事,往往要等十天半月才能等得县长坐堂问事谁知今天却快得很,才等得一碗饭工夫,只见大堂走出个兵来,朝李发泉问:“你就是李发泉?”  相似文献   

16.
有道是“贫在闹市无人间,富在深山有远亲”。果如山西官绅所料,1928年之后,随着“阎冯大战”结束,人晋交通恢复,浑源彝器又展开了一场金钱较量的“扳手腕”大赛。  相似文献   

17.
刘小宁 《文史精华》2011,(7):11-17,1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短短几个月,全国独立的省份已达17个.东南重镇南京亦于1911年12月2日宣告光复。各省代表从武汉移驻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决定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由沪乘车前往南京1912年1月1日上午。孙中山从上海哈同花园乘马车出发直驱上海北站。  相似文献   

18.
1914年11月底,国史馆纂修、代馆长王闿运主持馆务的宋育仁匆匆离开北京,他是被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递解回籍”的。  相似文献   

19.
200 10月24日著由该部发给范军长石生马克心机关枪弹壹万,粤造奥式矮脚机关枪弹贰万,新出粤造七九机关枪弹贰万。此令?  相似文献   

20.
张代春 《史学月刊》2006,(10):124-126
孙中山退位、袁世凯上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段历史,自民国以降,占主导地位的有袁世凯“窃取”说(陈旭麓:《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孙中山“让位”说(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下,中华书局,第491页)及孙中山“还位”说(陈一容:《孙中山“还位”辩证》,《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我以为,单从某一方面某一立场来看,以上观点不无道理;但倘若把这一事件置之全局,则有说理不足之嫌。以下笔者试图将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的这一“过节”置于当时的背景之下,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进入现场,从积极层面探寻孙中山退位、袁世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