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成功(1624—1662年)原名郑森、郑福松,福建泉州安平镇人。他的父亲郑芝龙为明末海盗,崇祯年间,受明廷招抚,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兵官等职。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小王朝,郑芝龙亦受封为“南安伯”。南京被清兵攻破后,郑芝龙拥立明朝皇室——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即位,年号隆武。可是,这个小朝廷的大权却操纵在郑芝龙手上。隆武帝欲北伐却终无所成,就是因为郑芝龙拥兵自重,拒不发给兵饷。第二年(1646年),清兵大举来攻,郑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清史稿·郑成功传》),致使清兵越仙霞岭长驱直入福建,郑芝龙又…  相似文献   

2.
国姓     
<正>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隆武帝赐郑森姓朱,改名成功。郑森就是鼎鼎大名的郑成功,时人称其为"国姓爷"。  相似文献   

3.
顺治十四年(1657),与云南农民军领袖李定国联合抗清的南明永历帝,面临清军大举进攻,情势危急.郑成功为扭转抗清局势,配合西南李  相似文献   

4.
沈淦 《文史春秋》2006,(8):62-63
郑成功(1624-1662年)原名郑森、郑福松,福建泉州安平镇人。他的父亲郑芝龙为明末海盗,崇祯年间,受明延招抚,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兵官等职。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小王朝,郑芝龙亦受封为“南安伯”。南京被清兵攻破后,郑芝龙拥立明朝皇室——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即位,年号隆武。可是,这个小朝廷的大权却操纵在郑芝龙手上。隆武帝欲北伐却终无所成,就是因为郑芝龙拥兵自重,拒不发给兵饷。第二年(1646年),清兵大举来攻,郑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清史稿&;#183;郑成功传》),致使清兵越仙霞岭长驱直入福建.郑芝龙又不战而降。隆武政权旋即覆灭,朱聿键也殉难于福州。当然,郑芝龙后来也被清延杀掉了。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发动过两次北伐,但都终以失败告终,其中第二次北伐是孙中山生命中最后一次亲自督师的军事斗争。探讨其发动这次北伐的动因,有利于了解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同时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神州》2006,(Z1)
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明天启四年七月十四(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平户,父亲郑芝龙为明福建总兵,母亲田川氏系日本人。明崇祯三年(1630)从日本回国。自少习文练武,渐知兵法。南明弘光时监生。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受隆武帝朱聿键倚重,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  相似文献   

7.
在山青水秀的闽南地区,有不少名人的墓地和纪念馆。其中南安市水头镇的郑成功墓、石井镇的郑成功纪念馆,和惠安县黄塘虎窟的施琅墓、晋江衙口的施琅纪念馆,都是引人注目的。这两位明末清初动荡年代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彼此之间又有着非同凡响的关系。最初,郑成功和施琅都是抗清活动的参加者,施琅还曾在郑成功手下任左先锋。二人关系“相得甚”,郑成功很看重施琅,军中重大、机密的事都要和他一同谋划。然而,以后他们分手了:郑成功坚持抗清,施琅归顺清朝。二人的分道扬镳,要从郑成功南下支援南明永历政权讲起。顺治七年(1650年)…  相似文献   

8.
漳州军饷银饼铸造年代问题的讨论,关系到我国近代自铸银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以前的讨论有三种意见:一、南明永历三至六年,即清顺治六至九年(1649—1652年),郑成功在漳州所铸,漳州民间也有关于"郑成功大元"的传说;二、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福建、台湾地方政府为镇压抗清暴动,在漳州铸造的一种军饷银元;三、同治三至四年(1864—1865年),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曾国荃、左宗棠在  相似文献   

9.
福建博物院收藏的郑成功致甘□□的手谕,经福建省文史专家的解读、文物鉴定专家对信的纸质和印章的鉴定,通过南明史料笔者作了初步考证,能够确认书信内容与当时(1651)的历史背景大体相符,梳理出郑成功与甘辉以及明朝旧吏辜朝荐等的关系,但存在着两个重大疑点与史料不符,郑成功的真迹与否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0.
应如何对施琅作出历史评价?这是一个海内外史学界较有争议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史实问题,更有史学观点问题。本文就此淡谈个人的浅见。 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分析任何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捉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我们知道,施琅是于顺治八年(1651)与郑成功分手并归顺清朝的。其时国内形势已迥异于清兵入关初年,农民起义军的主力已遭到失败,先后建立的几个南明政权也已被摧毁,全国规模的抗清浪潮已被平息下去,仅有局促于西南一隅的南明永历政权和活动于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仍在坚持抗清斗争。换言之,  相似文献   

11.
六种明末清初福建地方抄本文献叙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宝川 《文献》2001,(4):165-176
明末清初,南明唐王即位福州,建元隆武;清军入闽,以郑成功为主的福建各地抗清斗争此起彼伏;清廷全面厉行海禁与迁界政策,福建沿海居民背井离乡,无处求生;耿精忠在福建叛清,福建再次陷入战乱.  相似文献   

12.
古钱     
大明、弘光、隆武、永历通宝南明诸王所铸。1644年鲁王朱以海在浙江铸大明通宝钱;1645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铸弘光通宝钱;同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铸隆武通宝钱;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肇庆铸永历通宝钱。钱文及径,重大略如明历朝所铸。后郑成功沿用永历年号。今见行书永历通宝、篆书永历通宝当二型钱,系郑成功铸  相似文献   

13.
《台湾外记》为闽人江日异所,作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这部历史小说着重描述了明清易代之际,郑氏以台湾为据点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以及康熙帝派大军渡海收复台湾,将台湾收入清朝版图的过程。记事起于明天启元年(1621),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前后共63年。江日异根据他父亲的口传声授,秉史记载,故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台湾外记》史料的真实性是无可厚非的。其中对颜思齐、郑芝龙在日本举事、称雄闽海,南明政权抗清失败,郑成功举师北征,驱逐侵占台湾63年之久的荷兰殖民,康熙平定台湾,郑氏最后降清等历史事件的记载尤为集中、详细。  相似文献   

14.
1943年1月,何绍周调任中国远征军新编第八军军长,次年5月又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新编第八军军长,直接指挥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之战——松山战役。何绍周是贵州兴义人,生于1902年,后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因为他是何应钦二哥何应禄之子,所以人称"侄帅"。何绍周毕业于贵阳省立南明中学,1924年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学员。与大多黄埔一期的名将一样,东征与北伐是何绍周军事生涯的起点。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已经参加过第一、二次东征战争的何绍周于同年在李宗仁的第七军中担任团长,在湖南誓师北伐。  相似文献   

15.
台湾省,自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的魔掌中收复后.又经历了南明郑氏政权“抗清复明”的23年抗争,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归顺清代朝廷,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为日本侵略者强行占领,由清代朝廷治理长达213年之久。此期间,在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援下.经济开发进展很快,使台湾从一个蛮烟瘴雨、地旷人稀之地,变成商品经济繁荣,美丽富饶的宝岛。  相似文献   

16.
公元409年,东晋刘裕北伐南燕,最终灭掉了南燕政权。这次北伐取得胜利,除了刘裕战略布署得当、指挥有方及慕容超狂妄自大、腐败无能以外,主要原因是此次北伐,负有收复中原、统一南北的使命,得到了中原汉族人士的响应和支持。刘裕北伐南燕,也是东晋历次北伐影响深远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南明永历15年(1661)郑成功光复台南。郑经嗣立后,聘陈永华主持国政,积极筹擘推行屯田开垦,设坊里、置保甲、劝农桑、植蔗制糖、建圣庙、立学校、讲武事、理户籍,奠下台湾发展的稳固基础。当时刊布的《大明中兴永历二十五年大统历》,今天在英国牛津大学藏有两部,大英图书馆也藏一部(图1),这很可能是硕果仅存的汉人在台南最早出版的书籍,虽然只有单薄的14页,却是郑经坚持尊奉朱明为正朔,在海角孤岛上藉以  相似文献   

18.
洪帮历史概况洪门在中国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由南明抗清名将郑成功创立。当时,洪门的组织虽然很严密,但缺乏章程与规范,这个时期的洪门多少带有“革命“的性质。此后,由于帮会分子成分复杂,良莠不齐,其组织逐渐发生了质变,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 竟成了敌伪残害人民的帮凶。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 反清复明时期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带领战船 300多艘,将士25000人,从厦门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发,欲收回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经过9个月的围攻,荷兰总督揆  相似文献   

19.
高黎 《福建文博》2023,(3):52-58
邓会在厦门留下四处摩崖石刻,与明郑历史有重要关联。结合史料分析,邓会所任南明户部主事一职,即郑成功所设六官中的“户官”,同一时期明郑曾出现多位户官并存的情况,是值得注意的。邓会与佛教的关系密切,这在石刻内容中可以清晰显现。他在与僧侣交往中使用过另一别号“素庵”,反映了他因仕途起伏所引起的思想变化。邓会是明郑时期在厦门任地方官时间最长的一位,加强对邓会在厦门活动的研究,挖掘文物史迹内涵,还原历史真相,对于深化厦门地方史和郑成功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八闽大地,英才辈出。在这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郑成功最为声名显赫。郑成功的活动展开于明清交替之际,他23岁起当兵,以厦门、金门两岛为基地,转战东南沿海十多年,抗拒当时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已占绝对优势的满清贵族。1661年,郑成功又又毅然挥师东征,一举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达三十八年之久的祖国领土台湾,创下了旷古未有的伟业。应该说,郑成功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具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气节。同时,郑成功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具有超凡的胆略和卓越的才能,因此他能够“以两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